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受到重创,你是否思考过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在这个时代,你我应该怎么办?逆流而上,如何才能做到?今天,一休为你带来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硕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学博士,第 74 届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老师于 2015 年 6 月 12 日在开智的精彩讲座文稿,希望能给今天的你,带来一些启发。一起来看~
 
作者丨郝景芳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衰退下的希望——经济制度的逻辑》。主要是想讲一讲中国经济的增长:过去为什么增长,未来还怎么增长。然后分析经济发展的一般逻辑。
 
关键词:中国经济,资本主义,创业创新
 
中国经济现状
 
经济学一般规律下的特例?
 
中国经济并没有特殊之处。
 
经济增速终将放缓。
 
什么是「一般规律」
 
之所以想讲这个,主要是感觉生活里有不少人把中国经济增长当成一件特殊的事,觉得中国是走了一条特殊道路,用其他国家的规律无法解释。
 
我不知道这种印象从何而来,是不是来自媒体对『中国道路』的塑造。有这种印象的人往往对中国发展抱有不切实际的热望,觉得中国很快就可以称霸世界了。
 
然而,实际上,中国经济增长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经济学的一般规律。这一点,越是高层领导人理解越深。
 
高层领导人在八十年代都接受了来自世行等国际机构的直接培训,思路和方法都很接受国际机构提倡的基本路径。但是官方媒体往往传达一种『中国特殊论』,可能是想让大众形成这样一种印象。
 
什么叫「符合经济学一般规律」呢?国内的经济学教育有时候有点分类上的误导,让人以为「西方经济学」只是众多经济学门类中的一个流派。
 
实际上不是的,经济学里面就是有一套核心的理论方法,是各国各流派都认可的,与地域无关,这就是「一般规律」。
 
中国发展确实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但无论是表现,还是机理,都完全符合一般规律。
 
新常态的到来
 
我们先看一张图,这是 1960 年之后各国发展增速和人均 GDP 的对比图:
最左边靠近纵向的Y轴附近的那片蓝色菱形点代表中国的数据,纵轴表示 GDP ,横轴表示人均 GDP 。这个图的意思是,不同富裕程度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
 
其中的蓝色菱形是中国。可以看出来,很多国家都经历过比较高的增速,但人均 GDP 越高,增速就越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大致都可以归到同一曲线上。
 
中国在不在这个曲线上呢?也是在的。
 
那中国为什么能以更高的速度发展更久呢?原因是中国起点太低了,改革刚开始的时候太穷了,发展了三十多年才到了降速的区间。
 
也就是说,高速发展的时间长,不是因为你强,而是因为你弱。
 
实际上,如果放到更长远的尺度,看两百年的规律,这个现象就更明显。前一段时间我们做过「大国崛起」方面的研究,这规律很明显。
 
后发国家依靠模仿学习,总能快速追赶好长一段时间。
 
这种降速规律,中国领导层是认识到的。
 
五年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的小组就研究了很多国家两百年的经济增速,认为国家到了一定的富裕程度(人均 GDP 11000 世界元)水平,经济增速就要下来一个好大的台阶,当时就提出中国的高速增长会掉下来,到一个中等增速的区间,长久看也会掉到现在发达国家的2-3%的增速。
 
这个中等增速区间后来就被官方说法称为「新常态」。意思就是:别想着再回到 10% 的增速啦,回不去了。
 
也就是说,其实中央层面是认可其他国家的一般发展路径。如果真认为中国与众不同,就不会提这个「新常态」。
 
增速放缓
 
「新常态」时代的来临
 
市场、第三部门的发展都相当程度上籍由政府权力的让渡和放开。
 
经济的增长率也与生产的增长率成正相关,呈现飞跃状态。而一旦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则进入需求决定,经济出现稳定增长。
 
供给角度下的分析
 
增速为什么会放缓?可以从两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两个角度就是 总供给和总需求。
 
经济学研究最重要的概念是「供给」和「需求」。一个国家一年之内的「总供给」=「总需求」= GDP 。
 
总供给与三个因素相关,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用通俗一些的话说,就是钱、人和技术。
 
