阅读:0
听报道
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阅读学习的?读完后,是否有记不住、用不上的感觉?知道原因是什么吗?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对。阅读下文,年阅读 200本+的开智校友柳一一,为你讲解认知科学家提倡的科学学习方式「检索式学习法」,并演示如何使用它阅读一本书,让知识为你所用,希望你能学会并用上。一起来看~
作者丨柳一一
01 浅层阅读和深层阅读
2016 年,是我自大学毕业后又真正重拾阅读的第一年。当时我的读书方法是整本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读过去。一段时间后,还会再拿出来读第二次、第三次。
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划各种颜色不同的线。比如,第一次是紫色的线,第二次更换为粉色的线,第三次可能会是绿色的线。一本书在读完几次以后,各种颜色的线几乎密密麻麻。
效果怎么样?尽管读得很用心,只字不差,但是,读完以后,收获感很差。
一段时间后,我能记得自己读了哪本书,也模糊的记得书中的部分知识点。遗憾的是,一切仅仅停留在「模糊」阶段。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通常以为「阅读」就是「阅+读」。而实际上,不管你花多少时间,这种阅读方法不过都是「浅层阅读」,也可以称之为「被动阅读」。
在阅读中,我们的思维,没有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跟随着作者的思路,把整本书过了一遍。
我们大脑对知识的加工都是浅层加工,很难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也正因此,这些知识大部分最终还是没办法长在我们的血肉里。
认知科学家认为,在读的过程中,你的感觉越流畅,就越会错以为自己收获颇丰。而事实是,这种流畅带来的收获感,只是一种错觉。我们被自己的体验欺骗了。
假如用这种方法去阅读,不管一年读多少本书,思维深度、理解力的提升都会非常有限。比起完全不读书的小伙伴来说,我们当然会略胜一筹。
如果我们知道用这种浅层阅读的方法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就不会再有一丁点沾沾自喜的感觉了。
深层阅读法,也可以称之为「主动阅读法」。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不只满足于追随作者思想的流动,也不会只追求阅读中的流畅体验,而是会主动成为一个「构建者」,或者说「创造者」。
深层阅读法,会让你阅读一本书的速度看起来变慢了。
正是这种慢速的「结硬寨,打呆仗」,才能帮助我们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积累和飞跃。最终,我们会再次真正的快起来。
图片来源 Pixabay
02 检索法: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认知科学家认为,我们在学习时必须有「必要难度」,才能深入理解知识。必要难度,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难度。你调动脑力资源后可以解决。
所以,认知科学家提倡的科学学习方式是「检索式学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要加入比较高频的测试,或者说考试。
考试方式,可以是做一套试卷,也可以是就某个主题和其他人交流探讨,还可以去写文章,或者是做一个项目。这些方法,都属于检索式学习。检索式学习,可以提升学习时的难度。
假如你要回答一个问题,做一道选择,甚至根据所学知识去创作一篇文章,每次完成这些练习,你都需要去提取书中的知识点,去深入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差异,各自的应用边界等。
尤其是在创作文章时,你可能需要对全文的结构、知识点进行一次整理,这样你才能理清整本书的脉络。在整个过程中,你会经历「必要难度」的洗礼。
通过这样有难度的检索,我们对知识的感悟会变得更深刻,也能更好的让新知识和旧知识产生联结。
检索式学习法还能破除「知道的幻觉」。
每个人都有「知道的幻觉」。研究人员发现,当被问及对马桶、纽扣的了解程度时,很多人都会给自己打一个高分。熟悉的事物,我们就会错误的以为是自己了解的事物。因为我们人类并不擅长进行模糊的评价。
假如被问及更详细的问题,比如,纽扣的生产流程,纽扣的材质等等,我们肯定不会错以为自己了解纽扣。
学习知识也同样如此。当知识点看起来非常熟悉时,你会错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考试,能打破这种错觉,让我们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最清晰的洞察。没理解,还是理解错了,在考试后,你会了如指掌。
当你对知识完成这样的深度加工后,你会发现,你能把这些知识迁移到其它的背景中去使用了,你也更可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阅读一本书,也是一次学习之旅。我们最应该使用的科学阅读方法,其实也是检索法。
03 检索式阅读法:贯穿始终的提问
阅读前
从你拿到一本书,计划开读之前,检索法就可以开始使用了。
在阅读前,你要先认真看一下书名,书的副标题,作者的序言和推荐序。然后,据此对整本书的核心内容进行大致的猜测。
接下来,再看一下书的整体目录。看完以后,你可以向自己提几个问题:
这本书的框架结构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搭建这样的体系?
