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TED演讲人、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普罗米修斯的日课》作者、高温青年发起人、中共党员、温州人倪考梦的个人公众号,主要分享个人的书稿、随笔与摘记等。
 
深度工作,可以使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提升技能,创造新价值。与之相对的,是浅浮工作。你的工作,是深度工作还是浅浮工作呢?是否知道如何才能进入深度工作模式?阅读下文,开智校友倪考梦为你详解。本文为他阅读《深度工作》所做摘记。
 
作者丨倪考梦
 
理念/IDEA
 
深度工作的定义及其益处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能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深度工作的识别|实习生法则
 
一项工作,交给一个刚毕业还没有在该领域接受特别训练的大学生来做,到底要多少时间?这个时间就是难度的参考系数。
 
1.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深度工作假设(The Deep Work Hypothesis):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减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大重组时代,有三种人非凡不会被机器替代,还会变得更强。
 
一是高级技术工人。擅长使用智能机器的高级技术工人,包括工程师,也包括统计专家。
 
二是超级明星。各个行业中的超级明星,可以通过信息工具扩大影响力,消除工作的时空门槛。
 
三是所有者。有资本可以投入新科技、促成大重组的人。如推特创始人和所有者杰克·多西,他不做深度工作,也不做浮浅工作,他高频处理管理事务,并且产出高价值。一个优秀的首席执行官就是一部难以自动化的决策引擎。他代表了一个我们无法忽略的群体:没有深度工作仍然取得成功的个体。
 
知识工作者需要具备两种核心能力才能生存。
 
一是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引导大重组时代的智能机器大多数都非常复杂,很难理解和掌握。知识工作者要快速习得技能,并反复更新技能。
 
二是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两种核心能力都依赖于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工作催生「精英级产出」。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成为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跟他深度工作时间长有关。格兰特长时间不转移注意力,完成单一困难任务,使注意力残留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使他在当前任务上的表现成果最优化。
 
换言之,格兰特与世隔绝数日完成一篇论文时,其效率水平远高于奉行多任务策略的一般教授,这些教授的工作反复受到残留量极大的干扰。
 
2. 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许多知识工作者陷入「以忙为能」的误区,误以为忙碌代表生产能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
 
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可视的忙碌,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方法证明其自身价值。「以忙为能」显然是错误的。要设置更为合理的指标,让知识工作者评估自己的生产力。
 
深度工作对个人来说肯定是好事,但是对组织来说不一定是好事。有些组织就想把知识工作者当工具用(未来可以用机器人替代)。
 
3. 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一是深度工作带来更好的精神体验。
 
你的世界是你所关注事物的产物,你可以由此思考一下当你在深度努力状态下投入大量时间之时,所构建的精神世界是何种类型。
 
深度工作会带来心流体验。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认为:「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
 
二是深度工作赋予工作意义和价值。
 
深度工作是「匠心」(工匠精神)的表现。启蒙运动瓦解了神的地位,人文主义带来虚无主义。工匠们通过专精、创造,重新赋予事物价值和意义。
 
中世纪矿工的信条:「我等采石之人当心怀大教堂之愿景」。百年之后,我们的技艺或许如今日的土建工程师看待中世纪大教堂建造者使用的技法一样陈旧,但是我们的匠心却会得到尊重。
 
准则/RULE
 
1. 选择工作模式
 
总结前人经验,共有四种不同的深度工作模式:
 
一是禁欲模式/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 Phiosophy)。主要是一些追求伟大目标的人,基本屏蔽一切浮浅工作,专注于深度工作。显然,这是极少数人。
 
二是组合模式/双峰哲学(Bimodal Phiosophy)。以月、周、天为单位,组合深度工作和肤浅事务。荣格(几天森林木屋,几天苏黎世诊所和咖啡馆)、格兰特都是典型。
 
三是节奏模式/节奏哲学(Rhythmic Phiosophy)。按小时分割组合。
 
四是记者模式/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 Phiosophy)。信念坚定、能力突出,能随时随地切换深度工作。传记作家艾萨克森是典型例子。总之,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理念,或者组合不同模式。
 
个人感觉,越是自主者,其意愿、能力、权力水平越高,则选择余地越大,则越可能选择禁欲模式和双峰模式,相比之下,奋斗初期的年轻人,受雇于他人,不得不接受节奏模式和新闻记者模式。但是后两者也挺不容易的,需要「坚毅」。
 
