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每次想要关注社会新闻、公共事件,发现都是负面报道,你是否觉得心情很差,焦虑无力?你又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新闻上的负面报道总是这么多?为什么在读完新闻后心情会变得很差?应该如何解决因此而来的无力、焦虑甚至抑郁呢?
 
作者丨Carcosa
 
性侵、家暴、被顶替上大学、种族歧视,好像一打开新闻 APP、一查看微博热搜,就被坏消息环绕着。
 
每次想要关心一下社会新闻、公共事件,参与讨论,或力所能及地尽一份力,到最后却总感觉整个人被无法逃离的恶臭所淹没,被日常不可见的世界阴暗面掏空。
 
「每一秒钟世界上都有这么多悲惨的事情发生,而我却什么都做不了。」一件复杂的公共事件,关注得越深,却越感觉无力,你甚至想:以后再也不关注这些了。
 
为什么新闻上的负面报道总是这么多?为什么我的心情总会在读完新闻后变差?是我太消极,太脆弱吗?
 
新闻报道和阅读者相互构建出的负面新闻
 
新闻行业从其历史初期,就不单单只作为一种提供最新消息的媒介而存在,它同时也肩负着发现、监督和揭露社会中的问题的责任。
 
监督社会,从一开始就被写入了新闻从业者的准则中,报道问题本就是新闻媒体的天职。
 
但如果觉得坏消息这么多,只是因为媒体喜欢报道负面事件,或者世界上发生的坏事就是太多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负面新闻为什么会如此吸引眼球?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人类本身就更爱看负面新闻呢?
 
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寻找奖励和避免伤害,但避免伤害总是优先于寻找奖励。人类的大脑,本来就更容易对让我们害怕或不安的信息保持警觉,大脑原始机制里最根本的一项就是察觉威胁。
 
心理学界将这种现象称为「消极偏差」(negative bias),而这也正是我们容易陷入负面新闻、更难找到周遭积极一面的原因。
△ 是不是我们本身就更爱看负面新闻呢?丨图虫创意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者马克·特拉斯勒(Marc Trussler)和斯图尔特·索罗卡(Stuart Soroka)设计了一项「眼动跟踪」实验。
 
研究者先让参与者选一些网站上的新闻来读,假装作为基础的眼动测量,之后要求参与者们看一段视频。虽然实验员们告诉参与者,看视频是主要实验任务,实际上先前作为「准备工作」的读新闻才是真正的实验。
 
尽管大部分参与者在被询问时认为自己更喜欢正面的新闻,但实验结果显示,被阅读得最多的新闻通常是有些消极的。
 
一些实验也发现,人们对负面词汇的反应更快。当诸如「癌症」、「炸弹」、「战争」等词汇出现在屏幕上时,参与者敲击按键的反应时间,要明显短于面对「宝贝」、「微小」和「开心」时。
 
由此可见,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并不是报道者或阅读者单方面的责任,而是新闻媒体和读者相互建构的最终结果。
 
坏事极端化和强大的同情心让人产生了无力感
 
实际上,令人痛心疾首的灾难在过去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但碍于通信的不便,人们无法立刻看到。
 
当下,网络加快了新闻推送和接收的过程,社交媒体和移动即时通讯也取代了传统纸媒,读者接收到的新闻比过去更多,速度比过去更快。当新闻传到读者手里后,又会发生什么?
 