老话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是讲资本和劳动力。技术就是学会了武功。有钱、有人、会武功,就可以在街上打把势卖艺了。
 
把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的是生产函数,函数具体的形式不用太在意,只要知道是这三个因素相乘的某种关系就可以。
 
所以 GDP 增长可以看成是总供给的增长,也就是看这三个因素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过程是怎样增加总供给。
 
首先是资本,家庭联产承包和乡镇企业制度,让家庭有了储蓄和投资的热情。
 
84 年的企业制度改革,让国营工厂开始有权利投资。同时,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吸引外国投资的过程。这些都增加了资本。
 
中国的特点是储蓄率高,其中除了中国人节俭存钱的好习惯,企业储蓄率高是最独特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有制度。
劳动力增加则主要是闲置农民进城,转移成生意人或者产业、建筑工人,每年大概增加劳动力几百万人。
 
另外就是人口高峰进入劳动年龄。这就是人口红利。其余的增长来源都可归结为生产率增长。
 
技术增长是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他还包括管理效率、市场交易效率、政府管理效率提升等等。
 
其中增长最重要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转为工人,农业到工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另一个方面是大量引进国外技术,快速学习。
这三个部分,哪个对中国贡献更大呢?中金公司团队测算过,资本贡献大、劳动贡献小、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贡献最大。
 
也就是说,出钱的贡献比较大、出力的贡献比较小,教武功的师傅贡献最大。其实这也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就是什么都能跟人学。
 
因为起点太低,跟别人差距太大,稍微好学一点,就每天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一点都不特殊。
 
那未来发展呢?为什么认为增长速度要掉下来呢?
 
从供给角度看,这既有一般规律,也有中国国情。一般规律就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本回报率会降低。
 
最开始你投一百块钱,能让一个农民从种地转为造玩具,产出一下子从一年 1000 块变成 5000 块,增长超高。
 
但是慢慢发展,从造玩具变成造汽车就困难多了,从造汽车再往高处发展需要的投入更多。所以投资带动的 GDP 增长就越来越慢。
 
中国国情是人口红利不是无限的。农民转移到一定程度,余下的富余劳动力就不多了,因为计划生育,总人口的高峰期也过去了。
 
而更一般的,技术增长总是越来越难。最开始学的技术,都是发达国家嫌弃不干的,人家自然愿意让你发展。
 
但再往后提高,就接近发达国家企业的核心技术了,那人家都是不愿意公开的,自然学不到。所以三个因素的增长和带动作用都会变慢。这方面大家每天看到的文章很多,我就不多说了。
需求角度下的分析
 
我今天重点想说的是需求角度。总需求也分成三大块,主要就是每年生产出来的东西流向哪些方向。
 
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一个是净出口。
 
这几个方向更好理解:要么吃喝消耗掉了,要么存下来做明年投资,要么出口卖给别人。
 
从总需求角度怎么看中国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呢?
 
改革开放之前,一切都是管制的。中国首先放开了商品市场,商品消费大大活跃,带动了轻工业投资。
 
重工业虽然一直是中国工业重点,不过九十年代商品房制度改革之后,与房地产相关的一系列重工业投资才真正突飞猛进发展。制造业一直是出口导向,加入 WTO 之后大大加速了出口。
中国到目前为止的发展,全都清清楚楚写在宏观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公式里。那么,从需求角度看,为什么经济发展要放缓呢?
 
