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你是否觉得,成为内在动机的人,保持好奇,去探索、去创造,此生更值得一过?但是,我们为什么容易被外在动机驱动、控制?如何才能成为内在动机驱动的人呢?开智「认知与改变·阅读训练营」的 Joy 同学,下文与你聊聊自我决定论,重点分析外在动机中内摄调节方式,希望能帮助你找到自主感与归属感,使自我达成和谐一致。本文是 Joy 学习《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一书的笔记及思考,一起来看吧~
 
作者丨Joy
 
在《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一书,作者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弗拉斯特从有机的、人文主义的观点出发,假设人是有「内在动机」的有机体,而非机制(mechanism),认为「整合是发展的核心特性」,人类发展的内在本质是向内心深处的一致性与和谐迈进。
 
有机的、人文主义的假设,一来承认了人的能动性(agency),我们生来好奇、会探索、爱创造,有挑战自我的成长倾向;我们主动与环境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成长。
 
二来,有机的、人文主义的假设突出了「有机整合」这个概念:生命本身隐含着一种朝着更加复杂、更有组织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成长,就是一个分裂的人,最终寻找到自己的统一性,发展出完整的自我意识。
 
自我决定论
 
内在动机是一种特殊的动机形式,真正受内在动机驱动的人其实极少数。
 
「自我决定论」将人的行为倾向分为三种:
 
缺乏动机/无动机(amotivation);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动机是一个从非自我决定到自我决定的连续体。越往右,个体在行为过程中越自主,越不受外在控制。
1、缺乏动机 / 无动机
 
无动机是因为,看不到行为与期待的结果之间的联系,从而缺乏行动的意图。
 
缺乏动机的时候,人或者完全不行动,或者行动而无意图;无目的、无价值、无能力、无控制,与机器人无异。
 
2、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征,它使人自发地、热情地、充满活力地投入到一件事当中,并从中获得乐趣、满足、个人成长——
 
我出于兴趣,出于热爱,出于自我成长的愿望做这件事 ,而不是为了得到某个外在结果,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内在动机是自我决定的最高水平。
 
无动机与内在动机相对容易理解,处在中间的外在动机就复杂一些。
 
3、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表现为能够看到行为与期待的结果之间的联系,但是相比较内在动机而言,这种联系是工具性的——
 
我做一件事是为了得到某个外在结果,这件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某个外在结果的工具。
 
工具性理性的特点是,一个人判断一件事要不要做,倾向于用道理和推理来判断这件事是不是好的、是不是有价值的,而不是想到这件事我很开心、很向往。
 
绝大多数情况下,人做一件事是为了达成其它目标,读书为了工作,工作为了名利,养狗为了陪伴,娶妻为了生子……
 
相对的自主性(autonomy)存在于外在动机中。自主程度不一,故外在动机有别。
 
有些学生做作业是因为认识到作业之于未来求职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学生做作业是迫于父母的控制。
 
虽说两者都是外在驱动,谈不上单纯享受做作业的乐趣,但是前者涉及个人对行为的认可和选择,后者是对外在控制的顺从。两个例子均为有意图的行为,但在自主水平上有区别。
 
根据自主/自我决定水平的高低,外在动机分为四种调节方式:
 
外部调节(external regulation);
 
内摄调节(introjected regulation/introjection);
 
认同调节(identification);
 
整合调节(integration)。
 
1)外部调节
 
外部调节是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驱动,是四种调节方式中最不自主的。内摄调节是内化了外部的规则与价值观,但未经整合到内部自我,因此也是受控的。
 
如果说外部调节的本质是一种他控(being interpersonally controlled),那么内摄调节是一种自我控制(being intrapersonally controlled),因此都是受控的,被归入「受控动机组合」(controlled motivation composite)。
 
2)内摄调节
 
内摄调节的一个典型是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做一件事的动机是为了展现能力(或避免失败),以此来维持自我价值感。
 
表现型目标(performance goals)和有条件的自尊(contingent self-esteem),都与内摄调节息息相关。
 
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将自我价值感完全建立在成就上,类似《Mindset》一书中的固定思维模式者,极力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极度恐惧失败。「活在他人的评价中」用在这类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3)认同调节
 
认同调节是个体意识到某一个目标的重要性而将其接纳。因此,认同调节的自我决定水平要高于内摄调节。
 
处在这个阶段的人经历更少的内心冲突,自我决定成分较高。举个例子,你的目标是成为大学教授,而成为大学教授的必要条件是拿到博士学位,此时你就会主动去获得学位,因为这个学位对你而言是重要的。
 
