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 你是否会这样,工作勤勤恳恳,却毫无改变;终日忙忙碌碌,却毫无成就?如果是这样,请反思,你是否陷入心理内卷化的困境了?什么是心理内卷化呢?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应该怎么破除?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开智学堂赵昱鲲老师,为你详细分析,教你摆脱困境,实现心理升级。这也是昱鲲老师的针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心理学课程:「重新认识你有多了不起——中国版幸福课」,最后一个章节的内容,推荐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示和帮助。

01

心理内卷化的困境

  「内卷化」这个概念,最早出自美国人类文化学家利福德·盖尔茨。上世纪 60 年代末,利福德曾经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进行农业经济的研究。他发现,在农业社会里,农民反复在一片有限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和人力,精耕细作,很辛苦,可产量却没有多少提升。

  后来,他将这种在低层次水平上不断重复、但产出的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命名为内卷化。

  不单单是农业,只要一个领域的资源和技术被限制住了,失去了向外拓展的可能性,就会陷入内卷化的陷阱。

  目前的教育就存在内卷化的问题,很多父母将孩子的时间投入到了应试教育的无限竞争中。从资源上看,名校的录取名额非常有限;从技术上看,在应试教育下,基本上只能依靠超前学习、重复刷题的方式来抢占一点竞争优势。当然,这马上会导致其他孩子也加大学习时间的投入,最后就是所有孩子都更累更苦了,可结果并没有得到多少优化。

  再比如职场上,年复一年地勤勉工作,既不钻研专业知识,也不思考和尝试与其他领域的结合,一直在忙碌但是没有实质性的提升,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他不是拥有十年经验,而是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次。

  我在一开始提到的「心理内卷化」也一样。很多人看上去很努力,也很用心,但其实并没有实质的突破和进展,反而一直在向内卷曲。

  比如有些人一直在寻找认同,他们努力工作,赚了不少钱,也取得了很不错的社会地位,也结婚、生孩子,表面上看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可他们心里却一直特别空虚,总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总担心别人还是不认可他们。可如果你问他们,这个标准该是什么呢?他却答不上来。即便他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标准,当他真的达到这个标准后,他却仍然是觉得心里没底,无法享受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和充实感。

  也有人一直在焦虑。学生时代焦虑成绩,焦虑和同学的关系,毕业后焦虑业绩、职场关系,成家后又焦虑孩子的教育。甚至连家里马桶坏了、下水道堵了,都能焦虑半天。哪怕通过努力,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也仍然很难轻松片刻,去享受生活,而是继续为未来是否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而担心。

  这两个例子看起来一个是缺乏合适的人生目标,一个是无法放下焦虑、享受生活,其实都是心理内卷化的表现。

02

心理内卷化的根源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在心理内卷化的陷阱中苦苦挣扎呢?借用马斯洛心理需求层次理论的术语来讲,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状态更偏向于匮乏型,而非成长型。

  因为匮乏型心理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状态:被动地应对生活,只想去解决现有的问题,受困于现有的资源和技术之中,只想维持现状,所以不断被消极情绪内耗,陷入心理内卷化的困境之中。

  就比如,对焦虑的人来说,他关注的始终是生活中一件件烦心事,而不是想办法让自己跳出这种心理困境,打破焦虑的死循环。

  再比如,对于表面上已经是人生赢家,内心却还无比空虚的人来说,他关注的是在现有的生活状态中不断追加投入,不断追求更多的财富,用金钱来填满自己,而不是想办法去探索更多、更深的领域,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相反,成长型心理的人就能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主动应对生活,探索未知,挖掘自身潜能去体验、去创造、去迎接挑战。不断拓宽生活的广度,开辟新的维度,在心理资源和技术上不断让自己进步。

  匮乏型心理和成长型心理的形成,又跟一个人所处的先天和后天的环境有关。

  我们在课程一开始就提到,人的心理受到三个层面的影响:

  一是生物基因层面,几十万年来环境的塑造,让我们能最好地适应了人类进化最关键的狩猎-采集时代;

  二是文化基因层面,几千年来文化的积累,让我们的祖先更好地适应当时的社会;

  三是我们自己的性格基因层面,它曾经帮我们更好地适应弱小的幼年时期。

  这三种基因,既有保全、生存的一面,也有发展、成长的一面。

  生物基因给了我们恐惧、仇恨、嫉妒这些负面情绪,但也给了我们喜悦、敬畏和爱的正面情绪;