从供给的角度,发展的瓶颈是供给跟不上。从需求的角度,发展的瓶颈是需求跟不上,生产了东西卖不出去。供给约束的时代,需求是大大的有,只是产量跟不上。
 
一生产出来,立刻有人买,还要抢购。这种时代的特点就是波动性比较大,价格的快速上升可能很夸张。
 
而到了需求约束的时代,供给能力已经完全没问题了,只要有人买就能生产出来,因此产出的量主要取决于需求。
 
通俗点说,就是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熟悉买卖的都知道,到了买方市场,价格就没法漫天要价了,基本上都被压到了完全竞争的成本价,生产能力大大的有,你不卖有别人卖(垄断除外)。只有到了这个时候,顾客才是上帝(之前商家就是大爷)。
 
而到了需求约束的阶段,产量取决于需求,又取决于收入,因此就没法快速上涨了。哪怕你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如果产出来卖不出去也是白搭。
 
从长时间尺度看,中国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两轮主要的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过渡。
 
第一轮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一般商品市场,从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
 
最初八十年代,什么物资都紧俏,都要抢购,价格飞到天上去,人们投资商品生产和倒买倒卖的热情高涨,再加上当时的市场不健全,就有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巨大波动。
 
后来生产能力提高了,需求成为约束,市场迅速平稳了,政府开始一轮轮说拉动内需。
 
第二轮是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到前两年,房地产市场从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
 
商品房从八十年代开始试点,九八年正式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所有人开始都要买商品房,于是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我们看到大波抢房热潮,完全是供给约束。
 
转折点在哪里呢,二零一零年有一个数据,当时的商品房住宅套数/城镇常住家庭户数达到了 1.06,也就是说城镇家庭达到了平均一户一套房,考虑到分配不均问题,还有缺口,但到这两年基本算是差不多居者有其房。
这就是说,这两大波段在最近都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GDP 的增长速度能看出这两轮长周期。八九年前后有个大低谷,但整体上应把前后两段看成一个整的波段。九八年到这两年是第二个长波段,中间有金融危机低谷。
 
未来趋势
 
接下来这一段是我自己的分析。以最粗略的方式,我们可以把这两个长波段分成「衣食」和「住行」,前者代表商品,后者代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现在这两个长波段都从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经济。
 
从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这对于中国经济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我们看一下分行业的经济增速就可以明白未来的趋势。
 
以最粗略的方式,我们分出来代表「衣食」和「住行」的大的领域。当然「工业」也生产小商品,但因为和地产重工业关系更密切,我们还是放到「住行」领域观察。
 
可以看得出来,在达到过剩之前,「衣食」相关领域增速很高,波动很大,达到过剩之后,增速就平稳而且低得多了,主要取决于收入增长。
 
「住行」领域在八十年代增速波动也很大,自九八年之后开始一路平稳爬升,二零一零年后增速下滑,降到现在。
 
而其他所有金融和服务业领域,基本上九十年代之后就一直保持比较的低速增长(金融危机前的金融行业有短期蹿升)。
 
可以预见,未来「住行」领域也会像「衣食」领域一样,进入平稳低速增长阶段,保持这样的低速增长,再也不会有过去的黄金时段了。
 
房地产是中国过去十几年的主要引擎,带动了上游钢铁水泥、下游装修材料一系列各大产业,房地产保持低速增长,意味着所有这些行业都会进入低速发展阶段,这个过程基本上是不可逆的。
 
目前的很多产能供应是过量的,包括金属水泥建材重化工,这些领域的需求以后会发展,但也不会快速扩张了。
 
中国的需求放缓,也引发全世界范围的需求放缓,以原材料出口为主要盈利的国家过了这一轮黄金期,未来很可能没有很大需求,需要其他国家地区发展再迎来下一轮机会。
这个整体趋势大家都是看得到的,所以才有那么多关于「产能过剩」的讨论。
 
工业价格指数已经 38 个月下跌了,其中几乎全都来自于钢铁、水泥、铁矿石、石油等几个大行业。
 
很多依赖于这些领域的省市,从去年到今年,增速惨不忍睹。这种趋势不可逆,所以国家也在聚焦去产能、新增长点这些话题。
 
这几年的政府规划,我们可以对照上面的两大公式看,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总供给和总需求,在现有基础上修修补补,争取有所改善。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新的这些改革、修修补补和新增长点,能不能弥补过去粗笨行业去产能留下的坑?目前是不能。如果新产业能完全取代旧产业,那中国经济也就能突飞猛进发展下去了。
 
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在 GDP 总额中所占比重还是很大,工业中的重化工业占比又比较高。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时间,而原本占比较小,一时也难以成为增长引擎。
 
