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叔本华说:坏书是灵魂的毒药,读得越少越好,而好书则多多益善。一般人通常只读最新的出版物,而不读各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品,所以作家也就拘囿在流行思潮的小范围中,时代也就在自己的泥泞中越陷越深了。不读坏书,是读好书的一个条件:因为人生短促,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文丨阳志平
 
我推崇的读书方法叫做「冷读热读」,是一种大众时代的小众读书法。我之前的文章「读书八字诀」、「读书九问」与「读书与心智」,已经详细介绍。
 
这种方法,最重要的是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半学修心半读书。今天更多谈谈读书的常见误区。大家可以先思考三个问题:
 
1)你是否不看任何人推荐的书单或推荐图书?
 
2)你是否写过上千张读书卡片?
 
3)如果没有任何人给你反馈,你如何判断一本书的好坏?以及坚持读写?
 
Part 1.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生成大于管理。知识管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生成任意一个领域知识体系的能力。
 
Q1:为什么要读难书?
 
答:你可以把书分为坏书、可用的书、力作、杰作与神作五类。时人读书多读可用之书与力作,而少读杰作,更不要说神作了。
 
多数畅销书都是可用之书或力作,阅读此类读物,往往在你的舒适区以内。但是,对于一个时代的杰作与神作来说,它往往是反常识的,超出了你当下的阅读舒适区,甚至整个时代的认知边界。
 
比如网络科学领域,你容易理解「弱联系」,但是你不容易理解「三元组」、「结构洞」;你容易秒懂 KOL (程度中心性高的人),但是你不容易理解八卦传播者(亲近中心性高的人)、跨界者(居间中心性高的人)与灰衣主教(特征向量中心性高的人)。
 
认知科学领域,你容易理解「刻意练习」或「具身认知」,但是你并不容易理解「贝叶斯认知」。再举个例子,在儿童心理学中,你容易理解「延迟满足」,但是你并不容易理解 「一阶意向性」与「二阶意向性」。
 
这些概念你在阅读舒适区中很难碰到,实质上却深深影响着你看世界的视角,因为它们是最源头的高阶模型。
 
什么样的模型能称之为高阶模型?
 
一者是支撑一个新学科诞生的术语体系,如「隐喻」之于认知语言学;
 
一者是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目前公认的巅峰之作,如「大五人格模型」之于人格心理学;
 
一者是学科范式转型的承上启下之作,如「工作记忆」之于认知科学;一者是连接不同学科的桥梁,如「有限理性」之于认知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最重要的高阶模型数量在两千到两万个之间。芒格曾经整理了 200 多个高阶模型,你消化 100 个,多数时候可以理性地过完一生。
 
Q2:如何提高生成知识体系的效率?
 
问:大多数人阅读时是刚开始没有体系,只是遇到问题后才会去搜索,然后找到了许多书单,由于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只能一本本摸索着读,读了后,才知道适不适合。经常重复这个过程。如何提高生成自己知识体系的效率?
 
答:你需要从最源头的入手,向历史学家学习,整理各个领域的知识谱系图。 人类往往高估一个时代牛人的数量,站在 100-1000-10000 年尺度,能够被历史记住的牛人超出你想象的少。
 
拿阳明心学举例,你会发现,当代推崇阳明的是杜维明;近代是梁启超;再往上是刘宗周。问题来了,刘宗周早年不喜阳明之学,为什么?阳明又不喜朱子,为什么?朱子又是从哪里来的?
 
层层递推,你会发现,读懂儒家阳明心学脉络,孔孟——朱熹——王阳明——刘宗周——梁启超——杜维明,这条线一路下来。
 
反之,如果你总是依赖别人推荐的书单或图书,没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那么,你建立的知识体系极有可能是碎片的、不完整的与易备摧残。
 
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往往说的就是此类情况,因为你读的书太零碎啦!你建立的知识体系好比空中楼阁,海市蜃楼,风中浮萍。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更好的知识体系摧残得一塌糊涂。
 
一般来说,学习任意一个领域,你可以一上来就思考怎样写一本这个领域的书。因为抽象知识的最佳结构是树形结构,同时兼容广度与深度。书最符合知识的树形结构,通过写书输出倒逼输入来掌握知识框架。
 
一旦你习惯了无需依赖任何人开的书单,任何人推荐的图书,借助第三方客观数据或师法历史与大自然,在一个领域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那么,你未来就更容易在更多领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Q3:怎样理解「鲜活证据」?
 
