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是一种神奇的体验:从政商精英到极限运动员,从集中营的囚犯到平淡忙碌的上班族,都在寻求高度专注和持续愉悦,乃至人生意义。

一、令人着迷的时刻

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在九十年代设计了一个心理学实验,通过每天进行八次随机、随时的幸福感调查,发现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在从事某一种活动时,获得极高幸福感。这种活动他称之为心流:其特性是外在挑战与内在能力相匹配,个体开启自我驱动模式,忘却时间流逝,开展持续性的创作或有目的性的行动,从而获得内心平静和喜悦。

史蒂芬·科特勒《盗火:硅谷、海豹突击队和疯狂科学家如何变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一书,讲述了很多关于心流的案例,他将其称之为“出神”,也是一种忘记时间、忘记自我的沉浸体验。美国政商界精英、海豹突击队员,以及各类极限爱好者,都不同程度体验着这令人着迷的时刻。

甚至有人为获得心流体验,多次骨折也在所不惜。身边也有朋友痴迷于高山速滑,为了追求瞬时超过 100Km 时速而获得的窒息感,不论多么疲累,周末都要驱车数百公里,孜孜以求忘却世事、抛却烦恼的体验。

从物质角度看,“心流”状态有脑科学基础。当人们处于心流状态时,通过核磁共振等方式显示,大脑持续分泌多巴胺等多种激素,恰是这些分泌物的激增和持续释放,让人们感到不可言说的愉悦,沉浸,和“瘾”。

因此,除了自然状态下快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心流状态外,也可通过药物调节、技术手段刺激大脑激素分泌,进入心无旁骛状态。在美国很多高校期末考试期间,一些学生服用某种药物集中注意力,提升认知能力,实现高效备考。

虽然,心流状态对个体有很多优点,但凡事过犹不及,高度专注和持续愉悦的另一面,是对全局态势感知的忽视,也更容易沉溺于自己世界,而忽视外界声音,剑走偏锋

二、追求心流

追求快速进入心流状态,一定程度上,就是人生的意义。

从进化论角度看,心流是人们主动追求的状态,是对基因控制的反叛行为。作为高级动物、地球统治者的人类是基因突变的进化结果,而所谓进化本无目标。基因主宰进化进程,冷血自私,为了繁衍延续,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动植物载体。人类不过是众多载体的集大成者,是受基因控制的机器人。

如果没有心流状态,人们容易模糊目标,应付了事,甚至行尸走肉,活得漫无目的。

我们的吃喝拉撒睡、食色性是为了延续基因。只不过,当人们有意识控制大脑,用心智指导行为时,机器人开始反叛,努力主宰自己的生命。而心流状态,就是除了基因目标之外,最重要的意义,是人类短暂一生中精彩片段和尖峰时刻的定格。

三、心流体验

你需要有:

(1)明确的目标,以及对目标实现程度的及时反馈。

(2)与任务难度相匹配的个体能力。

(3)有意识集中注意力,投入个体的心智和心力。

心流体验产生的结果和场景远超于本身,可帮助我们度过困苦,挖掘平凡生活的点滴乐趣,寻找自己的方向。

在极端困苦中通过想象可抵达自由彼岸。人类不同于一般动物,可以在头脑中推演过程、设定场景、虚构情节、想象未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在集中营中,不幸遭受严刑拷打,还失去了所有亲人。他最终熬到出狱,将经历写成回忆录,总结能顺利活着出来,是他一直在追求自由选择的状态:在各种痛苦、打击、身心摧残的情况下,想象狱外的世界、劫后余生的生活,甚至将严苛残酷的环境想象为一种游戏,沉浸于此,在逼匝的物理空间,寻求心灵空间的敞亮。无论环境如何,人能够自由选择态度和生活方式。

生活貌似平淡无奇,但总有人能过得活色生香。日常走路、吃饭、骑车、逛街等,如果能运用个体意识,设置基本目标,认真去完成就可享受心流带来的快乐。例如,保持稳定的步频,计数特色建筑、骑车压直线、咀嚼品味饭粒甜味等,都能获得深度的平和快乐。这一点与佛教、禅宗中讲究的“念起即觉”、“内观自我”的基层逻辑和体验都是相通的。

在繁重枯燥工作中,目标设计也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工作分两类,一类是挑战性不大,流程化程度高的事务性任务。这类工作容易倦怠,例如收款、卖票、贴发票、写工作日志等。这类工作可以通过设立更高、更快、更准确等目标,提高目标与能力的匹配度,增加挑战性,逐步提升目标,从而形成心流体验。

另一类是挑战性较大,需要大量心力投入,且目标模糊的工作,例如设计、咨询、管理等。这类任务章无定法,需要将内隐知识践行为外显知识,这时可通过设计目标明确的挑战,将模糊的任务切分为不同的具体任务组块,再结合刻意练习,一段时间集中攻关某一技能。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