  文化基因教给我们面子、歧视、服从这些策略,也给了我们友爱、创造、意义这些目标;

  性格基因可能让我们对人际关系紧张、排斥、害怕,也可能让我们对别人关爱、感恩、互助。

  受三种基因的影响,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既有匮乏型心理的成分,也有成长型心理的成分。其中,匮乏型心理更容易抢占大脑的注意力,它们总在我们耳边不停地窃窃私语:不好,注意安全,很危险,保全自己是第一位的。

  那么,在匮乏型心理和成长型心理中,你更可能偏向哪一种呢?主要取决于这三种基因所应对的环境是更安全,还是更危险。

  如果影响你的三种基因,是在比较危险的环境里形成的,那你就更可能形成匮乏型心理。比如你的祖先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你的文化里贵贱分明、贫富悬殊,你长期生活在人情冷漠的环境里,那么,你会更希望逃避这些让你痛苦的因素,更可能继承那些焦虑的生物基因,形成急功近利、追求物质的性格。

  反过来,如果影响你的三大基因,是在比较安全的环境里形成的,你更可能发展出成长型心理。比如,你和你的祖先长期生活在丰衣足食、人际友爱、社会稳定的环境,那么你更可能继承到那些乐观的生物基因,受到那些注重社会贡献的文化基因影响,形成关爱别人、探索好奇的性格。

03

心理升级是21世纪的必须

  也许你曾经受到负面的环境影响,以至于你现在更多地形成了匮乏型心理,陷入了心理内卷化的困境。

  这并不是你的错,因为我们的祖先长期生活在危险的环境之下,我们的文化更多是为了协调人们应对艰难的生存条件,我们的父母也大多被他们那个历史时期塑造成了安全第一的性格,因此也会用匮乏型的方式来抚养我们,使我们被迫在童年时采取了匮乏型的应对策略。

  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了,作为一个21世纪的成年人,我们应该朝成长型心理的方向进化,摆脱心理内卷化的困境,实现心理升级。

  首先,虽然匮乏型心理和成长型心理各有用处,但成长型心理能够达到的境界,是匮乏型所无法企及的。

  匮乏型心理旨在帮助我们逃避痛苦,在它的帮助下,我们能达到的最佳状态是解除危险、如释重负;而成长型心理旨在追求满足,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正面情绪。比如,当你在一场酣畅淋漓的巅峰体验之后,或者在灵机一动有了新创意的顿悟时刻,这种充实、满足而有意义的感觉,几乎没有言语能够形容。

  其次,我想强调的是,心理升级也是新时代的要求和必须。

  假如我出生于 19 世纪的农村,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那么,受时代和环境的限制,对当时的我或整个家庭来说,让我接受教育无疑是一个豪赌,回报的期望值非常低。为了生存,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守着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更靠谱。

  在广度和深度都被限制住了的情况下,环境条件僵化了,一个人所能采取的最好的策略,就是复制前人的成功经验。

  但是,如果广度和深度可以突破,环境条件急剧改变,就比如现在,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资源,也得到了更好的学习机会,那么升级才是更好的策略。

  在人工智能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简单重复的工作即将消失,留给人类的,要么是在福利制度下混吃等死,要么是需要高度创造力和人际情感的工作,而后者,是成长型心理更擅长的。

  从精神世界的层面上讲更是如此。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进一步加大人们在心理上的贫富差距。财富越来越多、信息流通越来越快、生活越来越方便,心理匮乏的人会过度沉溺于这些丰富的刺激,被越要越多的欲望所吞噬,而拥有成长型心理的人能在这些因素的支持之下,人生过得越来越充实。

  好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安全已经不是问题,你完全可以选择摆脱原来基因的保护功能,去发展成长、提升、探索和贡献的心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破除心理内卷化,进行心理升级,一切都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你可能会觉得,我好像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面对工作、房贷、生活、孩子的压力,实在没有安全感,没法心理升级啊。

  但你真的没有安全感吗?我们的基本生活条件比起上一代人来,已经超级安全了。你之所以觉得还不够安全,往往是因为跟别人攀比的结果。

  外界灌输给你的安全线,其实早已超过了必要的范畴。这样的安全感是典型的心理内卷化陷阱,无论你怎么努力,达到那个安全线后,没过几天,你又会重新感到不安全,因为它只能暂时平复你的不安,你必须依靠努力冲往下一个标准来缓解。这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恶性循环。

