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天,阳志平老师在「信息分析二期课程开学典礼」上介绍了一本好书《人类的演化》。本书作者邓巴教授是牛津大学认知及演化人类学学院前院长,他的这本书清晰地向读者介绍了人类从何而来。
阳老师将书中提到的社会脑、时间分配模型列为理解人性,必须知道的高阶模型。同时阳老师将此书评为接近神作的杰作。这还是因为此书出版没几年,暂时列为杰作,只差一步就可以封神。这本书到底厉害在哪里?现在,我们来听听开智校友蓝玲同学的精彩分享吧。

森林中,树影摇动,晴日的阴翳下,一只猿猴,耐心地在给另一只猿猴梳理毛发,得到梳理的猿猴,露出极为享受的表情。
咖啡馆,音乐轻柔,悠闲的氛围中,两个好友,在桌子两旁相对而坐,或面带微笑窃窃私语,或极有默契的沉默着。

这两种行为有什么相似之处吗?是的,无论是猿猴之间互相梳理毛发,还是人类的沟通交流,都是一种社交行为。在《人类演化》一书,英国演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将告诉你更多有关社交的细枝末节以及人类演化的有趣故事。

社交起因及认知基础

在危机四起、险象环生的史前环境中,灵长类动物无法单独生活,因此需要群居,以形成防御,抵抗外侵。但是,群居生活使个体能够最大限度获取生存资源同时,也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邓巴将这种因群居生活带来的成本分为三块:

  • 直接成本:源自团体内部因矛盾而起的冲突,如为了抢占食物或最安全的栖息地而相互争吵。

  • 间接成本:其产生是因为随着团队成员的增加,食物和营养的供应量也随之增加。

  • 搭便车带来的成本:一个灵长类动物群体是一个默认的社会契约(可以说是一个用以对付天敌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但只要是社会性契约,总是有可能被那些坐享其成者打破。它们只想获得由契约带来的利益,而不愿付出努力。

群居成本会随着团体成员的数量增加而增加,而这些成本的产生,必然会给承担者带来各种压力,比如雌性成员的内分泌系统会受到影响,造成经期紊乱,增加生育难度。

那么,如何缓解群居压力?

邓巴指出,为减轻因为群居带来的压力,猿猴会在大群体中结成小同盟,以保护同盟成员免受骚扰。作为同盟基础的紧密相连关系,通过两种渠道建立,然后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将成员们维系在一起的纽带。

  • 渠道之一是通过相互梳理毛发而建立的感情机制,这种感情非常亲密。

  • 相互梳理毛发的两个动物,能够非常默契地待在一起的时间长到一定程度,在这两个有着肌肤之亲的动物之间就会建立起互相信任和负责的关系,进而形成第二个认知要素。

回到文首的场景,我们知道,社交的起因,是为了缓解群居带来的压力。同时邓巴也得出结论,对于已建立情感的伙伴之间,无论对于猿猴还是我们现代人类,都可以将在朋友身上花费的时间多少作为指标来衡量与他们的亲密度。

邓巴在文中引入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Robert J·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用三个独立的维度来定义爱情,即爱情三元素:亲密、激情和承诺。激情元素只出现于浪漫关系中,另外的两个元素则说明了情感关系所具有的两个关键点:

  • 实际的亲密:反映在相互梳理上(身体上的近距离亲密接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情依恋)。

  • 感受的亲密:反映在认知上(这是一种愿意为伙伴做任何事的感受,愿意向困境中的伙伴伸出援手,愿意为同伴负责,给同伴一种有依靠、值得信任的感受,正是这些形成社会联盟的基础)。

感受的亲密,是人类社交的明显特征,一种仅基于信任而愿无偿对伙伴做出牺牲的行为,构成种种美好故事,在篝火旁讲述,在河水边吟诵,亦形成人类一种独特的文化。

那这种认知,依托在什么基础之上?

邓巴认为,是「心智理论能力(Theory of Mind)」。对心智理论能力的探讨源于Premark和Woodruff(1978) 对“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这一问题的探究。这里的「心智理论能力」就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这种能力实为一个推理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抽象、连贯的因果解释,使个体能借助于信念、愿望等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

概括起来说:心智理论能力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它考察了对于他人意图和信念的心理表征,科学家通常以意向性(intentionality)来作为心智理论能力的度量标准。

意向性可分为不同的层次,美国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在一篇题为《成为人的条件》的文章里指出,朝向成为人的重要一步是从一阶意向性迈进到二阶意向性。

  • 一阶意向性:主体的信念与欲望;

  • 二阶意向性:主体关于他者的信念与欲望;

  • 三阶意向性:主体推断他者关于别人的信念与欲望;