国家也认为不能,所以才一再强调新常态,强调不追求 GDP 增长,给大家心里打预防针。
 
资本驾驭者
 
资本主义的灵魂
 
满足基本需求后,新的需求就会上移。
 
「资本驾驭者」比「资本拥有者」更为重要。
 
「互联网」让一切再一次发生改变。
 
高质量需求
 
对于我们一般人,其实我们才不在意增速是 5%、7% 还是 10%。对我们来说,真正有关的是什么呢?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如果九十年代中期看到从商品市场向房地产的转移,如果有能力在两千年初期进入房地产市场,那么很容易捞到第一桶金。
 
所谓风来了,猪都能起飞。很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每天都听人说风在哪里。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需求本身。
 
为什么我们说「衣食住行」这些需求会从短缺走到过剩?不能一直增长下去吗?最重要的是人本身。人的这些物理需求有自然天花板,倒不是说不能提升,而是说不能无限提升。
 
人再有钱,吃东西再上档次,也不可能吃三倍的饭量。房子如果以居住为目的,一两套也就差不多了,不可能无限买下去。只要房子在中国不像股票一样变成随便炒的金融投资品,需求就不会再大涨。
那么未来的方向在哪儿,从心理学的需求结构角度(当然我说的是最通俗的大众理解的心理学,从学术角度可能早已经对人的需求模型进行了批判和更新),衣食住行都属于最初的生理和安全需求。
 
基本满足之后,新的需求就要往上挪移,经济需求也会向上挪移。
 
衣食住行领域也不是没有发展,如果有颠覆性技术,例如当年汽车的诞生,还是会有很大空间。安全需求里面的财产安全和健康需求,也还有很大的扩张可能性,金融和医疗。
 
社交网络、移动通讯一出现就席卷,就是因为满足了人们的归属需求。归属需求还包括爱情家庭这些情感的部分,这部分产业肯定发达。
 
一般人一辈子可能就停留在归属的层面,中国古代大众最理想的状态也就是「家和万事兴」,吃饱穿暖之后,把家庭维持好就满足了,而很多人连家庭也维持不好。
 
未来能为人的友情、爱情、亲情服务的产业会有很快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越满足,对情感的需求越高。
 
而更高层次的发展肯定是能抓住人的更高层次。人们越来越想活出个样子,让人尊敬,事业有成,实现理想,受人倾慕。
 
所有这些进阶需求,会带来对知识、审美、成就机会的大量需求。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人群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这是高质量需求,可以改变未来方向的需求。
 
能够满足到有能力的个体自我实现的需求,会开辟新的领域。
 
但是不管未来怎么发展,最有前途的行业肯定是受供给约束的行业。受供给约束意味着供不应求,只要能供给就能卖出去。只有在这个阶段才有利润。到了需求约束阶段,尤其是完全竞争的需求约束行业,基本上挣的就是辛苦钱。
 
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明确看到需求,但是供给跟不上,加足马力产出好的产品就行,例如现在好小学匮乏,就造一座好小学。
 
另外一种是需求是潜在的,目前没有,但是一开发就有很大需求。这就不仅要解决供给困难,还要会开发需求。
 
这就是 iPhone 当初做的事情。苹果绝不仅仅是漂亮这么简单。在智能机之前,没人觉得自己走路还要做很多事,但是现在大家基本上离了智能机什么也干不了。
 
创 新
 
我原先一直对于国家组织创新有很大的怀疑,但想不清楚问题究竟之所在。通常的观点认为计划经济和国家组织创新不重视产权、给创新个体的奖励激励不足,但是我一直觉得这并不能解决核心问题。
 
试想,如果还在八十年代的工厂里,只是给工人很大的物质的激励,鼓励技术革新,能带来很大的技术进步吗?知识约束当然只是一部分,但更大的约束是动力约束。
 
直到最近读到有关于动机心理学的研究,我才找到理论的支持。奖惩机制只能促进机械的完成任务,但是对于创新,创新主体的自我感才是最关键的。创新主体必须感觉到这是我的想法,我要把它用我选择的方式贯彻出来。创新者必须是资源驾驭者,而不是被驾驭者。这是计划经济失败的重要原因。
 