这本书的核心是哪几章?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资深阅读者,你还可以问自己一个更高级的问题:
假如由我来写这本书,我会怎么写呢?
我将怎样搭建全书的知识结构?
这个问题,能让你深入了解自己在同一个细分领域内的知识结构。
在正式阅读开始后,你可以一步步来验证自己之前所做的全部回答。你会更清晰的察觉到自己知识体系的架构和空缺。
说完阅读前怎么使用检索法。我们再来看阅读中如何贯穿检索法。
阅读中
在阅读中,你要不断给自己「考试」。
我看书时,考试的频率是每读完一页,就会给自己提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问题针对的是这一页的一个核心概念,或者是比较新鲜的知识点、观点。
到底提哪些类型的问题呢?其实主要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类问题。
举个例子,比如,《认知天性》第 29 页,主要内容是在说反思自己的经历可以获得知识。在看完这一页后,我们可以提问:什么是反思?反思为什么能获得知识?如何正确的进行反思?
作者在这一页其实只是起了个话头。不过,这并不妨碍你提一些超前的问题,督促自己去思考,然后在之后的阅读中印证。
一个章节完成后,可以给自己提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比如,知识点、概念之间的对比、联结,应用场景的设想。
还是拿《认知天性》来举例。第一章的标题是《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在读完这章后,我给自己提的问题是:
为什么重复法的学系效果比不上检索式学习法?我将如何应用检索式学习法?
反思和知识的细化有什么不同?两者分别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我将如何应用?
一些重要的综合性问题,你最好记录成文字,整本书阅读完后你还可以再回答一次,以巩固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些知识点。
一般教材类的书籍每章最后都会有问答题。如果你阅读教材类的书,最好先回答完这些问题再去阅读。
提前回答问题,能让你对每章的核心知识有明确的预判。在阅读中,就更容易锁定自己的注意力。
在阅读中再回答一次问题,还可以和之前的答案做一个比较,深入了解自己在知识结构、思维方面的盲点。
阅读后
整本书阅读完后,我们还需要提出一些更宏大的问题。
继续接着《认知天性》来举例子。读完整本书后,我提的问题包括:
这本书回答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作者的答案是什么?
我是否同意作者的答案?作者针对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否有局限性?我有什么补充的吗?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获得了哪些进步、成长?我将如何实践这本书中的理论?