4)整合调节
 
整合调节是自主水平最高的一种外在动机,个体将自己认同的目标进一步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实现了内在自我的一致性与和谐。
 
例如,你想当老师,原因是当老师发挥了你乐于表达和分享以及影响他人的天性,这个职业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兴趣、天赋、价值观和使命感,此时你会觉得「这就是我」。
 
听起来很像内在动机,但整合调节与内在动机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受整合调节的行为依然是为了得到某个外在结果,并非出于这件事本身的乐趣。
 
认同、整合、和内在调节三种调节方式被归入到「自主动机组合」(autonomous motivation composite)。
 
举个结婚的例子,可以将上述行为倾向串起来: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结婚,大家都结婚,所以我也结婚,此为无动机;我结婚是因为结婚能带来经济上的保障,或我不结婚会被人说三道四,此为外部调节;我结婚是为了传宗接代,让父母开心,此为内摄调节;我结婚是因为认同婚姻这个传统,此为认同调节;我结婚是因为婚姻和生儿育女让我觉得人生完整,此为整合调节;我结婚是因为我爱这个人,我想跟这个人在一起,此为内在动机。
 
现实生活其实没有这么 clear-cut(界限清晰),绝大多数行为是混合动机。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一个人有没有自主性,而应该问:他的自主/自我决定水平有多高。因为除了「无动机」的极端情况,普罗大众多多少少是有自主性的,只是水平高低的问题。
 
自主水平有差异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自主水平会有差异?德西和瑞安认为,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在不同程度的控制和消极环境中。
 
我们生来好奇、会探索、爱创造,有挑战自我的成长倾向,但是这种内在动机很脆弱,需要外部环境的滋养与呵护。
 
当社会环境中有足够的支持,以至于自然的、积极的倾向能够蓬勃发展时,就会出现整合。但是,如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支持、不仅会损害内在动机,而且还会殃及更加完整或连贯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主要有两种环境可能阻碍有机体的自我发展倾向。
 
第一种是极端不一致或混乱的社会环境。
 
规则与界限混乱,目标与反馈不清晰,看不到行为与结果的联系,使得个人在精神上遭受挫折,缺乏动机。
 
第二种是要求、强迫、刺激或哄骗人们以特定的方式行事、思考或感觉的控制性环境。
 
这种环境催生了工具性推理,使人无法活出真正的自我。控制性环境催生受控动机(controlled forms of motivation),外部调节与内摄调节的外在动机是关注焦点。
 
北京大学危机干预中心的徐凯文老师,提出「空心病」概念,他发现北大有 30% 的学生有「空心病」,即缺乏价值观,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
 
他因此质疑功利教育中「买椟还珠」的现象:在社会集体焦虑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缺失的内在价值感。如果孩子从小被功利的目标推着走,长大后就会变成没有内心尺度的「空心人」。
 
网瘾少年厌学,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是无动机。但是他对打游戏这件事又狂热不已,这是内在动机。现实生活中心理需求受阻,于是到虚拟世界中寻求满足。
 
网瘾学校看不到表象背后的动机,是典型的行为主义「疗法」(如果可以称其为「疗法」的话)。无疑陷入了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圈套。
 
如果我们继续将人们当成被动的机制或者需要被控制的野蛮人,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会越来越朝着那样的方向发展。
 
内摄调节的危害
 
真实的自我要蓬勃发展,需要满足基本心理需求,需要外在环境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和爱。
 
内摄形成于控制型环境
 
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一种约束是,把爱、接纳、和尊重的条件,建立在个体满足了自己的期待,或按照某种方式行事。如果做不到,则收回爱、接纳和满足。
 
这种有条件的爱往往导致个体将本来不对立的自主感和归属感对立起来。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家长与孩子,以及同龄人之间的互动间。「你要是不乖,我就不爱你了。」「你要是不听话,我们就不带你玩了。」这样的话我们听得还少吗?
 
