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变化是如此让人着迷,我们都想通过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改变的规律究竟是什么?曾经,中国有一本专门写改变的书叫《易经》,虽贵为中国文化源头,却让人无法下咽、难于操作。如今,在行动科学领域,也有一本奠基性的著作,运用数学清晰地阐明了改变的原理,这本书名就叫《改变》。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开智校友许豆浆同学从中这本书得到了哪些「改变」的启示。

三位临床心理学家,由于身陷治疗者行为系统难以撬动的困局而发,成就此本行动科学的重要著作:

虽急欲扭转情势,但心里总是先浮现两个问题:这一恼人的状况呢为何持续不变?该如何才能改变状况?

即便你我并不坐在心理治疗师面前,同样的问题也萦绕在每个人脑中。你每周工作 75 个小时、却始终突破不了发展的天花板?你梦想要去斯坦福大学完成学业,现实中却只是生产着廉价产品的流水工?你苦于孩子的不当行为、但如何劝阻都不起作用……改变,到底要怎么做?

《改变》引入了数理逻辑的两大理论:群论(The Theory of Groups)和逻辑类型理论(The Theory of Logical Types),通过模拟来例证他们在个案工作中的心得和进展。不用担心,虽然是数学理论,但只要具备最基本的集合知识就能看懂。

「群」由成员(member)组成,它是世间万物以不同框架归类而成的组合。同一群内总存在一个恒等成员(identity member),维系着群的平衡状态。因此,只要在同一群里,「变」与「不变」就像连体婴、或如光和影,永远互相依存。「凡事愈变,愈是不变。」这就是我们经常观察到、或身陷的困局:明明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但结果巍然不动。这时候,你该退后一步看看:所做的努力,是不是都只是在同一个「群」内呢?

后退一步,需要一个更高维(后设)的视角。这就引入了逻辑类型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事物也需要被分门别类,只是它的分类单位,以「群」起跳;换言之,它的成员(member)恰恰就是群(Group)。逻辑类型理论提供了一种跃迁——就好像开车需要换档一样:在低档位不论你如何踩油门,速度的提升都是有限的;只有变换档位后再加速,才会越来越快。

「不换档位只踩油门」的改变,是在系统内发生,但系统本身维持不变。这种变化,被称为第一序改变(first-order change)。

第二序改变(second-order change)则是「改变的改变」。它提供的思考架构是:成员和种类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从这一逻辑层次转到更高一层的层次?

让我说得更直接一点:人类最自动化的思考就是「因果」逻辑,能否跳出这个框架到更高层级,是我们针对本能的逆袭。

一个资深失眠症患者,越是强迫自己「要放自然一点」,越是不可能入睡(他的默认因果设置是:我无法入睡是因为不够放松);这时,治疗师给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处方——

躺在床上,但是不要闭眼,直到昏昏欲睡为止。

Then it works!

治疗师指出:「他的问题是在于他不能停止要自己入睡的欲念,正如他无法停止想东想西一样。而这些心理活动便如此悖论地阻止他入睡。」

在人类行为领域,实用主义地直面「是什么」,本质上就是在颠覆本质主义地去探究「为什么」。我最近在耕读《纳尼亚·斯宾塞王子》的英文原著,Peter 大帝一行被魔法召回阔别多年的纳尼亚,国境地貌早已沧海桑田,凭借从前对疆域的记忆,并不足以帮他们走出那片黑暗森林。最终,四个孩子是沿循着水流、才找到了出口。无独有偶,又在其他地方读到一则:

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是解释问题。
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是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解释森林的地图,那么就找到走出森林的溪流。

高阶模型的威力,就是你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能照见它的印迹。如果尚怀疑心理学家的处方不过是利用悖论的聪明把戏,那不妨看看历史学家 RutgerBregman 的 TED 演讲:

这真的如此简单吗?

没错,第二序改变的处理方法往往就是这么反常识、不符逻辑的。别急着辩驳,你可以看完整支演讲、见证这种实验在全球都已取得可信而成功的例证;再回头体会其中的悖论:当我们习惯于在同一层级里思考因果,也许就失去了直接解决问题的机会。更多时候,是我们有意无意地放弃了跳出框架、重新定义的勇气。

其实无须引入数理理论模型,中国的传统智慧早已说了这个道理。这导致第二序改变的原则有时听起来像是禅宗公案。它是「不是 A」,却不是「非 A」。大慧禅师指着一根树枝跟徒弟说:

如果你称它是树枝,你是肯定的;如果你说它不是树枝,你是持否定的。那如果不对它肯定、也不对它否定,你怎么称呼它呢?

A 的对立面之外,是令人心生畏惧、却也引得无数志士挺身而入的:未知。

本文为《改变》读书笔记,已获原作者授权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