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你惹太太(或女朋友)生气了吗?」 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副教授黄扬名以这个小小的话题展开,并从文化差异、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导致我们沟通不畅、难以理解别人的原因。以下为黄扬名老师在「我是科学家演讲《你今天心情不美丽吗?》的全文。

什么原因造成认知差异?

「你今天心情美丽吗?」问法很优雅,结果却往往是:心情不美丽。

「心情不美丽」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因为堵车,或者因为雾霾……但是,作为心理学人,我想更多的「不美丽」还是来自于人跟人之间的互动。

据说「大猪蹄子」这个词在社交媒体上很火,很多女性在数落男人都不会送合心意的礼物,也不会讲好听的话,或是给自己拍照又拍得很丑——看到最后一条,我要很羞愧地说,我也做过「大猪蹄子」。

太太怀着二宝的时候,我们去东京旅行,走着走着,有一个点刚好可以拍到全貌的晴空塔。太太先帮我拍,拍完之后,她是这样跟我说的:「等一下不用拍到全部,没有关系。」然后我就为她拍了右边那张照片。到了晚上我们一起看照片时,各位可以想见,当时我太太的心情一定非常的不美丽。可是我也很无辜,明明是太太自己说「不用全部拍到」嘛。(顺便奉劝各位女性朋友,真的,对男性讲话一定要很明确,如果你说「没有全部拍到也没关系」,那你可能就会得到这样一张相片。)

其实,我们人跟人之间的互动就是有很多认知差异,导致你可能在沟通互动上有时会心情不太美丽。认知差异有很多种,接下来我主要分享三个方面:由文化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认知差异,由年龄造成的认知差异以及由性别方面造成的认知差异。

文化带来的认知差异

我在英国念书的时候,曾经跟我的指导教授发生了一件不太美丽的事情。你知道,指导教授常常会跟你说,你该做 A,你该做 B。那我就听他的话做了,但是,当我做到自己都觉得快要发达的时候,他突然跟我说,我觉得这个方向不大好,你应该换一个方向。

我当然可以展现中国人的美德忍下来,但是,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就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当中我用了一个字,我说,我觉得你们以前叫我做的东西是一个「crap」 ——不知道大家听起来是什么感觉?我看大家没什么反应。

可是,这个词触动了我的两位指导老师。他们立刻写了一封信,说我们需要谈谈。谈的时候,他们第一句话就问:为什么你要用「crap」 这个词?我才察觉到,原来在他们心目中,「crap」比我们的「一文不值」还要一文不值。我才明白这件事真的是太严重了。不过,我们毕竟都是成年人,所以就用成年人的方式沟通。很幸运,后来这件事有一个好的结果。

在感到愧对两位老先生的同时,我也会去思考: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要事后诸葛一下,因为我找到了一个研究。

这个研究找了会多种语言的被试,让他们评定每个语言中的禁忌词汇,他们的情绪感受是怎样的。结果发现,最早学习的语言当中的禁忌词,会有最强烈的情绪感受。另外,他们也发现,对于一个语言的精熟程度,也会影响,越精熟的,也会越有感(图片没有显示这个结果)

这个研究是这样的:研究者找了一些会说多国语言的人,请他们去看各国语言里面的禁忌词汇,比如「crap」就是英语里面的禁忌词汇。

我们看到,从左边开始的这些长条,最左边是你的母语,越往右边就是你越晚学习的那门外语。如果这个长条越高,表示禁忌词汇引发你情绪感受越强烈。很明显,母语中的禁忌词汇会带给你最强烈的感受——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跟我的指导老师(英国人)对于「crap」这个词有不一样的情绪感受,因为,对他们来说那是母语,对我来说只是我的第一门外语,所以我当然不会像他们那样有如此强烈的感受。

顺便说一下,这个研究者也发现:如果你对这个语言越精熟,你就越能够去掌握语言当中的情绪要素。你看,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我们针对一个词汇可能就会有如此不同的认知和诠释。

年龄造成的认知差异

这是我们家二宝,他完美展现了一个学龄前儿童特有的现象,叫做「语言过度概化」。所谓「过度概化」,就是指,会用同一个名称去指称很多东西,比方说,猫叫做猫,狗他也觉得是猫,可能小老虎他也觉得这是猫。

我家二宝的现象则是:他觉得所有便利店都叫做「全联」。我太太就不知道儿子有这样的状况,所以当二宝跟他说「妈妈你带我去全联买东西」时,她就真的带他去了全联。结果到了便利店后,二宝就生气了,因为这不是他真的想去的地方。但是呢,我有经验。所以,当二宝跟我说,爸比你带我去全联,我就会问他:你是要去那一家「有卖什么什么东西」的全联,还是你要去「在谁谁家附近」的那一间全联?因为我做了 double check,就可以顺利达成他的任务。


这个研究让被试看很多不同罐子的图片,并且请他们说这个是什么东西。我们可以发现五岁的小孩会用比较少的词汇来描述这些罐子,不过八岁以后就和成年人命名的总是没有甚么差异,但是细致的区分还是有所不同的。这显示了,学龄前的孩子,无法用不同的名称来标记物品。

其实,这个现象也并非小孩子所特有。上图这个研究,研究者就针对了不同年龄的人,从 5 岁、8 岁、10 岁、12 岁、14 岁到成年人,都去看这些像罐子的图片。在看完之后,就请这些人为物品做一个命名。图中可以看到,5 岁的孩子命名的种类比较少,大概到 8 岁、10 岁时,命名的项目种类就跟成年人基本没有差异了,表明「语言过度概化」的现象已经不存在了。这个研究可以解释二宝的状况,因为他现在是四岁半,所以还是会有这个现象。