  • 四阶意向性:主体推断他者关于别人有关其他人的信念与欲望。

以此类推。大部分成人的意向性集中在四阶到六阶,平均值稳定在五阶,只有 20% 的人能够超过五阶。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一阶意向性,猿猴(特别是黑猩猩和红猩猩)差不多能到二阶。

意向性在人类思维里的呈现,可以从下面这个有趣的场景里观察:
三人(妻子、陌生男人、丈夫)场景:
妻子对陌生男人:我觉得他好无聊(呈现出一阶意向性)。
陌生男人对妻子:我相信她觉得我很有魅力(呈现出二阶意向性)。
丈夫对陌生男人:我怀疑他以为她会跟他私奔(呈现出三阶意向性)。

社交网络层次

综上可知,认知能力是社会化的基础,接下来要说的即是基于这个基础上,人类演化的基本架构。

邓巴说,在探索人类演化的架构中,有两个最基本的关键要素,那就是大脑容量假设和时间分配模型。大脑的进化,其实就是更为复杂形式的社会性的进化,因此有社会大脑假说。衡量社会复杂度,可以以社会群体大小的规模为标准。大群体比小群体需要管理更多的伴侣亲友关系。也可以这么理解,个体所能够管理的关系数量,基于它的社会行为复杂度,而社会行为的复杂度,则基于它的认知能力(这和大脑容量有关)。

复杂形式的社会性,推动了大脑的进化,使大脑容量加大。当然,动物生态和生存经历的其他方面也和大脑容量有很大关系。大容量的大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生长发育,还必须要有更长的社会化时期(主要是从断奶到开始生育这段时间里)来让大脑适应大千世界里的不断变化和各种微妙繁杂之处。

那么,我们是否能从大脑的容量推断出社会群体的大小呢?

通过代入现代人类的新皮质比例,用猿类的等式推算出来的群体大小是 150 人左右,辅以两种方式加以验证:

  • 一种方式是从高处往下俯视,研究狩猎-采集者社会(hunter-gatherer socaiety)的人口调查报告,这样的社会,折射了我们在大部分进化历史中生活过的小型社会。由此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分布情况,并描述出社区的空间结构。

  • 另一种方式是以个人角度从下往上仰视世界,即让人们列出他们身处的整张社会关系网。

综上,邓巴得出结论:现代人类「自然」的社区大小是 150 人。但是,150 人的自然群体在社交意义上并不是等同的,而是按照不同的情感和社交质量,分成一个环环相套的多层次社交网络。就人类而言,我们可以按关系远近把社交圈进行如下分层:亲密朋友(5 人圈)、最要好的朋友(15 人圈)、好朋友(50 人圈)、朋友(150 人圈)、认识的人(500 人圈)和脸熟但叫不出名字的人(1500 人圈)。现代社会中,最内部的四个层次里,大概一半是家人一半是朋友。而 150 往外的层次里,基本都是平时随机认识的人,很少有家人。所以,150 人是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它将你社交范围内的一部分人划进线内,又将一部分人划出线外,你以不同方式待之。

社交的维持

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社交层次?这些不同的社交层次在最初(狩猎-采集社会)起到什么作用呢?邓巴分析:

  • 15 人这种规模群体的存在,其真正作用可能是减少生存压力。这个社交层是人类的依靠,是为人类提供社会和经济上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支持的基础。

  • 在 15 人层次内部核心 5 人层次或许是提供更紧密的情感支撑,这个层次的存在,表明了人类拥有更复杂的心智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也让人类在心理上更容易受到伤害,这是我们和其它灵长类远亲的不同之处。

  • 50 人层次和 150 人层次的六大功能:

    • 保护成员不受捕食动物的威胁;

    • 保护生存区域或食物来源;

    • 保护生育期的配偶;

    • 为降低环境威胁的贸易协定;

    • 交换有关资源产地的信息;

    • 防御邻近同类群体的侵犯(这就是所谓的战争假说)。

  • 500 人层次是保证了基因交换的同时又避免近亲繁殖的最小值。

  • 1500 人这个层次代表了一个贸易网路,这个网络覆盖了更大更宽阔的区域,能够在生态环境恶化,或者遭受其他族群的入侵时带来更多的缓冲。

那么,这样的社交圈,应该如何维护呢?