阅读的三个阶段,提问的目的会有区别。
阅读前的提问,是为了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宏观思考。同时,提出的问题会打开你的「知识缺口」,激发你对本书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的驱使,我们往往更容易完成一本书的阅读。
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更多时候是对自己是否准确理解知识点的一种检验,印证,以此来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思考,而不再是被动跟随作者的思路。
阅读结束后的提问,是帮助我们超越作者的思路,在更大尺度范围内做一个知识的联结、碰撞,提升我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提问角度。问题具体是什么不重要,关键在于,你要提出对自己来说有「必要难度」的问题。如果你已经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那就换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第二次阅读一本书,在每阅读一章之前,更应该提出足够多的问题,先回答,再阅读。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在重复阅读时就可以扫读过去。你要把精力放在你还不够了解的内容上。
你需要高频率的提出问题来为难自己。生成答案的过程,会让你对这本书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假如没有这个过程,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将永远是蜻蜓点水。
主动阅读,会让知识成为你的朋友。
04 检索式阅读法:高难度的输出
比提问更有难度的检索法,是口语或文字的输出。
阅读中,我们可以把最有感悟的知识点拿出来和别人面对面聊一聊,也可以是线上的语音、视频分享。
要表达清楚一个知识点,远比想象中难。你只有对这个知识点足够了解,有过深度思考,才可能清楚的传达给其他人。
口语输出法的好处是,你可以随时高频的输出。朋友还可以给你反馈,和你进行更细化的讨论。
不过,我们人类的思维天生是发散性的。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除非我们提前进行了文字准备,否则,我们总会感觉到思维的断断续续,对知识点的思考也很难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体系。
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语输出的阶段。读完一本书,我们最好还要有文字输出。
比起口语输出,文字输出的难度更大,能彻底破除「知道的幻觉」,也更能促进我们对知识的深度思考。
在文字输出中,难度最大的是文章输出。
看完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这件事的门槛极高。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要想完成一篇条理清晰的文章,都会非常艰难。甚至,可能根本无法完成。
三年多时间,我共计完成了 86 本书的读书笔记,平均每本书都会写 6000-8000 字的笔记,有很多书写了 2 万字以上的笔记,创作的总字数在 90 万字左右。
作为职业读书人,我的读书笔记更多时候是以一个完整的作品形式呈现的,比如,作为各个平台听书稿的文字稿。
如果你并没有计划成为职业读书人,那又应该如何完成笔记的输出呢?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帮助更多爱好读书的小伙伴来完成笔记的创作。
第一步:列出整本书的结构框架。
这个结构框架,是你自己思考之后的一个新版本,而不是原书的框架。对结构框架的加工,能让你对整本书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独立的认知。
怎么列框架呢?你可以对一些章节进行同类合并,也可以对一些不重要的章节进行删减。
在这里,重要与否的判断,需要主客观结合。既要考虑这本书的核心议题,也要考虑自己的主观感受,未来的应用。最终形成的结构,就是你写笔记时要遵循的框架。
比如,《混乱》这本书,我列出的结构框架是:创造力的激发、合作力的推进、应变力的提升。
创造力激发这个主题下,会融合第一章和第四章。合作力的推进,对应着原书的第二章。接下来的应变力的提升,会融合原书的第五章、第七章以及第八章。
之所以选择了这三个主题,是因为这三个主题既是这本书的重点,也对我启发最大。在生活中,我也更可能应用到这三个主题下的知识。
第二步:在阅读过程中,或者读完整本书后,你需要把所有重要的核心概念全都提取出来。
你可以制作成纸质的知识卡片,也可以是记录到你习惯使用的 APP 中。我自己是买了白色卡片。纸质的写起来更有感觉。
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哪些?比如,拿《混乱》这本书来说,核心概念有:退火算法、爬山算法、整合型社会资本、链合型社会资本、团体迷思、同型迁移、即兴戏剧、OODA 循环……
每章通常都有一个以上的核心概念。你列出的核心概念,可以对应写到你所列的框架下。这些核心概念,通常就是你在写每个主题时会重点介绍的知识点。
第三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写出笔记的初稿。
比如,第一节创造力的激发:什么是创造力?如何才能激发创造力?这些方法为什么有效?我可以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你用文字分别回答完这三个问题,每个问题平均用 200 字,这一节 800 字的雏形就完成了。
下一节合作力的推进:如何提升团队的合作能力?为什么这些方法有些?我可以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在完成问题时,注意思考核心概念是否能加入其中。
第四步:做好问题之间的逻辑衔接。
全部回答完所有的问题后,整篇文章在 3000 字左右了。不过,单独回答每个问题时,我们提供的答案是各自为阵的。
最后一道工序,是把问题和问题之间用文字衔接起来。不然,这篇文章的结构会非常松散。
这四步结束,一篇逻辑顺畅,条理清晰的文章,就大致完成了。只要我们有语文基础,写过作文,完成这样的笔记难度就不会太大。
检索法阅读,向自己频繁的提问,不断反复琢磨书中的知识点,这是基本功。
如果你全程都高质量的完成了自问自答,在接下来的口语、文章输出阶段,你会发现,之前回答过的很多的问题,其实很多都可以作为输出时的某一个片段。
可以说,当你使用了检索式法去读书,从启动的那一刻开始,你已经一直在为最终的作品做准备了。
05 检索式阅读法:时间上的间隔
在一个研究中,38 位实习医生被分成了两组,其中一组一天内就完成了四节课,另外一组每周一节课,完成所有课程共计花费了四周。猜猜哪组的学习效果更好?