答:什么是鲜活证据?鲜活证据是指那些你不知道或者整个社会不知道的证据,它往往是「反常识」的。一旦说出来后,能给你或者同时代的人留下鲜活印象。
 
比如地球是圆的,这是现代人都知道的常识,但远古人不知道。假如你穿越回古代,你用鲜活证据表明地球是圆的,那你就跨越了古人的认知边界。
 
高阶模型往往带来了高层次的鲜活证据,扩展你的认知边界,就好比用一个小小的实验向古人证明地球是圆的。一个学科的创始人为什么能建立一个新学科,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大量鲜活证据,证明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知识体系。
 
反之,大脑爱自我辩护。一般人阅读,更习惯在舒适区工作,以及去寻找那些能证明自己的观点。虽然今天是一个强科学主义时代,但不少人缺的依然是「科学思维」,太民科太民哲太鸡血是通病。
 
所谓「科学思维」,是指你掌握了「定义-假设-质疑」的系列方法论。撰写「术语卡」,思考每个高阶模型是如何定义的,内置了什么假设,其他学者是如何质疑它的,这是生成知识体系的第一步。
 
Part 2. 如何选书?
 
源头大于碎片。信息汪洋,你需要站在时间源头,看潺潺溪流,肆意大海。
 
Q4:新人如何选书?
 
问:新人如何选书?看不进书的原因是并不知道它的理论是对是错,而且真正用的时候又感觉用不上。目前出书成本太低,很多人都在出版书。如果单为了提升自己出书,他的书籍价值度比较窄。我如果信任这个人,读了会有帮助,但其他人的书就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答:依赖他人,并不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很难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你要给大脑建立搜索引擎,掌握一套从源头到最新知识的独立判断方法。它可以不依赖任何在世的人。新人选书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提高自己生成知识体系的能力:
 
1)建立阅读分级系统
 
大脑习惯将不同的书当作一回事,其实不然。比如你可以按照智慧程度分为五类:坏书、可用的书、力作、杰作与神作;也可以按照图书性质分为:偏理论观点的、偏证据素材的、偏数学推演的、偏实验结论的;还可以简化为非虚构-虚构两类。
 
一般来说,在阅读非虚构著作时,你需要找一个类似 H指数的客观指标来帮助自己判定图书质量。
 
2)主题学习
 
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时,不带偏好,买下这个领域的二十本以上的书。看目录,好书与好书会相互竞争,留下来的就是要精读的书。
 
Q5:买一堆书,是要买全吗?
 
答:买多少不重要,重要是避免受到他人误导,错过生发内在动机的机会。
 
比如,我要研究王阳明,我会找到所有王阳明的书,按年代排序,一目了然。《传习录》在国内有数十个版本,但这么比较下来,复旦大学吴震老师的版本更好。接下来,买来吴震老师的所有著作。
 
这个过程是我独立完成的,不依赖任何第三方的书评书单。循环往复,你的阅读品味就会慢慢提升,同时还非常有助保护你的内在动机。
 
Q6:如何发现一个新学科?
 
问:普通人并不具备提炼问题的能力,比如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他并不知道会用到「故事」,更不知道「故事」早就是叙事学中非常严肃的主题,如何跨越这个鸿沟?
 
答:的确,这是个很好玩的问题,我连这个学科的存在都不知道,我如何去建构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这就是五大元学科的威力。
 
你可以用二八原则来理解学科。每个时代,有 20% 的学科会诞生 80% 的知识体系;而这 20% 的学科中,又有几个学科格外重要。所谓元学科,学科的学科。
 
为了让大脑更好记忆,你可以将每个时代的元学科,约束在五个以内,这就是「五大元学科」。对于二十一世纪来说,最重要的是 网络科学、认知-神经-心理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与诗学。
 
一旦你一上来,学习的是最源头的知识,那么你不用担心会错过一些新学科的诞生。比如,一旦你深入关注认知科学与诗学,这个领域的交集,诞生了一门新学科,叫做「认知诗学」,它的创始人著作中都会引用叙事学的相关经典研究。
 
Part 3. 如何精读?
 
有限大于无限。学海非无涯,任意一个领域的核心知识是有限集合而非无限集合。
 
Q7:如何精读?读了记不住,怎么办?
 
答:读了记不住两种可能,一种是你对这些概念不太理解,另一种是你投入的认知资源太少,不懂必要难度理论。
 
我习惯将精读称之为「冷读」。冷读可掌握「正反上下,古今中外」八字诀。
 
比如读书正字诀,重视鲜活证据;反,逆向思考,是否可证伪;上下,在不同的空间维度读书与思考,以提高创意;古今,由今联想到古,从历史变化维度来理解问题;中外,即从地域维度来理解问题。(具体可参考我的新书《人生模式》第十七章《怎样将书读得通透》)
 
你还可以利用我在《人生模式》一书中介绍过的高阶思维「元反空」来提高阅读质量:
 
元:二阶操作,作者观点背后的观点是什么、书背后的书是什么;
 
反:它的反面证据是什么;
 
空:跳出系统,其他领域是如何看待的。
 
Q8:读完牛人的读书笔记后,还需要读原书吗?
 