2. 改造工作环境
 
一些人大手笔投入,打造个性化的深度工作空间。
 
如戴维·德怀恩(David Dewane)提出极乐机(Eudaimonia Machine)的概念,即创造一种环境,让使用者身处其中时可以达到深度人体繁荣状态,即实现达到个人能力极限的成果。
 
又如卡尔·荣格在森林里修建修行之所。哈利波特的作者 J.K.罗琳在爱丁堡市中心的豪华酒店套房里写作。丹·平克在自家院子里修建小木屋。企业家彼得·尚克曼在 3000 英尺的高空保持专注,为此乘机往返美国和日本来写作。
 
3. 保证工作时间
 
深度工作时间的质量高于数量。
 
设定每天深度工作的时长并做好评估。每个人的深度工作时间有上限。没有人能一整天都深度工作。
 
作者认为深度工作和刻意练习相似,高手一天有个四个小时也不错了。你在一天中达到了深度工作的上限后,继续试图增加深度工作效果就会下降。
 
轻松安逸的环境有利于创造力的释放(顿悟)。即便是到冰天雪地的户外走走,也会有利于精力的恢复。(参见 P129 安娜堡冬日户外实验)
 
必须安排足够多的时间来恢复精力。
 
学习「罗斯福冲刺」。「罗斯福冲刺」的特点就是有截止日期,时间有限,压力巨大,必须集中精力、深度加工。作者认为,每次冲锋都会磨练注意力,增强我们抵御分心的能力。
 
罗斯福冲刺作为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常态是不好的。《如何学习》对罗斯福冲刺这种行为就是持反对意见的,这种快速加工而来的东西,也会快速消散。只能拿来应急,不能拿来做长效机制。
 
4. 养成良好习惯
 
要尽可能地习惯化,减少深度工作期间的注意力损耗。
 
一是规律化:工具按照按照特定顺序摆放,使得行为高度自动化。
 
二是便利化:事先准备各种咖啡、茶叶、甜点,作为提神醒脑的东西,让大脑保持高深度水平运转。
 
还可以参照 TRIZ 创新算法和进化树,找到更多潜在的做法,比如说:
 
清单化:
 
提前设计专门的清单,帮助认知减负。
 
轻便化:
 
让所有人和深度工作相关的工具都更便捷,能够随时快速获取和启动。
 
离线化:
 
事先设定,写作期间离线,不上网。
 
无线化:
 
AirPods 可以提供一种「音乐气泡」,让人沉浸其中。
 
5. 协作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和协同工作并不矛盾,两者的结合体就是「协作深度工作」。
 
由于问题越来越复杂, 知识越来越多,所以学科分类也越来越细,每个人要在自己所在行业达到专家水平所需时间都很长,所以到后期取得伟大成效的唯一途径就是抱团组队,比如说诺贝尔奖现在都是授予团队。晶体管等重大发明都是团队作品,包括爱迪生发生灯泡也是团队所为。
 
协作深度工作的收益:组织得当的话,群体智慧高于个体智慧。
 
Brain + Brain > 2 Brains > 1 Brains
 
优势互补(Complementation)
 
同侪压力(Peer Pressure)
 
系统涌现(Emergence)
 
协作深度工作的风险:组织不力的话,群体智慧不如个体智慧。
 
信息过载(Overloaded)
 
群体极化(Polarization)
 
团体思维(Group thinking)
 
专注基础上的协作:在个体深度工作基础上,采取协作深度工作模式。
 
相对封闭的个人办公区域,保障个体深度工作——夯实基础,有所发现。相对开放的公共讨论区域,保证团队有效沟通——相互启发,意外收获。
 
麻省理工的大楼是隔音办公室和宽阔公共空间的组合,形成中心辐射型的创新建筑结构,在这里偶遇的意外发现和与世隔绝的深度思考都能实现。
 
按照彭特兰《智慧社会》的观点,群体智慧需要高频互动,因此要适度增加沟通的时间和节奏。可以考虑几个人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定时通过实体或虚拟的「白板」等工具讨论。
 
