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很重要,这可以让我们聚焦人生目标,找到行动方向。但是我们并不不擅长做规划,甚至不知从何下手。开智学堂黄扬名老师说,「其实并不是帮未来做规划特别难,而是帮陌生的事情做规划很难」,那应该怎么做呢?
 
作者丨黄扬名
 
我曾让发展心理学的修课学生写过一份作业,谈自己的人生规划,不少同学反应说:「老师,这很难写,我又不想结婚,那有什么好写的?」
 
老实说,这真的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从小的养成,并没有太多机会自己做决定,或应该说做一些很跳出框架的决定,有些人甚至没有权力决定自己想要念什么样的高中、大学。
 
为什么帮未来做规划这么难?
 
其实并不是帮未来做规划特别难,而是帮陌生的事情做规划很难。如果你已经去日本自助旅行很多次,你还要规划明年的日本自助旅行,虽然同样是未来的事件,你肯定不会觉得太有难度。除非,这次你的自助旅行有一些不同以往的规划,例如到了一个大众运输比较不方便的城市。
 
在进入大学以前,我觉得跨年龄之间的交流是很少的,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会是很模糊的,也会感到相当的不安。
 
在进入大学之后,不论是学业上或是课外事务上,通常都会有学长、学姐会跟学弟妹交流,通常有了这些经验传承,他们也比较不会太茫然。虽然,很多时候我觉得学长学姐都教一些不好的东西给学弟妹,例如哪些老师的课不点名,或是会提早下课之类的。
 
我自己在大学阶段,有两件重要的事情,都受到社团学长很多的帮忙。
 
第一件事情就是关于要不要转学,在大一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不想继续念生命科学系,有想要转学。
 
当时社团的学长姐就说,其实大学一下就过去了,可以等研究所的时候再转换跑道就好了。后来,一方面是懒惰,一方面也是考虑了学长姐说的事情,就安分的把大学念完。
 
第二件事情是我刚开始在担任社长的时候,不擅长叫别人做事情,因为不太会叫别人做事情,另外自己做事情有点高标准,很担心别人没办法达到标准,所以干脆自己做(自律者上身)。
 
但很显然一个社团是不能这样运作的,运行接近半个学期后,我被学长教育了一番,后来有蛮大的好转。整个社团的气氛,更是在成功举行一场大型活动后,有很大的转变,对我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
 
但是,这类的经验传承,也就是跟自己差一两岁的人来进行交流,他们能够给予的刺激毕竟是有限度的,也很难帮助学生做长期的规划。
 
若你很幸运,可以有比自己大上十岁或更多的朋友,那么你会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们对于你做长期的人生规划会有更多实质的建议。
 
找到比自己有经验的导师就足够了吗?
 
如果你找到的导师刚好是你希望自己能够变成的样子,而且这个导师很擅长分享,也很愿意跟你分享,那我会觉得你掌握了八成的未来规划。剩下的两成就是一些时代变迁的转变,以及一些不可预期的突发状况了。
 
若可能的话,这个导师最好不要跟你有血缘关系,我认为一旦亲情这件事情介入,很多事情都可能不会那么客观。毕竟,你可能会因为对这位导师的其他情愫,而影响了你是否会愿意接受他给的建议。
 
外人看到我,会觉得我继承了父母的志业,也投入高等教育。但仔细去看,会发现其实我和父亲或母亲身为一个高等教育从业人员,本质上是非常不同的。
 
家父是一位研究绩优教授,每年发表的论文都可以结集成一本很厚的册子;家母则是一位勤奋的讲师,教学、改作业是她工作的大部分。所以,面对要不要升等这样的议题,就有一些小小的家庭革命。
 
只是有点无奈,很多时候即使有一个很能够给建议的导师,我们还是会有点犹豫,觉得我应该自己闯一闯,或许自己的未来会有所不同。
 
面对这一点,我自己的经验是,年轻的时候确实会比较不愿意采纳别人的建议,觉得自己可以试试看;年纪越大,似乎越来越不擅于冒险,会选择打安全牌,这个时候有个愿意给建议的导师就非常重要了。
 
找到未来才是关键
 
其实帮自己未来做规划,最关键的问题是你要知道自己期待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那好的导师要怎么帮助你呢?
 
前几天有学生说希望自己 40 岁的时候要赚到 3500 万,然后自己一算就发现一年要赚 200 万,觉得很拿达成。我就打趣的说,如果 3500 万是个目标,那嫁入豪门或是投资是比较实际的做法,不太可能单纯靠死薪水来达标。
 
3500 万的未来规划乍看有点荒谬,但这比起没有方向,是相对比较好的。你想过这件事情了吗?
 
在大学时期,我做过一次未来探索咨商,咨商师请我想一个三十几岁的日子,我讲的内容都是很放松的,后来才意识到,我很像应该讲自己对未来日常生活的描绘,而不是度假的样子。总之,那场咨商比较比较没有指引的效果,哈……
 
如果帮自己的未来规划太困难,那么试试找一个 role model,先从模仿他的样貌开始吧!
 
本文转载自Zine专栏「黄扬名」,https://zine.la/@黃揚名,已获原作者授权。
 
黄扬名是英国约克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辅仁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安人心智认知与情绪实验室负责人,热衷于科普推广(心理学、育儿、银发族),也喜欢把心理学融入生活改善使用者经验。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