  也正是为了对抗这种错误的文化基因,我们才更需要心理升级,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成长型心理的充实满足之上。

04

摆脱困境,实现心理升级

  说了那么多,究竟怎样打破内卷化陷阱,实现心理升级呢?简单来说,就是破除内卷化的两个前提条件,寻找新的资源和技术,往广度和深度发展。

  就好像在农业社会的扩张时间,我们的祖先开疆辟土,砍树为田,开山为田,填湖为田,扩大了广度,收益自然提升;或者是加大了深度,有新的技术竞相出现,用铁犁代替木铲,用水利代替人力灌溉,用化肥代替农家肥,用改良过的种子代替收益不高的种子,等等。这时候,你不需要拼命从一块土地上榨取最后的价值,而是可以开拓出新的疆界。

  怎么打破心理内卷化的困境呢?关键在于主动打破心理固有的限制,不断拓宽资源、提升技能,看到一个更广和更深的可能。

  内卷化的英文是involution,in 表示向内,volution表示旋转,内卷化就是在向内无限地旋转下去。但是,如果向外旋转呢?那就是evolution,因为e这个前缀就表示向外,而evolution这个词,熟悉英语的朋友都知道,表示进化。

  内卷化的反面就是进化,因为内卷化的推动力,正好与进化相反。在广度和深度都被限制住了的情况下,环境条件僵化了,那么一个人所能采取的最好的策略,就是复制前人的成功经验。但是,如果广度和深度可以突破,环境条件急剧改变,那么进化就是更好的策略,墨守成规只会让你被时代抛下。

  回过头来看,在这门课程里,我从认知层面开始,从价值观、动机、情绪、人格等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入手,虽然好像讲了很多内容,但其实核心内容只有一条,就是希望你能打破心理内卷化的陷阱,走上心理进化的道路,帮助你由匮乏型心理升级为成长型心理。

  比如,把你的需求从匮乏需求,升级为成长需求。去提升你的思维模式,去体会巅峰体验,去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再比如,把你的人生状态,从占有升级为经历,主动追求更丰富的经历,把人生活成无数个瞬间所组成的动词,而不仅仅是一个可以用来比较的名词。

  还有帮助你把价值观,从服从、安全、物质这些自我保护型价值观,升级为自主、探索、仁爱和超越这些成长型价值观,重视你自身以及外界的完善和提升。

  把你的动机,从受控动机,升级为自主动机。你做出的每个决定,不再是为了外界的奖励、别人的羡慕,或者逃避外界的惩罚、别人的鄙视,而是为了自己内心价值观的认同、人生意义,以及兴趣爱好和精神享受。

  把你的目标,从逃避型升级为追求型,你做一件事情,不是为了能够逃避痛苦,只有做成了这件事情才能让你免于糟糕的后果,而是为了能够得到幸福,当你做成了这件事情之后,你能感到充实、满足和意义。

  把你和别人的关系,从「我和他」升级为「我和你」,这段关系,不是你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你不是为了别人能给你带来的好处来跟他交往,你和他的互动本身,就是目的。

  最后,是把你的自我观念,从实体观升级为过程观。你的自我不是固定的,不是与生俱来、先天注定的,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你随时都可以经过努力,让你的自我变得更加美好。

  当然,就算你的心理升级为成长型,也不意味着你从此一帆风顺、走上了人生赢家的道路。不是的,你听完这门课,并不会就自动的变得幸福起来,人生也不会自动的就变得美好起来。你依然会历经艰难困苦,也依然要面对这个世界该有的自私冷漠。这个世界从来都是那个模样,可你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自己。

  在成长型心理下,这些艰难困苦,不再是人生的痛苦,而是你提升的机会。因为归根到底,你的心理,就像我在「占有和经历」那一讲里举的爱情、人生一样,不是个名词,而是个动词。

  重要的不再是你感受到的到底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而是你在感受这个动作。你也会有焦虑、抑郁或者空虚、后悔的时刻,但是这些心理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你人生值得度过的原因。

  最后,我想把一首歌送给你。这是我前年在清华大学上课时,给学生写的一首歌,叫做《愿你历尽风霜》。在这里,我也希望把这首歌送给你们所有人,祝愿你们在生活的风霜下,不断成长,心花怒放。■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