有条件的爱和接纳本质上是一种控制,这种控制抑制了整合,促进了内摄,妨碍了人的发展。
 
健康的内化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而支持自主的环境有助于促进社会价值观的整合。
 
三个方面对促进整合,安装「真善美」心智程序(内化有助于健康生活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至关重要:
 
为无趣的行为提供一个合理的原因;
 
承认人们可能不想做别人要求他们做的事情;
 
提供选择,尽量不施加压力。
 
反之,如果内化发生在控制型的环境,缺少上述三条,则会催生内摄。虽然控制能够产生一些内化,但是这种内化的程度低于支持自主的环境所催生的内化,而且这种内化是不完整的,只是内摄。
 
内摄的危害
 
内摄的形成,本质上是出于个体对归属感、他人的认同以及对自我价值感的渴望。
 
当控制发生时,当感知到自主感与归属感不可兼得时,个体做了妥协与取舍——选择归属感,放弃自主感。
 
为了迎合他人,为了达到他人的期望,为了避开不被爱不被接纳的恐惧与痛苦,未经甄别地吸纳了外部价值与行为规范,未能审视这些价值与规范是否与自己的需求、目标、价值兼容。
 
把他人的目标当做自己的目标,受「应该」、「应当」和「不得不」驱动,就好像拿着别人给的剧本,演着别人爱看的戏,至于剧本喜不喜欢,戏演得开不开心,好像没有认真审视过。
 
根据内摄信念对个体控制的牢固程度,内摄有三种可能的后果:
 
死板的服从;
 
半心半意的坚持;
 
彻底反抗。
 
无论哪一种,个体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它是一种不良的适应,与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人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对失败和失去尊重的恐惧之中。
 
模范生是「内摄调节」(introjection)的典型,他们努力读书、积极表现,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为了躲避不被爱的痛苦。
 
与那些因为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或者享受读书乐趣而努力读书的学生相比,两者虽然表面上同样积极、同样刻苦,但是前者极度焦虑,无法坦然面对失败,而后者在失败面前表现出更加健康的应对策略。
 
内摄的另一个代价是发展出「虚假的自我」(应该自我,ought self),它会促使一套僵化的规则和严格身份认同的出现,让人缺乏热情、活力与生命力,找不到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失去与真实自我的联系。
 
受情感勒索,被责任「捆绑」,受同侪压力裹挟,更严重是,被自我控制。
在某种程度上,主从关系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人们可以用自主和真实的方式来规范自己,也可以用控制和独裁的方式对自己施加压力和批评自己。
 
内摄调节者的内心伴随着冲突:(在内心提出要求、哄骗和评价自己的)内摄控制者与(被指导和被批评的)内部自我之间的冲突。
 
内摄的调节过程
 
相比外部调节,内摄调节已经不需要外部的有条件的奖励和惩罚来驱动,但是,有条件的奖励和惩罚仍然存在于内部,靠有条件的自尊(contingent self-esteem)来调节。
 
内摄调节的动机依然是工具性的——做一件事是为了达到某个结果,这件事做成了我就给自己奖励,失败了,我就惩罚自己。
 
而这种有条件的内部奖励与惩罚是通过情感与评价的形式呈现的——成功了,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膨胀;失败了,自尊迅速坍塌,深陷自我批判、自我苛责、自我贬低、自我憎恨的泥潭。
 
也就是说,内摄调节者逐渐将外部的标准和有条件的认同用在自己身上,学会了用有条件的方式来尊重自己和决定自我的价值。
 
就像他们曾经为了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而必须满足外界的要求那样,现在,他们还必须通过内摄信念来获得爱和尊重。
 
此时,「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就发生了。「自我卷入」指的是个体感觉自身价值依赖于特定结果的过程。
 
自我卷入于某一项活动的人,他的自我价值感是有条件,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表现,所以会极力避免失败,以求维持脆弱的自我价值感(self worth)。
 
自我卷入的人有极强的自我意识(sel-awareness),过度关注自己的表现,过度投射他人的看法和评价,他们内心有一杆秤,时时刻刻在自我衡量、自我评估。
 
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压力、紧张和焦虑。瑞安和他同事的研究表明,自我卷入会削弱内在动机,损害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内摄调节的诱发,是个体在面对自主感与归属感的对立时,做出了取舍,放弃自主感,选择归属感。为了取悦他人、获得有条件的爱,他们知道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得到爱和接纳或避免愧疚感。
 
将自我价值建立在赢得外在认可、取得某些外在目标(名利、权势、声望、美貌等),不但不自主,而且是巨大的内耗。只有从自我卷入跳出来,才能变得更加自主/自我决定。
 
允许自己失败,就有可能成功,正如文中夏洛蒂那句话「如果你不怕变胖,那么你就能变瘦」,简单却深刻。「元反空」,「空」的力量。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