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学习与工作是分开的吗?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请看丁健老师如何将偏实践的公司事务与偏理论个人学思交织一起,激发新颖概念,推进创意讨论,提出创新构思。本文为上篇。

每当开春,我和同事们会投入一些精力研发新产品。从一月到现在,我的个人学思活动也异常活跃。公司的产品开发偏向实践,我的个人学思活动偏向理论。有趣的是,过去这段时间,公司事务和个人学思交织在一起,理论和实践水乳交融(附注1)。

我在理论层面的探究在公司产品开发讨论中引导出新创意,推进创意讨论的迭代,提升新产品开发创意的深度和广度。

我在这段时间也和公司之外的友人讨论一些理论议题,激发出一些新颖的概念,这些概念暂时以隐喻的方式存在,不如学者提出的概念那么精确。但是在公司讨论时,这些隐喻性质的概念,却在讨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接引导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新设计模式。

公司产品开发的讨论,反过来也促进了我的个人学思活动的发展。我的理论思考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有时处于很早期感知到新异刺激的朦胧阶段,有时处于以隐喻形式呈现洞察的阶段,有时处于以框架展示的明晰阶段。创造力学者西蒙顿(Dean Keith Simonton)使用「心智元素」作为创造者思考活动的最小单元。当我参与公司的产品开发讨论时,这些不同阶段的「心智元素」就在现场讨论中迸发出来,在推进讨论启发创意的同时,它们也受到检验,它们启发出来的新创意,又返回到我的学思活动中,作为新的心智元素,参与西蒙顿所说的「心智元素组成创造构形」的过程(附注2)。

这些体验让我开始反思过去习得的关于企业知识创新的知识。

知识创造的螺旋

在知识管理领域,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所著的《创造知识的企业》名闻遐迩,他们通过研究日本企业的创新经验,提出了知识创造的螺旋模型。

他们从两个问题开始追问:知识以何种形式呈现?知识在哪里呈现?对于第一个问题,他们沿着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隐形知识/显性知识这对概念(上图中的内隐知识/外显知识)开始,进一步讨论这两种知识形式的转化,内化和外化。对于第二个问题,鉴于讨论的是企业创新,他们将企业的层次作为知识存在的场所,进一步区分为个人层次、群组层次、组织层次和跨组织层次。

上图的框架进一步导出了如下的循环矩阵。不同的场所和不同的知识形式转化方向,组合成了四个象限。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这是群体化;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这是外显化;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这是联结化;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这是内隐化。

 

对知识螺旋的反思

传统的知识论倾向于将知识看成是实体,野中与竹内则倾向于将知识看成是过程。在讨论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这个语境下,他们的立场显然是有道理的。企业创新的本质是为了企业发展,而不是为了全社会的公共知识增长。相比之下,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则是学术创新,指向到全社会的公共知识的增长。将知识创新定位于过程,就使得企业将知识作为内部品在内部进行转化。

美中不足的是,知识创造的螺旋,仅仅局限在企业范畴。它考虑了个体在企业环境中的状态,没有考虑个体在企业环境之外的学思活动。同时,它也没有考虑公共知识如何与企业内部知识的相互转化。换句话说,知识创造的螺旋似乎是将企业的知识创新看成是企业自己的真空中发生,既与个体的学思活动没有关系,也与社会的公共知识没有关系。

此外,如果将知识看成是实体,除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两种知识形式,我们还可以引进知识的层次,例如,元理论>理论>模型>方法>案例,这就是一个知识层级。这些不同层级的知识是分布于参与企业创新的个体的学思活动和企业内部环境。

  • 个体学思

  • 公共知识

  • 知识层级

下文将使用「社会容器」的隐喻来进一步讨论这些议题。

社会容器

去年年底我在《个体认识论图景》中提出了「生命容器」的概念。我以容器隐喻作为个体梳理生命历程中的种种经验的一种手段。近期我将这个概念拓展到「社会容器」这个阶段。个体置身于社会这个大背景中,个体的生命历程发生于家庭、组织、社群、项目等各种社会活动空间场所,我将这些社会活动空间场所命名为社会容器。从个体的视角来看,他们置身其中的社会容器算是他们的生命容器的一部分。从社会的视角来看,社会容器是独立于个体的,它不会因为个体的经验的消失而消失。