答:牛人的读书笔记有参考价值,可以看看但不值得精读。它不足以包括原书那么多的知识。经典著作,往往揭示了大量「反常识」证据(非虚构)或优秀文本(虚构)。不同时代只用到其中一小部分。
 
如孔孟之学,朱熹推崇「义理」,王阳明推崇「致良知」,刘宗周主张「诚意」与「慎独」。这些都是在引用孔孟的不同方面。
 
为什么鼓励大家直接阅读最源头的经典?绝大多数精英学者都是读了成吨一手论文和经典成长起来的。
 
拿「结构洞」概念举例。当你直接阅读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的《结构洞》一书,你会发现,伯特已经将这种反常识的概念前因后果讲明白了。如何定义,如何寻找证据来验证,该概念面临什么样的质疑,他如何回应质疑。这些一手信息中包含了大量源头的知识。
 
之后的教材、文章等二手信息,会砍掉这些源头的知识,有时候会阻碍你的理解。大脑会抗拒这些跟你原本知识体系冲突的信息,听听就完事了。
 
足够源头的知识,它会反复在不同书籍中重现。比如,你在一本书中读到了某高阶模型的定义;在一本书中读到了某高阶模型的案例;又在一本书中读到了对它的质疑。大脑善于联想与制造因果关系,慢慢地,大脑就会将它们链接在一起,最终你懂了。
 
每个时代,都有一些关于经典的读物,是为书之书。如《西方正典》以及明年出版,由我主编的《开智正典》。如果你的阅读习惯不够好,一上来阅读经典有难度,此时可以找一些关于书的书来过渡,激发阅读兴趣。
 
Q9:先读哪些?再读哪些?
 
答: 选了一堆经典读物,先读哪一本?后读哪一本呢?建议如下:
 
1)先读最薄的书。
 
历史上更能流传下来的书都是薄书。为什么?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是能偷懒就偷懒,不该偷懒的时候还要偷懒。
 
比如儒家经典《论语》与《孟子》,《孟子》共 38125 字,全文十一篇,从 2877 字到 6524 字不等。反之,《论语》的总字数为 15900 字,全文二十篇,从 370 字到 1340 字不等。《孟子》的书比《论语》厚,但结果是《论语》比《孟子》传播的更广。
 
2)先读近一点的书。
 
假设面前两本经典都是五十年前的著作,一本成书于 1910 年;一本成书于 1970 年。那么,就挑离当代近一点的读,先读 1970 年。
 
可以参考阅读桑兵老师主编的《读书法》一书,虽然此书主要谈的是如何培养历史系硕博阅读习惯,收录了众多大儒谈如何读书,但此书的不少观点,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桑兵老师为此书写的序「大众时代的小众读书法」,讲读书方法讲得很通透。比如读阳明心学,与刘宗周相比,你更容易与钱穆梁启超产生共鸣。
 
3)先读文笔优美的书。
 
大脑偏好美,美也是一种生产力。先挑选作者文笔优美的书,如果是译本,也尽量挑选一本译笔优美的书。以认知科学为例,平克文笔比斯坦诺维奇好,那么,如果时间有限,只能先读一个人的,就先读平克的。
 
4)先读历史有定论的书。
 
不要从哗众取宠的作品入手。这些作品因为争议,更容易影响那些知识根基不深的新人。误以为某某学科就是这样了。你一定要先读历史上有公论,能传承文化的那些书,比如进化论读《物种起源》与《自私的基因》。
 
Part 4. 如何写读书卡片?
 
输出大于输入。即使在头脑中想象教别人,也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从学到教,意味着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
 
Q10:如何写卡片?
 
问:关于必要难度的理论,比如看书六小时后再记读书卡片,具体怎么来操作呢?到时候记不起来了,可以翻阅之前的阅读时候划的标记吗?是否这样重新翻阅的过程反而不利于记忆的再提取?
 