两组的医生,在最后一节课完成,又过了一个月后,在手的移动次数、重接血管的成功率、手术耗时等所有项目的表现中,花四周学习完四节课的这一组都远远超越了另一组。
在相关的研究实验中,认知科学家们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有时间间隔的学习,效果远远好于集中式学习。
为什么间隔学习的效果更好呢?
在间隔的时间里,知识可能会被我们遗忘很大一部分。正是这种遗忘,增加了提取知识的难度。
在提取时,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要深入思考,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所以,对知识的理解会更进入另一个境界。有了时间间隔,知识才能在大脑里生长。
我自己阅读就有非常明显的感觉,有些书我会在一两天迅速刷完,过后会基本都遗忘掉。假如我把一本书拆成一周左右阅读,知识的留存率会非常高。
在这一周多时间里,书中的知识会被显意识和潜意识多次触发。长期的酝酿过程,把知识彻底巩固了。浅层的记忆痕迹,变成了长期记忆。
研究发现,睡眠能让知识之间产生意想不到的联结。我就有这样的体验。有时早上醒来,会发现突然有一种豁然贯通之感,意识到某个知识点和另一个知识点其实在底层逻辑上一致。
在进行检索式阅读时,我们也要为自己设置时间上的间隔。
首先,读一本书的速度,一定不要过快。
我现在通常都会把一本书拆成一周以上去读。要给予知识自主生长的时间。具体拆成几天读完,根据书的难易情况决定。有些大部头书我会拆成一个月读完,每天 10-20 页。
在你决定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更需要设置较长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一般不要低于两周。我的体验是间隔三周以上效果会更好。三周,你会经历更大程度的遗忘。在重复阅读时,你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
其次,你可以把口语输出、文章输出都放到看完一本书的三天以后。
输出和阅读产生时间间隔,能增强你提取知识时的思考难度。
注意不要间隔太长时间。超过一周,尤其是作为新手,你很可能需要重新再读一次才能完成输出。而且,你也可能会损失很多阅读时才有的知识细节,以及鲜活的思考。
有了时间间隔的检索阅读法,难度会激增。也唯有不断经历困难,你的内力才可以不断提升。学会为难自己,是阅读中的头等大事。
06 结 语
你可能会担心,用检索法阅读会损失掉阅读的乐趣。以我之见,你最好先区分清楚自己阅读一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娱乐,那从头到尾只字不差的读一遍是可以的。流畅的阅读,确实会让感受到愉悦。
如果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理解,是为了读完后能够学以致用,来实现对自己的提升,那就最好不要追求浅层的愉悦感。
你需要完成一次又一次难度不等的思考,尤其是竭尽全力去完成最终作品的输出。你会频繁的体验到大脑被拉扯的撕裂感。这种痛苦感,才会让你的收获最大化。
这世上,从来没有轻轻松松的成长。难走的路,总是设置了比较高的门槛。能跨过这道门槛的异类,一定是自我的掌控者。
主要参考资料:
《认知天性》,作者 Peter C. Brown 等,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一道出」已获原作者授权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