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开启职业生涯序章,锻炼受益一生的工作习惯——安人心智集团旗下的开智公司实习生招募开始啦!我们正在招募课程运营实习生 2 名,简历直投:hrbj@openmindclub.com,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刻了解详情。

我有一份名单,叫做「高潜力人才清单」,它上面记录了一些颇有才华的年轻人。这批年轻人往往是内在动机驱动,未来必成大器,当下由于种种原因,安人心智集团没有匹配这批青年才俊的项目。昨天中午,就在同事的引荐下,与一位名单上的高潜力人才共进午餐。席间,聊到年轻人如何快速成长。同事将我的零碎观点整理成「新人七法」。我校订后发出。

1. 忘掉组织吧

年轻人在职业生涯发展早期,容易纠结组织内部的各类关系,但一个人成长的高度要看向这个世界展现了什么作品,而不在于组织内部关系等等。如果整理你的时间优先级,永远是,

  • 对外 > 对内;

  • 用户/客户 > 同事;

  • 价值创造 > 价值评估/价值分配。

极端点,你可以放弃任何公司内部协调事宜,比如拒绝参加任何低效会议,专注于价值创造。组织是平台,也是枷锁;是资源,也是樊笼。当你从入职安人心智第一天开始,就应该习惯与众不同,独立思考,创造价值,那么,未来始终会是组织离不开你,而非你离不开组织。

2. 找到心智定位

职业生涯发展早期,结合自己的优势与技能点,求解一个自己赋予他人的心智定位。这会让你有很多独特的机会。这个定位与名片上印的头衔并非一回事,也并非个人品牌,它是超越你的职业身份,多个职业身份交错而成。

比如,从我入行的第一天开始,就以心智黑客著称,在当时的管理咨询公司,是最懂计算机编程的心理学家。从此,获得了大量机会。团队第一个 eHR 项目,我上;购买第一台服务器,我上;设计与开发第一个计算机化人才测评项目,依然是我上。

3. 学会小题大做

刚入行的你,永远半懂不懂,永远欠缺资源,公司给你的活永远是简单而不充分的。

学会「小题大做」,会让你把工作变得有意思,同时走得更快。接到任务,多想想假如把它做得更难更复杂是什么样子,任务瞬间变得有挑战。久而久之,你思考的层次和其他人永远不在一个层面,接触的信息源也和别人不一样。

举个例子,当年我刚毕业时,做一个竞争情报项目。老板与客户交付的任务非常简单,是做一家世界五百强外企在中国同行的专利申请情况的报告。同事们习惯用老方法来做,而我当时采取「小题大做」的手法,从专利上升为竞争情报,花费了大量时间去理解竞争情报系统搭建的原则、业界最佳实践及配套软件。最终,从知识源头上,找到了不少先进的竞争情报调研软件,大大提高了调研效率。

4. 用作品说话

依然是上面这个例子。当时我将那个竞争情报项目的思考,整理成系列文章,发表在一些专业社群上,得到了这个领域从业者的关注。十五年后,在互联网上检索,依然能找到痕迹,比如有学者在《竞争情报与人际网络研究述评》中如此介绍我: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经济科学实验室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中,用信息技术模拟人,丁浩和杨小平开发了支持人工生命建模的面向对象模拟平台 SWARM,并借用这个平台模拟了网络结点的相互作用关究队伍以外,中国还出现了民间研究组织,比如京湘科技心理学研究中心,形成了以阳志平、时勘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如《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等学术著作。

只是这位学者搞错了,他提到的这篇论文与竞争情报没有丝毫关系,它只是我大三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而已。京湘科技心理学研究中心也只是当时自己大学期间创办的一个临时性虚拟组织。

不断地将不涉及机密的信息整理成作品。一来,可以建构外界的认同;再者,这些记录留存下来,会让你日后反思时,更清楚的看到自己当年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随着年岁增长,做过的项目大多会遗忘,可是自己写下的文章、留下的资料会让你想起来。