邮件也可成为协作深度工作,前提是:一是深度议题。根据大学生法则,找出值得自己深度参与的话题。二是深度回复。一次性讲清楚,避免长篇大论。主导并给出「闭合」框架。
 
6. 加强专注训练
 
多任务切换带来注意力损耗,存在「注意力残留效应」。
 
2009 年,明尼苏达大学商学教授苏菲·勒鲁瓦(Sophie Leroy)发表论文《为什么完成工作那么难?》(Why Is It So Hard to Do my Work?),指出一种叫「注意力残留」的效应:
 
「当你从某项任务 A 转移到任务 B 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仍然在思考原始任务。如果在转移工作之前,你对任务 A 缺乏控制且关注度较低,残留会尤其浓厚,但即使你在转移工作之前已经完成了任务 A,你的注意力还是会有一段分散的时间。」
 
网络工具时代,知识工作者浮浅工作时间增加,导致其深度工作能力受损。如果你排队也要摸出手机打发时间,那么你的大脑就被重新编排过了。
 
频繁的多任务切换会导致心智残疾。斯坦福大学的通讯学博士克利福德·纳斯(Clifford Nass)是数字时代人类行为的研究专家,他认为在网上不断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
 
「一个进行多任务工作的人不能过滤掉无关的事务。他们无法维持一个关于工作的记忆。他们的注意力是长期分散的。他们会启用更多的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他们基本上就是心智残疾的。」
 
采用「有成果的冥想」
 
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利用碎片(无聊)时间,思考困难问题。
 
这里要注意两点:一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大脑可能会联想起很多无关但是更有趣的想法,我们不能被思绪牵着鼻子走,要把握方向。同时,大脑可能会回避那些需要动脑的难点,在容易的地方原地打转,要深入思考。
 
二是组织你的深度思考。深度思考是有一定架构的,不是随便想想。比如说,从设问出现,找到可能的答案,然后检验答案,并且付诸实践。
 
学习「超级记忆术」
 
通过学习如何记住一副牌,来训练自己的专注力。
 
7. 排除干扰因素
 
删选网络工具
 
许多人选择网络工具时使用「任何益处法」,即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不使用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这一判断标准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伴随这款网络工具而来的各种弊端。
 
作者推荐手艺人方法「神器法则」,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习惯「离线时间」
 
一是主动切割:与其被动进入分心模式,不如主动掌握分心节奏,设置专门时段来处理杂务。画出一块「联网时间」,除此之外就是「离线时间」。
 
二是忍受离线:在「离线时间」完全避免使用网络。如果你当前制定了 30 分钟内禁止使用网络的计划,然后开始觉得无聊并渴望消遣,那么接下来这 30 分钟的对抗就成了一个阶段性集中注意力的锻炼操。
 
作者认为,慢慢地就会习惯。对于多数知识工作者而言,社交媒体对于他们的目标的帮助远不及伤害(荒废时间)。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等很多作家都不使用推特,因为不合算。
 
8. 编制日程计划
 
作者推崇一种提前计划下的「固定日程生产力」模式,合理组合深度工作和浅浮任务。具体经验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精细计划。以小时为单位,提前安排具体计划,包括每天的深度工作时空组块。
 
二是深度优先。争取 4 个小时以上的深度工作。一旦进入状态,一切其它事务为深度工作让步,为了深度工作,宁可一天十多次修改计划。
 
三是留有冗余。每个任务都留有冗余时间,完成深度工作后,这些时间成为奖励,可以做浮浅任务。
 
四是封装存档。下班前来个「停工仪式」 整理、总结、归档所有线索。这里的关键是记录线索,认知卸载,以应对蔡加尼克效应。做不完就记下来,大脑会有完成任务的幻觉,就会放下,不会挂念。
 
五是晚上休息。晚上不做深度工作。
 
设置「完工仪式」,帮自己快速结束深度工作状态。完工仪式:检查线索、整理归档、更新计划、停止工作。有效的完工仪式可以抵御「蔡卡尼克效应」,避免因为事情没做完,心里一直挂念着,分散注意力。
 
其它
 
接纳浮浅工作
 
作者很务实,承认完全剪除浅浮任务不可能。个人总结下几个原因:
 
一是只要你拿钱替人打工,老板就会不断给你交代浅浮任务。二是人脑默认神经网络就是浅浮任务模式。三是完全深度工作是反自然的。四是浅浮任务也不是完全没价值,可能带来意外发现。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解缚的普罗米修斯」已获原作者授权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