对于老年人,我们也很容易有一些认知上的差异。比如一个蛮常见的情景:你家的爸爸妈妈或是姥爷姥姥,如果你看她走路有一点不稳,就问,妈,我要不要帮你买一个拐杖?当然,通常她会很生气地跟你说:不要。可是,这一个「不要」并不表示她在行走这件事上完全不需要协助,而是「拐杖」等于她在向全世界宣告「我老了,我不行了,所以我用拐杖」。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现在就有很多的创新产品,比方结合雨伞的拐杖。下次,如果你看到晴天里还有老人家提着一把雨伞,就不必觉得奇怪了。

性别不同造成的认知差异

性别上的不同也会造成很多认知上的差异。我曾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太太要来看我,我就跟她说,你可不可以帮我去买淡水的鱼酥,要蓝白鱼的鱼酥。然后她来了,拿给我右边的这包鱼酥,注意看,右边那包鱼酥的左上角,有一个小小的 logo,上面有一条蓝色和白色的鱼——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牌子。

但是我并没有发作,因为太太大老远帮你带了一包鱼酥来,你还嫌弃,根本就是讨骂,所以我就不动声色。这时,太太又说,我那天去的时候,发现隔壁也有卖,所以我也买了一包隔壁那家的。就是右边这张很大的蓝白鱼,这才是我要的蓝白鱼,那我就很开心了。巧的是,当时在场还有另外一对夫妻,那个妻子和我太太的意见一致,也觉得右边的才是蓝白鱼,而那位老公则和我一样,觉得左边才是蓝白鱼。

我太太当时解释说,你自己又没有讲清楚,你只说「蓝白鱼」,我去买的时候,走在街上看到的是这样——如果你走在路上,有两家店,你买哪一家的鱼酥?很可能就会买右边这家的鱼酥,因为招牌上有很清楚看到蓝白鱼,可是左边没有。

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很容易会因为切入角度不同,而带来很多的认知差异。或许你觉得这个跟性别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不,我要告诉大家,性别真的是有影响的

你想想看,当你和男朋友、女朋友或者是老公、老婆吵架的时候,是不是通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局面——太太或者女朋友往往会说,我觉得你态度很差;男生就很冤枉,觉得「我没有做错,你为什么要生气呢?难道态度差你就要生气吗?」这个时候男生要怎么做?太太或女朋友说态度重要,你就要相信她,所以就算你再没有错,也一定要态度非常好,跟她说,亲爱的,我知道我这件事没有错,你觉得这个还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如果你用这样好的态度,日子会非常好过的。

注意,我这么建议,并不是暗示女性不懂道理。只是,这是由性别差异导致的认知差异。因为男性跟女性在面对情绪刺激的时候,大脑处理有很大的不同。看上图你会发现,左边是男生的结果,右边是女生的结果,大家要看的是中间有一个下陷的波谷,红色跟蓝色的线中间的差异,就是被试者看到正向刺激跟负向刺激之间的差异:在女生这边,差异比较大,说明这些情绪性的信息会对她们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且比较持久。所以,当男性跟女性同样在经历一件情绪事件的时候,女性会有比较大的反应,她需要比较久的时间才能够把它合理化,而男性可能马上就合理化了,所以不会把出问题的地方归咎于情绪或态度,而会认为是事情的对错才是真正重要的。

当然,不管是刚刚我分享自己的例子还是这些科学研究,它其实都不一定能够反映各位的状态。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对于外在的世界都有你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我觉得,美好之处在于:即便我们对很多事情是有如此不同的看法,我们却可以彼此了解。比方说,你明明跟朋友讲说你可不可以帮我买可乐,但是他知道你从来不喝可乐而是喜欢喝雪碧,他就忽略你的口误而帮你拿了一罐雪碧,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人要达到这种程度的互动,其实是需要很多的同理的状态,你必须要去了解他在想什么,你们可能要共同经历了很多事情,你才可以成就这样的一个境界。

人不只是计算机

我想,除了我们通过去了解别人,让别人生活更美丽之外,更多人可能也在想:我可不可以当做一个助人者,我可不可以去帮你?

我曾经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上大学时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希望可以用我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是,我慢慢察觉到,很多时候我们去给予的帮助不见得是别人想要的

比如,我在念本科的时候,曾经报名要去育幼院陪孩子念书。因为我的负责陪伴的那个小女孩很乖,我就问她说,下次哥哥要不要偷带什么东西给你?她跟我说,哥哥,你不需要带东西给我,你只要陪我就好了。

她的回答让我深深惭愧。很多时候,我们会以为别人需要什么东西,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可能犯了一个错误:我们把人当作是一个机器一样,去运算它可能需要什么东西

现在人工智能非常火,大家想必也在「双十一」或平常购物时都被推荐了很多东西,你可能也买了很多东西。但是那些真的是你要的吗?不一定。因为当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忘掉了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人之所以为人,其实他真的不是一个计算机而已,他有很多情感要素在里面。如果我们没有把这些考虑进去,那你得到的结果是不完整的,也就没有真正了解这个人。

我很想当一个助人者,但是我发现我可能不适合。不过,后来我找到了我的路,通过科普的方式,我能够让更多人去认识心理的运作是什么样子的,他会知道为什么我会抑郁,可能也会知道为什么我跟我的男朋友女朋友之间常常会有纷争。我觉得,通过做心理学的科普,可以让每一个人更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什么样子,知道自己的好,也知道自己的不好,并练习去接受自己原本样貌,也去了解并接受别人原本的样貌,我觉得这就是最美好的一个状态。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我是科学家 iScientist,每天 7 点 30 分准时带来科学家的科普,欢迎关注。已获转载授权。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