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头脑清晰,写作未必清晰;清晰写作,必然需要一颗清晰的头脑。如何用认知科学指导我们写作?如何掌握写作的奥秘呢?
 
作者丨陈虎平
 
读了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讨论写作的书《The Sense of Style》,好看!
 
平克是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名家,写过多本畅销科普书,包括《How the Mind Works》, 《The Blank Slate》,《The Language Instinct》。他在这本新书中,从认知的角度谈写作、文风,把传统的写作智慧,放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上,让人读着放心。
 
写作从模仿开始
 
该书第一章从逆向工程的角度,分解若干好的写作范例,好在何处。这些地方包括:
 
用词新颖、具体想象,不是老用熟词、抽象总结;照顾读者的视角,引导其注意力;在简单的词汇背景下引入不常见的词;平行结构;刻意创造的惊奇;展示细节,不必宣告;情绪、声音、意义的通感。
 
好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是,作者带着激情,向读者展示一些重要的事,好比带着读者去看一场秀,很好的秀。
 
平克没有从几条写作公理出发,建构一个规则体系,而是从已有的好作品出发,还原它们的共性。这种方法相当谦虚, 平克也是对高度复杂的语言和文字的尊重。
 
好文章就像好设计,看起来毫不费力,但处处经过精心设计。我在「人类语言的自然史」中也强调,要懂得如何写好文章,首先是模仿、模仿、模仿。
 
追寻古典风格
 
第二章亮出了全书的观点:古典风格的文章,是好文章。古典风格的文章为读者打开一扇窗,而不是作者独自表演深奥的专业知识、官样文章、法律文风、或道德训诫。这种风格引领读者的眼睛,去看一件事。
 
这件事不是完全坦白的、众所周知的,它需要一定的精神努力才能明白。它也不是模棱两可的、相对主义的,完全无法明白。它还不是自我陶醉、讽刺嘲笑的事,那就会是政治立场站队,不再是好文章要展现的一场心智秀。
 
为了这场心智秀,就要尽量避免:元语言、抽象名词概念堆砌、言辞躲闪、反复让步、自恋的专业术语和表达、陈词滥调、混杂的比喻、毫无必要的被动态。
 
要直来直去的讲话,而且要具体、有细节、照顾读者的水平,不能沉浸在自己的专业概念名词中,丢大词、玩高深。
 
即使讲的是专业话题,也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牢记这一句:好文章就像与读者谈话,带他去看一场心智秀。
 
避免知识的诅咒
 
第三章解释了为什么好文章难写。有专业造诣的人往往会得一种「知识的诅咒」,他们难以想象别人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人类心智的普遍毛病。
 
例如:
 
儿童的自我中心,无从想象别的孩子会怎么想问题;
 
错误的共识,把个人的判断当成大家共识;虚幻的透明,以为别人像自己一样知道所有背景信息;
 
心盲(mindblindness),无法认识到不在现场的对方其实没有看到自己所看到的事,无法设身处地从他人心理和认识角度来考虑对方怎么看待问题。
 
应用到写作上,富有知识的专业写手,沉浸在自己的专业太久,还以为读者也跟自己一样,于是使用很多专业术语、技术词汇、缩略语。
 
专业知识越是深入,细致的信息会变成一块块,作为一个单位,储存在记忆中。专业人员习惯于用模块来思考和写作,但读者却需要从事实和细节开始、从可感知的视觉信息开始。这个差距造成理解困难。
 
解决的办法是,专业写作者要从自己狭小的专业思维走出来,有意识的去想,读者是怎么思考的,读者是怎么感受的。这要求作者把自己的模块思维重新分解,回到获取知识的最初阶段。
 
这可能会降低知识积累的效率,但它有助于知识被更多人知道,让世界更美好,让专业人士照顾到更多视角、看到更丰富的人心。这一章是专业术语泛滥的写作者的解毒剂,而且上升到了心智理论的高度,令人信服!
 