邓巴指出,不同物种的社会体系的复杂程度,主要在于层次的数量,而不是在于层次本身的大小。维持这种多层次社会体系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物种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所以需要有进化到容量足够的大脑,才能完善意向性的能力。

邓巴经研究发现,人类交流的频率和感情上的亲密程度密切相关。当朋友间的交流频率下降时,相互间感受到的亲密程度也会随之下降。由此看出,社交互动对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自然,也就要说起演化架构的另一半,即时间的分配。

邓巴以时间分配模型为基础对这一架构进行分析。这个模型展示了灵长类动物为在某个环境中生存下去对在觅食(包括行走与进食)与休息(包括必须的休息与社交)这些核心活动上的时间分配。而从生态角度来看,社交的时间是它们最为重要的元素,因为这个元素直接决定了一个物种所能维持的社会群体的大小。也就是说,社会交往时间和群体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如果它们在社交时间上的分配出现短缺,不能维持紧密的关系,群体就会分裂。

同样可知,必要的时间分配,是人类维系社交关系的基础。现代社会中的人,是通过社交活动来维持和朋友之间的友谊的。邓巴经研究得知,相对于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维护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之间的友谊,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这说明,为了维持超过150 人的大型群体,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无疑这会给时间分配带来巨大压力。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邓巴给出答案,选择和喜欢的人交朋友

依然是通过调查研究,邓巴分析出友情的六个主要维度

  • 共同的语言

  • 共同的出生地

  • 相似的教育背景

  • 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 共同的世界观

  • 共同的幽默感

如果有两个以上相同的维度,就能结合成一定亲密度的友谊,当然,相同点越多,友谊的牢固度就越强。同时也能看出,这些保障友情的特性,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文化特性,没有一种是生理上的或者固定不变的。

另外,邓巴亦指出,那些相互间有着更紧密的关系,朋友圈有更多交集的朋友,更愿意相互间提供无私的帮助。那么,也可以理解为,为朋友提供无私的帮助,也有利于友谊的维持与巩固

社交在今天

最后的问题是,生活在信息爆炸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社交网络、维持运用社交的方式会发生什么变化吗?

阳老师在《人性与暴力——论智力侵略》一文指出,信息倍增,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社会认知能力。由此,人类开始尝试管理第七个层级及以上的社交网络圈子。从此,人类的社交网络开始变为:
5-15-50-150-500-1500-4500
4500 人也是如今不少社交达人的好友数量上限。当有一天,人类的社会认知能力能够同时触及四万人时,那时人类就正式步入超级人类的时代。

美国关系管理大师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1973 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弱连带的优势》(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一文。论文中,格兰诺维特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连带强度分为「弱连带(weak tie)」与「强连带(strong tie)」两种。

在信息的传递上,信息透过弱连带而非强连带传递时,会触及更多人,也能穿过更大的社会距离。对就业者而言,那些与我们仅有弱连带关系的人,因为多半来自与我们自身不同的生活圈,所以更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不一样的新鲜的信息。因此,格兰诺维特认为,结构比动机的影响程度更为重要。

在《人类的演化》中,邓巴说,我们会把社会精力集中地放在对我们最重要的关系上,也就是那些紧密关系中的核心成员(即强连带),他们是我们获得感情或者其他方面支持的主要来源。但是,我们也会保持和其他成员的关系(即弱连带),从中获得不同形式的发散型支持。

在《弱连带的优势》中,格兰诺维特指出一种吊诡的情形:虽然弱连带经常被诟病为是导致疏离的根源,但它也是个人取得机会以及社区从事整合不可或缺的因素;强连带滋长了地方的凝聚力,但却导致了社会整体的破碎化

虽然如此,这些观点对我们来说仍有重要意义,透过这些分析,我们拥有更宽广的视野、更多元的视角看待我们的社交网络的能力,并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建议。阳老师在其工作谈系列文章《穷小子如何改变命运》中,将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思想类比到人际交往上,即是建立人际网络的三原则

  • 类我原则:在建立人际网络时,应避开跟自己性格、生活环境比较类似的人,比如老乡、校友等;

  • 邻我原则:在建立人际网络时,还应注意避开跟自己属于同一个生活圈子的人,比如同事等;

  • 共同活动原则:在建立人际网络时,应该注意与能够参与某些共同活动,如某些志愿者组织举办的活动的人链接。

这么看,岂不是与邓巴所说的建立亲密友谊的维度元素相违背?未必。将它们放到不同的社交层次中看,就不存在矛盾情形了。

小结

先哲的影子悠悠晃晃,
倒映在变幻不定的水镜之中,
那水镜像火焰一般飘忽激荡。
我们是注定空流入海的大川。
夜幕已经将那河川封闭。
一切都将弃我们而去,
一切都变得遥远。
——博尔赫斯《是那长河大川》

以社交为路标,得以看到人类演化路上的一些奇风异景,得以拾取一些奇珍异宝,然而,也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在这条路上,扬起的荡荡烟尘,此起彼伏的喧嚣,至今仍未曾停息。只是,你的目光,穿过了更遥远的过去,在时间的那一端望向彼端,那没有来临的时空里,将发生什么样的动荡?又有什么样的浩瀚场景将铺陈展开?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