5. 挑战大项目

你创造的价值越大,那么收益自然越大。人类大脑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喜欢比较同一量级的细节,比如新手在职业生涯早期,非常关心自己的薪资是 7k 还是 9k,这个重要吗?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四舍五入,从关心同一量级的细节转为关心不同量级之间的差异。

比自己的薪资是 7k 还是 9k 更重要的问题是,你做的项目是十万级还是百万级还是千万级?同样是以文字谋生,当时我大学期间在广告公司兼职,每篇文字的量级是数千元不等。一旦毕业后,切换到管理咨询公司场景,那么每个项目的量级变为百万级甚至千万级了。量级的差异比同一量级的细节更重要。

无论你现在做的项目是什么,你都可以将手头的项目简单地划分为如下:

A. 亿级;
B. 千万级;
C. 百万级;
D. 十万级。

在职业生涯早期,重要的事情是,你能否通过当下的项目成长起来,跃迁到更大量级的项目,成为新项目的主导者?

6.设定两年效应

管理咨询业有个两年定律,不提拔则走人。这一点,同样可以推而广之。想想两年内你想实现的目标。比如我刚工作时,是希望自己成为战略和人力资源领域顶尖的管理咨询师。甚至更希望自己成为任职公司公认的咨询师的咨询师。当大家碰到智力难题,第一反应是来找我。

假设两年内自己要成为最优秀的咨询师,那么这段时间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都要摸透,至少管理咨询历史得掌握吧;战略与人力资源的经典读物得写过读书笔记吧;战略与人力资源的各大模块,得摸透吧,每个模块得有实践项目吧。

如此一来,该见什么人,不该见什么人;该做什么项目,不该做什么;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一目了然。显然,原创管理大师大于团队内部同事;轮岗大于专精;经典读物大于畅销书。

越认同你的职业身份,你越容易走得快。你的时间利用率会比别人高很多,知道自己两年后想做到什么,就容易判断平时的时间该如何花费。如此一来,职业生涯容易实现良性循环,声誉、收入增加,体力活越来越少,慢慢地,工作重心逐步朝关键决策者、领导者倾斜。

如果刚入职的两年,找不到目标怎么办?正常。重要的不是找对一个完美目标,而是这么去思考。通过选择一个点,来提高你的时间利用率。你选定的领域里,成功的例子要看吧,经典著作要读吧,项目要挑难的做吧,技能点要补全吧,读书笔记心得该写要写吧。两年后,再换个职业太正常了,这正是德鲁克的做法:

供职的那家报社下午出版。我们早上 6 点开始工作,下午 2:15 出版,于是我迫使自己在下午和晚上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社会和法律机构的历史、普通史、金融,等等。就这样,我慢慢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我现在仍然坚持这个习惯,每隔三四年我就会选择一个新的领域,例如统计学、中世纪史、日本艺术、经济学,等等。三年的学习当然不足以让我掌握一个领域,但足以让我对它有所了解。因此,在 60 多年的时间里,我不断地学习,每次学习一个领域。这不仅让我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迫使我去了解新的学科、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我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它们的假设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7. 提高理性思维

虽然今天是一个强科学主义时代,但多数人最缺的依然是「科学训练」,太民科太民哲太鸡血是通病。即使有的同学受过 Phd 训练,但是跟科学素养是两回事。科学素养具体表现是善于独立思维,知道定义 - 验证 - 质疑这套方法论,知道怎么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还有知道怎么查找相应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思想。

中国民科实在太多了,多到惨不忍睹地步。无论外界如何妖魔乱舞,你都可以将自己的每两年职业经历,想象成攻读一个硕士学位。入职三个月想好自己的开题报告,两年内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社会大学与纯粹学院派不一样的是,不是我要学什么,而是我要创造什么。

当你入职第一天,你就应该以终为始,去思考,我的开题报告是什么?我的结业论文是什么?我的职业经历,如何改变了自己的认知边界,又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不一样?

趁年轻,去做更难一点的事,开智招募实习生啦!

招募岗位:课程运营实习生(2人)
工作地点:北京五道口附近
简历直投: hrbj@openmindclub.com

长按二维码即刻了解详情

原文,查看岗位具体要求,期待你的加入。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