易读的句式结构
 
第四章进入具体的写作指导,谈的是句法,句子内部要像一棵树、一张网,把各种词汇按照合适的句法串起来,以便读者理解。其中许多问题涉及在写作中容易忘记的英文语法,与中文写作者关系不大。
 
但有一些问题,则是中文写作者也需要注意的。例如,句子不要太长,长句的结构容易混乱、枝蔓,无法索解。如果是长句,内部结构最好是扁平的各个小句,彼此之间平行出现,不要分层。
 
平克举了一个长句,340 个单词,但却可以理解,原因在于小句扁平摊开,而不是层层嵌套。又如,子句之间使用平行结构更为清晰,不要换词。再如,简单内容在句子前端,复杂内容丢在最后,因为到了句子末尾,读者不需要再想别的内容。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写作顺序一定是先话题、再评论;先已知、后新知,因为人总是把新信息整合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网中,不习惯突然被扔给一个新东西。
 
逻辑连贯的文本
 
第五章谈句子以上单位语言的组织,是全书最出彩的部分。段落、文章的组织难以用树的等级结构完全反映,平克用了连贯之弧(arcs of coherence)。
 
连贯的文章首先在话题。话题要在开始提出,不要绕弯、不要隐晦。话题一出,就要具体说明,不要跑题。
 
这时话题词可以重复,或者用代词;内容较多以后,读者对代词所指可能不太敏感,可重用话题词。
 
在展开话题的具体内容中,可以给出例子、解释、与预期相反的情况、细致说明、时间序列、原因、结果等等,它们都能帮助形成连贯之弧。但这些关系并不是无穷尽的,而是可以归为少数几类。
 
这时,平克居然借用了休谟在哲学名著《人类知性探究》中的看法,把这些关系主要分为三种:相似(resemblance)、接近(contiguity)、因果(cause or effect)。这让我倍感亲切。
 
相似关系包括并列、对比。平克特别强调,在对比关系中,对比的两项事物不要换词,避免读者误解。这种相似,也就是我在自己的阅读书中所谈的平行结构,也包括并列和对比两种情况。(参见陈虎平编著《 GRE 阅读制胜法则:多层结构法》第二章、或《GRE 阅读 36 套解析》导言。)
 
平克还把具体说明、举例、先细节后总结、先总结后例外、先例外后总结等情况,也归入相似关系之内。说白了,这些都是对一个话题的细节讨论。
 
接近关系主要是时间顺序,包括先从前再以后,也可以先以后再从前。但很明显,人比较习惯按正常时间顺序来理解文字,因此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顺叙比倒叙更容易理解。
 
因果关系包括原因说明、结果说明、原因解释、违背预期的相反情况、让步等。平克这里还是从语言本身出发,把观点的理由(because)、观点的反驳(however)、观点的限制(despite),都看成因果关系。
 
我认为这个分类不太理想。观点的反驳可单独作为另一个话题、另一个论点。观点的限制则是介于观点的理由(支持)和观点的反驳(反对)这两者之间的中间情况。
 
我在上面提过的两本书中都强调,科学的因果关系与推理的因果关系应该分开。
 
前者是一个观点,表达为一个主谓宾,谓语为因果动词,主语和宾语则为可实证的概念;后者是前提—结论的关系,是一组观点的推理过程,其中的概念并不一定具备前者的因与果所必需的实证内容。
 
也有一些不在休谟的三分关系中。例如,归属关系,说什么是谁说的;又如,预期读者反应,说我知道你会说。分类的目的不是做分类学家,穷尽无遗、互不排斥、绝不重叠、界限分明。灰色地带、中间地带都是可能的。
 
我在两本阅读书的分类更为简洁:平行(并列、对比)、连续(时间序列、推理序列、因果序列)、分层(主句—从句、论点—论据、总论点—分论点)。
 
不管怎样,具体怎么分类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了解这些关系,在写作中运用它们。分类只是一个拐杖,帮我们走一阵。写作者要尽力使读者看清楚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的所有可能的联系。
 
在表述逻辑关系时,也要注意几点:
 
首先,关联词也要适量,视读者理解水平而定,容易理解的关系,不必使用关联词;
 
其次,避免使用太多否定陈述。人类对肯定陈述的心智反应更为敏捷,只有被否定的说法听起来合理或具有诱惑力,这种否定才容易被理解;
 