由于个体会在某个时间段会置身于多个社会容器中,为了讨论不同的社会容器之间的关系,我绘制了如下的图示。我将此图命名为「容器图景」。这个容器图景的图示,放在今天的语境中,它也可以用来讨论知识创造活动中个体和社会容器的关系。

上图中的三组圆环代表三个社会容器。每个社会容器由实线和虚线两个圆环构成,这两个圆环代表社会容器的两种边界,实线是硬边界,虚线是软边界。硬边界是由物理空间、时间、隐私权限、成员身份等规定,例如一个公司,可以界定出哪些信息应该在公司内部分享,哪些信息不应该在公司外部分享。这个信息分享的边界就是公司的硬边界。软边界则是社会容器的外部活动的辐射范围,它的影响力最远达到哪里。例如一个公司的市场活动可以辐射的范围就是它的软边界,例如消费者、竞争对手都可以处于这个软边界内,不是在硬边界内。

与硬边界和软边界对应的是内域和外域,以及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实线的硬边界里面的是内域,发生的是内部活动,实线之外虚线之内的是外域,发生的是外部活动。

那么,虚线圆环之外,社会容器之外的区域,整个矩形空间的大部分留白是什么呢?我把这个区域叫做公域,就是公共空间,发生的是公共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区分开社会容器的外域和公域,区分开外部空间和公共活动。以领土和海域来做个比喻比较恰当,陆地上的领土容易理解,陆地比邻的那部分海域称为领海是属于某个国家的领土范畴之内的海域,公海则是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共海域。外域和公域的区别,类似于领海和公海的区别。

用内域、外域和公域划分出三种空间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讨论发生于三种空间的活动,存在于三种空间的物品等等,这些在图示上表现为三种颜色的小圆点,红色小圆点是内部活动和内部物品,绿色小圆点是外部活动和外部物品,黑色小圆点是公共活动和公共物品。举一个例子而言,Github.com 是程序员托管程序代码推进编程协作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有不同类型的代码,一种是纯粹个人的作品,一种是个体参与团队项目之后衍生的作品。此外,代码的隐私权限区分为公开的开源代码和私下的私有代码。如果用我们现在的内部物品、外部物品和公共物品来看的话,完全公开的开源代码是公共物品,个体的私有代码和团队的私有代码是内部物品,那么外部物品是哪些呢?加入一个团队设立一个私有的代码项目,参与者是这个团队之外的人,例如开发者,那么这个私有代码项目就是一个外部物品。外部物品可能是公开可见的,也可能是部分可见的。Github.com 案例有些特殊,它的公开的物品都是公共物品。在其他情形下,可见的公开的物品,并不一定是公共物品。

个体、公司、社群

社会容器的形态多种多样,现在让我们探讨三种例子。公司和社群都有承载和容纳多个个体的特征,公司和社群作为社会容器,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难点在于,是否可以把个体作为一个社会容器?如果沿用西蒙顿的看法,我们可以把个体看成是心智元素的载体,因此我们可以说个体也是一个社会容器。如果我们把个体学思看成是一个项目,那么,个体学思也可以算是一个社会容器。下文我们使用个体学思作为讨论术语。

现在我们可以把上述图示中的三个容器看成是并行的个体学思、公司和社群。并行的意思是说个体在某个时间段,同时置身于多个社会容器中。以我自己为例子,我一直以来有自己的学思活动,我在参与一个互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创业公司,我在参与一个讨论认知科学、心理学与创新的微信群。换句话说,我置身于三个社会容器:

  • 个体:个体学思

  • 公司:创业公司

  • 社群:认知科学微信群

每个社会容器都有它的内域和外域,有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有内部品和外部品。个体学思、创业公司和认知科学微信群都有这样的区分,当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时,就呈现出丰富的互动状态。