答:六个小时之后写读书卡片,刚开始困难是正常的。刚练习这种方法,可以翻阅以前的标记,但适应后,不建议经常翻阅标记。世界是公平的。你输入容易,提取就会困难;反之,你输入略有难度,未来提取就更容易。
 
另外,认知科学的任意一个推论都是有自身的限定条件。六个小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要难度」理论。你需要创设时间的必要难度、地点的必要难度、分散学习的必要难度、测试的必要难度。没必要神话这个时间。否则会出现类似「一万小时定律」的笑话。
 
如果把你的记忆想象成五层结构,当你边听边记,大脑会把很快把你当下听到的扔到更深的第五层。大脑善于自我欺骗,此时,它会给那些记忆碎片下达一个指令:「此知识点,我已经掌握,无需再记忆」。
 
反之,如果你在几个小时后写读书卡片,此时记忆碎片刚刚下降到第二层或第三层,此时,你来使劲回想,就在第二层第三层到第一层之间建立了提取通道;再过一段时间,你又在第四层第五层到第一层之间,再次建立了提取通道。于是,你未来提取就比别人变得容易很多。
 
刚开始的时候,不适应这种方法是正常的,导致常常需要翻阅非常多的原始标记。为了改善这种方法,你可以降低认知负荷:
 
每次输入时,不再以书为单位,而是以章为单位。
 
每次输出时,不再以文章为单位,而是以卡片为单位。
 
大脑爱完形,一旦你以书为阅读单位,那么大脑会觉得「此书我已读过」;反之,你以章为阅读单位,当你读完一章之后,大脑依然会在后台默默工作,去思考这一章之外的其它章节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同样,卡片也是如此,又能降低认知负荷;还能提高信息密度。更具体的参见我的老文:纳博科夫的卡片。
 
Q11:写卡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我已经提到了术语卡、人名卡、反常识卡、金句卡、行动卡、技巧卡、任意卡。其中重要的是反常识卡、术语卡、人名卡。在撰写这些卡片时,你需要格外注意:
 
1)时间线索
 
比如撰写「人名卡」,你需要注意他哪个时代出生的人物,又如撰写「术语卡」,你需要注意这个理论诞生的时间。
 
一旦你意识到多元智能理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认知神经科学是上个八九十年代诞生的。基于学科产生的时间,你就不会盲目地去推崇多元智能了。它毕竟是在认知神经科学诞生之前的假设。
 
2)一手出处
 
你需要找到最原始的论文或者资料,知道是谁第一个提出这个术语,比如「元认知」、「自主心智」、「心智程序」等是谁提出来的,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就会增强你的独立思考能力。
 
3)反常识证据
 
每个时代的「常识」都是帮助人类降低认知负荷,提高社会运转效率,但是恰恰是这些「常识」也妨碍了你的认知。因此,你需要时不时借助鲜活证据来拓展认知边界。
 
假设你是一名古人,你能明白如何通过当时的一些实验证据来证明地球是圆的,那么你就是一个时代的杰出英才。
 
Q12:知识如何用到工作中?
 
问:越源头的知识体系越感觉难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答:在刚开始的时候,这是正常的。因为源头的知识体系,理解起来会有难度。它往往不在人们学习舒适区以内。所以你需要借助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从不同侧面来掌握这些源头的知识。
 
以认知偏差为例。芒格用传记与演讲形式讲认知偏差;卡尼曼的《快思慢想》以科普散文形式谈论认知偏差;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则偏学术论文体裁,他的《机器人叛乱》又偏隐喻。
 
一旦你借助不同体裁,从不同角度主题学习认知偏差,当你有一天,突然顿悟了或者产生心流了,那时往往意味着「认知偏差」开始固化为你的既有知识体系。
 
再举个例子。有无数增进人们心智能力的科学概念,普通人最应掌握的是什么?双盲实验。《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回答道。
 
他甚至认为,你只需要理解其原则,领悟到为什么有必要这么做,就能感受到其优美。如果每个学校都教学生做,那么会提高五方面认知能力。
 
为什么道金斯说,只要你理解双盲实验的原则,就能改善认知能力呢?因为它可以让你在头脑中进行不同方向的思想实验。
 
人类往往只习惯朝一个方向进行思考。双盲实验却不断提醒你要朝不同方向思考,注重「样本」、「对照组」与「基础概率」,避免「主观偏见」、「随机效应」、「安慰剂效应」等等。一旦养成「双盲实验」的习惯,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头脑中干掉很多「认知偏差」。
 
一旦明白「双盲实验」改善人们认知能力的本质之后,那么,你可以顺着知识体系,引出下一个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思想实验,能够改善你的思维品质?
 
这就是另一位认知科学家丹尼特 2013 年出版的新作《直觉泵》(Intuition Pumps and Other Tools for Thinking)。在这本书中,他总结了 77 个思想工具。
 
结束语
 
生成大于管理,掌握生成任意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的能力大于知识管理;
 
源头大于碎片,你需要从知识的源头入手;
 
有限大于无限,任意一个领域的核心知识是有限集合而非无限集合,你需要精读那些承载核心知识的杰作与神作;
 
输出大于输入,坚持长时间刻意练习输出,写卡片时注重整理时间线索、一手出处与反常识证据。
 
信息汪洋,泛舟溯流,追寻源头,取一瓢饮酣畅淋漓。祝你成功抵达彼岸。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智工具箱」,已获原作者授权。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