再次,比例不要失衡。
 
如果一个话题以十个句子来说明,则多数句子都要围绕这个话题,不要跑题谈别的,不要企图在一个段落把所有相关问题都谈到。如果确实有相关内容,可以另起一段,不要混杂在一段之内,缠绕纠结,难以索解。
 
如平克所说,逻辑连贯的文本,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对象:
 
它是一棵节内有节的有序之树,交叉各种连贯之弧,这些弧追逐话题、要点、行动者、主题,并由连接词组装在一起;从心智设计的角度看,好文章不是出于偶然,而是画出草图、注意细节、维持和谐和平衡的结果。
 
对这种语言和作品的演化设计观点,我是衷心同意的。(在《GRE阅读制胜法则:多层结构法》第七章中,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人类语言的自然史。)
 
结束语
 
该书的第六章讨论了语法、用词和断句的正误,好比一个详细的操作手册。这些与英文用法密切相关,与中文写作关系不大,这里就不介绍了。我想,全书的精华是在前五章,尤其是第三章、第五章,读了之后必有收获。
 
这本《The Sense of Style》是对写作名著《The Elements of Style》的致敬和改进。
 
《The Elements of Style》一书是老经典,基于传统写作智慧的经验总结,但《The Sense of Style》一书则将经验智慧与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新研究相对照,更上一层楼。但我也推荐大家去看《The Elements of Style》,我从中学到一些规则,今天似乎还有效。
 
例如,重点放在开始或末尾,别放在中间;删掉一切可有可无的词;用词具体、生动,避免抽象、呆板。
 
好的写作书还有《The Oxford Essential Guide to Writing》,其中的「Expository Paragraph」部分,详细分析了举例、定义、并列、对比、时间顺序、因果等论述方法,对于写作有直接指导意义。
 
我也推荐《分析性写作》(Writing Analytically)和《金字塔原理》这两本写作书。
 
一些同学反映,我的 GRE 阅读书对他们的写作有帮助,主要是多层结构法第二章。对此我当然很高兴。我自己的英文写作能力,与背诵和分析 GRE 文章关系很大。会分析阅读文章,自然是可以帮助自己写的。
 
不过,有一件事令我苦恼。我自己写的中文,还凑合;但我翻译的书,常常有读者说,不容易懂。这可能与书的学术内容有关,但也可能是由于我自己的能力有限。我以前是主张硬译的,按照英文的语序,直接译出来,以保留英文内部的推理过程。
 
这对于学术作品有时是必要的,我个人从中学会了逻辑论述,受益匪浅,但对于日常英文或简单英文句子,它就不太合适了。
 
这个认识,我是在读了石毓智关于中文演变的名著《汉语语法化的历程》才有的。虽然在学术推理上,中文还不及英文,但在日常语言层面,中文不输任何语言,甚至更为简洁。中文的学术语言也要有力啊!
 
这需要反复阅读汉译经典名著。可惜这方面我读得不多。自从学会英文阅读以后,我好几年都泡在英文书中。汉译名著、尤其是马恩著作的中文翻译,对中文的学术化、逻辑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模仿好的翻译,是学习翻译的必经之路。在翻译方面,我还有改进空间。在中文和英文的分析写作方面,我将不断学习,在现有水平之上继续提高。
 
参考书籍:
 
Pinker, S. (2007). The Language Instinct.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275406/
 
Pinker, S. (2014). The Sense of Style. Viking Books.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46315/
 
Strunk, W., & White, E. B. (2008). The Elements of Style. Longman.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296585/
 
Jackendoff, R. (2003).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401172/
 
Kane, T. S. (2000). The Oxford Essential Guide to Writing. Berkley Books.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975516/
 
Rosenwasser, D., & Stephen, J. (2014). Writing Analytically. Cengage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203649/
 
汪洱, & 高愉 (Trans.). (2013). 金字塔原理. 南海出版公司.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75696/
 
石毓智, & 李讷. (2001).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 (石毓智 & 李讷, Trans.). 北京大学出版社.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236374/
 
陈虎平. (2012). GRE阅读制胜法则. 群言出版社.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1529133/
 
陈虎平. (2014). 新东方·GRE阅读36套解析.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27493/
 
本文已获原作者授权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