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经济进步,都来自于资本找到技术进步。如果观察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历史过往,会发现,资本能流向技术进步是非常稀有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资本都有别的的去处。资本就是追求低风险、高收益,如果买地做地主低风险,贿赂官员能拿到高收益,那么资本就会做地主、贿赂官员,甚至流入战争。
 
只有技术进步提供的收益远大于这些,或者制度提供的法制约束隔绝了所有非经济机会,提升生产率才是唯一最优的选择。而这就是经济制度的逻辑。
这还涉及到,我们是不是真的理解资本主义。我在这里要强烈推荐一本小书,《资本主义的动力》,来自法国的史学家布罗代尔。布罗代尔的文风一向比较啰嗦,比较绕,这本书看起来也有一点。
 
但是他讲述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但是之前不太被人重视的观点,那就是商品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同。
 
一般人认为,现代的诞生就是商品市场发展、社会大分工、掠夺与早期资本积累、工厂的建立。但是布罗代尔说,商品市场经济实际上已经存在数千年了,各个古老文明都有发达的商品市场经济,可是资本主义是近代不一样的事物。
 
你如果观察会发现,越是在社会大分工的阶段,最上层的一小撮精英越不分工,他们根据需要,一会儿做金融家、一会儿做船长、一会儿做农场主,他们在全世界范围选择原材料、把人口挪来挪去、商品到处运输,这种资本驱动的链条才是资本主义。
 
布罗代尔是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商品市场经济是从要素到销售,看我们这有什么,就卖出什么。
 
而现代诞生的资本主义是驾驭资本,按照机遇,从全世界范围组织要素,这里的材料、那里的人口,通通根据需要组织起来。商品市场经济是局部性的,局限在自身地域资源上,资本驾驭者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的。
 
只有站在所有局部的商品市场之上,才有永远发现机遇、转换领域、推动革命的现代资本主义诞生。
 
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来说,创新的路能够走得通,就是要善于成为,或者说善于孕育资本驾驭者。
 
资本驾驭者也许是,也许不是,资本所有者,但一定是最具有眼光和组织力、具有强硬执行力和旺盛生命力的一小撮人。
 
从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他们就站在全球市场顶端,永远根据未来需求,让资本找到技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金融家,将蒸汽机带入大生产的企业家,美国大拓荒时代的铁路钢铁大佬,都是这样的人。
互联网
 
在我们的时代,互联网让一切再一次发生改变。它一方面延续着过去五百年持续不断的全球化进程,不断让资本和知识冲开国界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开创了很多全新的时代特征。
 
如果只是将互联网当成通讯手段和新闻媒体,那就只是给传统经济找了个新媒介,这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真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真正的未来在于它对整个经济方式的重新塑造,它第一次让人跟得上资本的全球流动。
 
未来经济的很大一部分将是人的联合和知识的产生和传递,这将是完全流动的产业和组织方式。
 
过去的整体经济都是地方性经济,哪怕跨国企业,也都有各自分开的总部和驻地。但是互联网经济将第一次可能成为流动的经济,其中人的产值可能巨大,而无法归于某一个具体国家和地域。
 
很多人误解当前时代的发展,总是批判金融、互联网等所谓虚拟经济,认为虚拟经济还是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一切还是以制造业为优先。
 
但实际上,虚拟经济的性质,要看它满足的是什么需求,如果它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那么它本身就是目的,不是为制造业服务的助手,而是它自身。
 
总之,我们站在时代的节点上。从中国的角度,这是长周期需求结构变化的节点,从世界的角度,这是新科技未来发端的节点。只要有想法,未来就有许多可能性。
 
结语
 
衰退下的希望
 
「新常态」无法抗拒,必将来临。
 
若想在这样的条件下安身立命,必定要成为「资本驾驭者」。
 
作为普通人,只有先做到技术专精,才有可能逆流而上。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