个体学思的内外划分很容易理解,内部活动是自己的思考和创作,以及与私下学友的交流。我曾经创作了「学习部落」这个术语来描述个体与学友、导师的私下交流这个层次。外部活动则是公开的发表,演讲,我们可以把实践社群、成员众多的微信群、公开的会议等等都看成是外部活动。个体学思的内部品是一些草稿阶段、灵感碎片、未成熟的作品或者已经成熟完善但不愿意公开只是内部使用的内部品。以 2015 年为界,之前我经常通过个人网站、社交媒体公开分享很多我的思考碎片,2015 年之后,我淡化了这些公开的活动,转而探索尝试私下交流,我在 2015 创办【新工作观】微信群,2017 年 1 月关闭这个微信群,在这两年期间,我在这个微信群中分享了大量的我的内部品创作。2017 年到现在,我的个人学思依然持续进行,期间我则通过邮件分享内部品创作给个别友人,进行深度的对话交流。

公司作为一个商业实体,它的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非常清楚。研发创造属于公司内部的高度机密性的东西,这些活动显然是内部活动,它涉及到内部品的创作。稍微宽松一些的话,在设计和开发阶段,企业也会生成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其中一些并不涉及到高度机密的技术诀窍,但是它们对于行业而言又有一定的普及价值。有些公司会将这些知识开源,公开发布,分享给整个行业。例如一些互联网公司,他们会将自己在开发过程中设计的一些开发框架、软件模块等等公开发布成为开源软件,让其他开发者免费使用。有一些公司为了提高内部的开发效率或者运营效率,也会开发一些专门工具,这些专门工具和他们的消费者的需求并不一致,往往是他们的内部品。例如,Facebook.com 给消费者提供的是一个社交网络服务,他们的开发团队开发了很多的内部品,这些内部品是用于提升开发效率和运营效率,这些工具对于他们的消费者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价值。

社群的形态多种多样。如果以微信群为例,有些微信群的组织者会设定比较高的信息保密层级,要求成员不得对外分享群里交流资料,以此鼓励成员分享更多的私人经营、初期的灵感、有商业化潜力的构思、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增加群友的集体智慧,创造共同价值。这种形态的私有社群类似于传统社会的会员制俱乐部。这些私有社群通常也有配套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的社交媒体传播渠道,有些群里分享的内容经过编辑处理,征得群友同意进行隐私处理之后,会公开发布分享给公众。显然,置身于某个社群的微信群里,和阅读它的公众号的文章,这两种体验是不一样的。一种是内部活动,一种是外部活动。

野中和竹内将企业知识创新置于个人层次、群组层次、组织层次和跨组织层次四个层次来看待。如果用社会容器的观点来看,由于个体同时置身于多个社会容器,知识创新是在个体学思、公司和社群多种社会容器之间流动耦合而成。公司这个环境并不是知识创新唯一发生的场所,其他场所发生的知识创新,并不会绝对地隔离于公司。从个体视角来看,个体的知识创新其实就是个体的认识不断发展,不断获得新的有价值的洞察,不断建构新的概念,不断拓展新的视角。个体的知识创新,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于个体肉身中,当个体持续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活动,个体的知识终究将呈现融入到企业的知识创新过程。同理,个体在社群中的活动,也会对个人学思活动和企业创造活动带来一定的间接影响。

以我自己为例,我同时置身于个体学思、创业公司和一个认知科学微信群这三个社会容器,作为一名研发创造者,我从这个三个社会容器中吸取的信息、我的践行活动、其他人对我的反馈,这些交织在一起,推进我的洞察转化。下面讲述近期的一个例子。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创造知识的容器(下)

附注1:组合工作和生命容器

我从 2004 年开始一直践行组合工作的信念,我将自己的事业固定地划分为四个部分:支薪工作、志愿事务、家庭事务、个人学思。去年底我发展出生命容器的概念,组合工作就升华为生命容器。现在用生命容器的观点来看,我过去说的组合工作其实就是四个容器。现在我也不拘泥于一定要将事业活动固定为四个容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不同,对应的生命容器图景也因人而异。

2018 年我在《个体认识论图景》系列文章中分享了我发展的「生命容器」概念。我用「容器」这个隐喻讨论个体认识的时空背景,为了区分于其它人的使用方法,我将这个隐喻命名为「生命容器」,专门用于特指个人生命历程中容纳各种事实的时空场所。在《个体认识论图景(15):有容乃大的生命历程》(https://oliverding.gitbooks.io/iknow/content/15.html)中我用生命容器解读个体的生命历程。

