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认知尺度》一书集合了国内一流的认知科学研究者,从时空尺度、思维尺度、人生尺度,为理解现在、把握未来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那什么是认知?什么是认知科学?开智校友爱文同学的这篇书评从认知科学的前世今生谈起,并从一位普通读者的角度探讨了,科学方法升级和老司机经验谈之间的线在哪里。还想了解更多?一起来看!

1

在搜狗搜索引擎中,你输入「认知」这个词,第一条结果是「认知-搜狗百科」;第二条是「什么是认知?什么是认知科学?」。

「认知」与「认知科学」这两词均是时代的宠儿,前者常与思维、心智等热词并称,占据各类显眼位置。后者更是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开始系统的探索心智的工作机制,决定了人工智能等其他学科的高度。1973 年,美国心理学家朗盖特首次在他的论文中使用认知科学一词。1977 年,《cognitive science》创刊。1979 年,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语言学界的著名学者发起对认知的深入研究,他们在加州成立了认知科学协会,标志着认知科学的诞生。这之后,《cognitive psychology》、《cognition》、《cognitive neuroscience》等知名学术期刊逐渐创刊,认知科学席卷世界。

最后直到 2005 年,认知这个词才进入《现代汉语词典》,渐渐成为我们社会中的热门。这就是认知科学的前世今生。

这中间有一个重大的转折。

1956 年,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把计算机变得更聪明。随后,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和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他们与另一位著名学者约翰·肖(John Cliff Shaw)合作开发了模拟人类认知的启发式程序「逻辑理论家」(Logic Theorist),为认知科学的诞生提供了话语框架。后来认知科学家先驱们就琢磨着, 是不是能够借助于计算机,反过来更好地理解人脑的工作机制。

认知同计算,人脑同系统。出入为符号,思想即程序。离身有心智,血肉如机器。

这三句话就是当初第一代认知科学家信奉的真理。后来认知科学家逐渐感受了计算机与人脑的本质不同,抛弃了计算隐喻,重回人的心智。

很多人都敏锐感到了这会是人类科学前沿,也呼吁大家通过科学的态度学习认知科学。《认知尺度》这本书的主编阳志平在序言中提到:这是我理解的认知升级,从科学出发,掌握更多有助理解世界真相的知识,远离焦虑,逃离功利,求真第一

2

我是一位普通的读者,我站在众人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需要付出很多成本和代价的升级方法。你了解一个学科需要以概念为基础,你需要掌握、吃透核心命题,弄清理论之间的联系,不同年代学者之间的传承,前提还要具备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等知识。虽说没有付出就难有回报,但这种认知升级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还是有难度的。

我会问,科学方法升级和老司机经验谈之间的线在哪里

好在,《认知尺度》是各位作者的演讲稿拼集而成,将自己人生中涉及认知、心智和思维部分的经历故事分享给了我们。各作者虽绝大部分不是学认知科学的,但本身受过严格学术训练,输出东西比老司机之谈天然要更谨慎。

比如,要讲具身认知,最科学的学法是什么呢?你首先要弄明白这是翻译过来的词,原版是「Embodied cognition」,然后你需要去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了确保吃透,你得查 10+ 篇论文,投机取巧一点,你也需要看一篇几千字的文献综述,从情绪、记忆和行为等角度去掌握这个单词,再看这个概念出现的研究情景和未来发展。这种做法的风险是,如果你不是专业的,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没有基础还不一定能看懂。毕竟,没有一定的付出,你想要科学升级,那是谎言。

但是,这本书给你提供了一个节省成本的策略

你可以从科幻作家陈楸帆,如何调整自己过度理性的经历,来获取灵感,改变自己的生活。这类人的经历和老司机之谈的差异在于品味更好,选择的点会更谨慎。再进一步,你还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利用科学来改变自己人生的。

比如,魏坤琳教授通过「元认知」,向你展示了一个终身学习者的技巧,如何从小白到大师?认知科学的知识是如何影响他向学生输出就业观?大脑如何工作等概念和场景。这里多提一句,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条件如有不同,学习的策略也会不同。但是你仍然能从魏坤琳身上学到更多,因为他分享的东西,比老司机经验谈更底层一些。你能用来在不同的场景去调整策略。

与未来对赌,你是战地记者安替;为艰苦的孩子带去未来,你也是公益创始人安猪;游历全国城市,你是独立学者陈虎平; 你从思考宇宙的方式中学会构建自己的图景,你是天体物理学博士郝景芳;卸载自己的认知负担,在工作上变得更加专注,你是科学家黄扬名;通过建立自己的传播方法论,一句话占领心智,你是商业老手李雪淞;经历多次失败再站起来,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产品,你是创业者「四不像」徐毅斐。

小结

《认知尺度》这本书是各位老师这几年分享和演讲的一个集合,或多或少都对我有所启发。要么是自己人生的经历,要么是自己研究的一个角度,要么是自己商业的一个案例。学术,商业,生活均涉及,但你可以看到一个统一的主题:科学是如何改善他们的人生和思维的。我们就不从概念入手,而是从模拟经历他人的故事入手,也能快速获得帮助。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这本书是先有各个讲稿,再集合而成,体系不严谨。假如还有下一次,编书策略反过来会更好的。

每人的路没有一样,不同情景请随心前行,但模式却可以借鉴。有趣的灵魂总有闪耀的地方,感受一下,想一想,这些人对你会有怎样的启发?

《认知尺度》已上市发行,喜欢朋友可以去买一本。

注:本文为《认知尺度》读书笔记,转载自公众号:王爱文,已获原作者授权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