第一个就是认知偏差。人类处理信息时,认知偏差经常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的,比如很容易将坏事极端化(catastrophizing)。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格雷厄姆·戴维 (Graham Davey)的研究发现,读者听到坏新闻时,不止担心新闻的内容,还会联系自身经历,产生一些个人化的担忧(personalization),即便这些担心时常跟新闻播报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除了认知偏差之外,许多传播学研究发现,互联网上最容易传播开来的内容,是最能刺激读者情绪的感性内容,而不是最理性、经过探讨、有数据或理论背书的内容。
 
心理学家们发现,悲惨的个体事件更容易牵动读者的情绪,而对于报道中成百上千的死亡,读者却容易当成无足轻重的数字。
 
这样的共情造成的问题也屡见不鲜,一个遭遇不幸的人在互联网上求助而上了新闻头条,最终募得上千万的善款,而没被看见的不幸者,却得不到任何帮助。
△ 互联网上最容易传播开来的内容是最能刺激读者情绪的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同情的「局限」,对一件公共事件过于投入时,可能陷入同情疲劳,最后窝在床上伤心欲绝,无法真正做出任何「向外」改变的行动。
 
曾在马里兰大学任教的斯蒂芬·斯托斯尼博士(Steven Stosny)说,「人应该将情绪视为信号,它们就像烟雾报警器。报警器响了之后,你不会尖叫着说‘我们都要死了!’,而是会去找哪里烧着了。找到了就扑灭才是目的。」
 
情绪的作用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隐秘的危险正在发生,从而用行动解决危险。被情绪困住以至于影响行动,这样的共情并不比对新闻的冷漠有效多少。
 
如果将苏格拉底的名言稍作改编,我们可以说,不能共情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但过度共情的人生是没法过的。
 
没被新闻被气到反而被底下的评论气到
 
有时并不是新闻本身,而是网友偏激的评论和乌烟瘴气的讨论环境影响了读者的心情。
 
当下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发布自己的看法,不实消息和偏激观点也就因此变得更多,传播学研究显示,在社交媒体上不怎么发言的用户才是大多数,可以被看见的发言者是少数。当大部分中间立场的人选择沉默时,整个网络环境自然也就显得充斥着极端者。
△ 被偏激的评论和乌烟瘴气的讨论环境影响了心情丨图虫创意
 
太在意社交媒体上对新闻的讨论,有时会让人误以为所见即为真相,实际上,我们所见的是不够具有代表性、甚至比真实情况偏激许多的一面。
 
提高「媒介素养」、培养甄别虚假信息和辩证思考观点的能力,在此时就变得尤为重要。
 
关注语气友好、促进网友讨论的作者,阅读更加可靠的新闻媒体,必要时,观察或询问拥有一定媒介素养的朋友和博主,了解他们平常从哪些渠道获取信息,以及阅读新闻的习惯。
 
无力、焦虑甚至抑郁如何尝试解决?
 
1、提高媒介素养
 
分辨新闻中的是事实(fact)、分析(analysis),还是观点(opinion)。
 
「事实」是否真实?能否找到可靠的信息源头?
 
「分析」有无充分合理的论证支持?其他媒体又是如何报道相同事件的?
 
「观点」出于何种动机得出?背后有没有受到利益相关机构影响?
 
2、简单的行为干预
 
阅读新闻陷入同情疲劳,而无法做出任何行动时,需要自己进行一些行为干预。
 
诸如关闭新闻推送提醒,控制阅读新闻的时间,不在卧室和睡前读新闻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
 
3、力所能及地改变现状
 
个人面对一个巨大的新闻事件时,也许会时常感到无力,但不要忽视个人的力量。放下手机,帮助身边的人,用具体的方式帮助具体的人。
 
当困惑你的是更大的问题,就将对公共事件的无力转化为思考的动力,从社会文化结构的根源上去思考、阅读和学习。
 
即便认为自己对此没什么可做时,积极参与公共讨论、传递优质信息就是一种改变。当我们投入到「行动」当中之后,情绪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慢慢消解了。
 
尼布尔的祈祷文里说:「上帝啊,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来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对抗负面新闻引起的抑郁、焦虑也是一样。感到无力并不是对读者的惩罚,反而恰恰是为了给予你行动的动力。
 
专注于「如何改变」并且行动起来,而不是被动地受新闻影响,才是缓解「远方的哭声」带来无力感的最好办法。
 
原文编辑:木易杨杨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系 sns@guokr.com。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