附注2:心智元素和创造组块

创造力研究学者迪安·基思·西蒙顿(Dean Keith Simonton)在《科学天才(Scientific Genius)》中提出了他多年来关于创造力研究的理论框架 chance-configuration theory。

这个理论框架有两个关键词,chance 和 configuration。chance 比较容易理解,翻译成「机会」就好了。configuration 这个词比较麻烦,按照词典显示,它由多个意义:「布局,构造; 配置; [化](分子中原子的)组态,排列; [物]位形,组态。」

西蒙顿花费了一些笔墨来解释为何他选用 configuration 这个词汇:

The crucial requirement, then, is to define configuration. I chose this word advisedly, over the many possible alternatives (schemata, associative fields, constructs, concepts, ideas, matrices, etc.), based on its etymology and common applications.

The root of configuration is a Latin word meaning “to shape after some pattern.” A configuration is thus a conformational or structural arrangement of entities and implies that the relative disposition of these entities is central to the configuraiton’s identity.

In chemistry and physics the relative spatial location of atoms in a molecule is often called a configuration. Likewise in astronomy the characteristic grouping of heavenly bodies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a configuration.

Finally, in psychology and, most particularly, in Gestalt theory, a configuration is a collection of sensations, emotions, motor patterns, and concepts organized in such fashion that the collection operates as a unit in thought and behavior.

从他的斟酌来看,configuration 这个英文单词的拉丁词根的意思是「to shape after some pattern(依据模式而形塑)」。

西蒙顿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选择一个词汇来描述科学创造者的灵感碎片如何联结成一个整体的思考结晶,他所考虑的与 configuration 相似的词汇包括 schemata (图式),associative fields(联结场),constructs(构念),concepts(概念),ideas(创想), matrices(矩阵)等等。在格式塔心理学里,一个configuration 就是感觉、情绪、运动模式和概念等等组织在一起的集合,作为思考和行为的一个单元体。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configuration包括几个特征:

  • 碎片的实体

  • 这些碎片的实体组织在一起

  • 组织在一起之后呈现出自己的样貌

  •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Chance-configuration theory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 Chance permutation of mental elements,

  • The formation of configurations,

  • The communication, social acceptance, and socialcultural preservation of those configurations

西蒙顿将他的理论框架建基在「心智元素(mental elements)」上。心智元素是什么呢?西蒙顿解释说,对于科学创造力来说,心智元素就是一些认知(cognitions of some kind),例如:事实、原则、关系、规则、法律、公式和图像等等。实验室时某个时刻的莫名感受、田野中的某个发现、阅读他人著作时的共鸣和对话讨论时的感受,这些也都是心智元素大家庭的成员。心智元素不必是有意识的,很多时候它是无意识的。Chance permutation of mental elements 说的是在科学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会获得大量的心智元素,并不是所有的心智元素都会留存下来,在特定情境、特定机会时,某些心智元素和其他心智元素结合起来,联结在一起,构成更大的一个小块整体。

某些联结在一起的心智元素构成的小块整体,如果足够稳定,它们就会和更多的同类稳定的小块整体聚合,联结成更大的大块整体。西蒙顿把这个层次的大块整体叫做 Configurations。如果大块整体足够稳定,联结足够合理,那么,它们就会成为「组块(chunk)」。认知心理学家将人类记忆突破生理限制的秘诀归于组块,组块的意思就是把一堆信息压缩成一个整体,你在记忆时记忆这个整体就好了。西蒙顿认为组块好的心智元素大块整体又可以作为一个心智元素,进入上面说的 Chance permutation。如此反复迭代嵌套。

有些大块整体是先验的,也就是说,他们来自科学家个体之外的学术科学传统。有些大块整体是科学家自己依据自身的心智元素逐渐发起来的。大块整体和大块整体之间会经过一些合并组合和自组织过程。在这个组织过程,信息加工效率最好的组织结构是层级结构,这种结构最有利于检索心智元素和预测事件。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科学家的创造成果:新的理论。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将创造组块分享,对外交流,沟通,获得反馈和认同。这个阶段属于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

已获原作者授权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