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这个信息过载、注意力稀缺的时代,适当忘记才能更好牢记,大脑容量充沛才能激发更多创造——这是 2017 年开智大会黄扬名老师分享的内容。除了演讲者的身份,黄扬名老师还是一名心理系教授、两个孩子的爸爸和七个专栏的作者,每一个身份都需要庞大的时间和精力支持,他却能在不同任务和角色中切换自如。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一起来看看他的回答。

时间与工作

Q1:在去年的开智大会之前,扬名老师一边高密度工作,一边还要紧张准备演讲,这个过程是如何安排的?会超过你工作记忆的负荷吗?

黄扬名:我有几个方法可以分享。第一个方法是做好时间规划,提早安排,因为事情都是一直累积的,所以我会安排什么时间点该做什么事。准备演讲之前,我先有一个大纲,知道每一段要讲什么,然后再去填里面的内容,我会定好每一页 PPT 的主题是什么,再用零碎的时间去填充收集的资料内容,再找一个完整的时间去整合。

另一个方法是利用平时的零碎时间,把找到的资料放在笔记本里,有时候会附一个链接,简短写下它是什么用处。我要准备演讲内容的时候,再把之前累积的资料整理好就可以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卸载方式,因为我不需要一直记录,在一个单独的时间段才能做这件事,而是用很少的时间,去处理这些琐碎的事情。

Q2:除了零碎的时间,您还有没有固定的时间去处理工作,比如您是早晨还是晚上写专栏?怎么分配时间?

黄扬名:因为带小孩,我只能在白天的时间工作。如果要开始工作,我很快就能进入状态完成它。如果某个时候不能工作,宁可放松去做别的事。

我还一个特点:在做 A 的时候,不会去想 B,不会想今天要完成的所有事情,而是到了这个时间点就做什么。

如果今天的任务真的太多,我也会告诉我自己:「我今天 10 点到 11 点,只做这件事,没做完没关系,之后再做。但是时间一到,就得换另外一件事情来做了。」只做一件事情,这也算是一种认知卸载,因为不会满脑子都在想多个不同的任务。

Q3:您做事会有拖延症吗?在准备这次演讲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到拖延的困扰?

黄扬名:我拖延症不太严重,因为我事情太多,没办法拖。如果我很久都写不出来,就先不写,做点别的事,反正很多任务要处理,做一些别的事情,可能会得到一些灵感。目前我有七个专栏,有些专栏就是没灵感,也不用硬想。我通常会记笔记,把一些小事情先写下来,后来再展开成一个文章,如果已经有想法了,也有大纲了,再写成一篇文章就会很快。

有些人的拖延症也没那么严重,在最后截止时间前,他们的效率特别高,如果你是这种人,你把截止时间往前移,比如提前一天,而且你要很认真的觉得截止时间就是你提前的那一天,那样你就会高效完成。

如果你有拖延症,就得自己去规划时间,找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学习与创造

Q4:您说您工作非常专注,但有一些人就做不到,他在工作的时候经常想要上网刷刷微博,干点其它的东西,这种情况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黄扬名:我每天一早进办公室,会有一段时间是分心的,什么都没干,相当于给自己暖机。开始工作之后会一直持续做下去,除非临时想到别的事,才会分心去做。

现在的人想不分心是非常难的,比如,叮咚一声, E-mail 来了,你一看邮件,赶快去做其他事情了。有一个好的任务管理很重要,知道什么时间点之前要完成它。很多人都赶在时间点前一秒完成,我的习惯是时间点前几天完成。如果准备演讲,一定是在演讲的前两天已经准备好了。

无法长时间专注做事的话,有一个办法,把完整的时间分成好几部分。每一段时间里,有一点时间可以休息,可以刷微博、朋友圈,做一些杂事,但是时间一到,就要专心去做正事,而且做正事也要限定时间。

如果你的专注力没办法坚持那么长,不妨切出一个较小的时间段,比如 15 分钟一个时间段,在这 15 分钟内就专心做一件事,然后再休息几分钟,比较流行的工具是番茄钟。

情绪与灵感

Q5:创造型的人经常会有情绪低谷,您是研究情绪的,您会怎么调节情绪?比如说明天就要交一个稿子,但是今天情绪非常不好,这时要怎么去处理?

黄扬名:这事挺麻烦,每个人都会有低潮。我在低潮时会做一些琐碎费时的工作,比如学校要交的表格,或者改学生的分数,它们没有太多自主性和创造力,但做完之后,心情能得到调节。

通过这些事情可以稍微调节情绪,它有分心的效果,让你不要专注在不愉快的情绪里,从而帮助你进入工作状态。如果还没有好转,那就没办法了,情绪再差也得完成

当我很生气的时候,比如说家里的小宝惹我特别生气,特别想发火,但我又知道对孩子直接训斥不太好,我的办法就是转移个对象来生气,或者转移个对象跟他表达你的愤怒……我会跟我太太说:我今天对某人很生气,但我不能跟他讲,我现在告诉你。

这就是转移生气时的对象,前提是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对他生气,你情绪有了发泄,又没有影响到任何人。

Q6:您刚才说没有灵感的时候,会去放松放松,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式?

黄扬名:没有灵感的时候,我会选择换一个环境,去别的地方工作。台湾的便利店大部分都有座位,可以坐在便利店,我在便利店的工作效能还挺高的。或者去马路上走走也可以,换了一个环境,真的是有一些差别。

切换大脑状态,还有一种方式是听音乐,听不同类型的音乐。音乐对我的影响挺大,有人工作时间听音乐不好,我不太一样,我知道我在什么类型的音乐下,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如果需要专注,就会听民谣,听宋冬野、马頔这类平静的音乐。如果不想干活,或者干的活会比较枯燥,心情不是特别好,就听一些比较吵的,像是嘻哈或者摇滚什么的,让自己被震荡一下,可能就度过那个状态了。我在烦躁的时候反而会听比较躁的音乐,让自己有一些激发,也更容易有共鸣。

Q7:最后一个问题,有很多读者还想继续深入的去了解记忆或者情绪方面的知识,您可以推荐相关的书籍吗?

黄扬名:有本书叫《How emothions are made》,作者是 Lisa Feldman Barrett,2017 年三月出的,中文版今年会出版,这本书很棒。虽然它的标题在讲情绪是怎么来的,实际上它在用完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人的心智是怎么运作的,对情绪的见解跟常识很不一样。

其中一个观点是:「我们看到的事情,不是一个外在的展现,而是自己建构出来的」,我们都觉得眼见如实,看到什么,就反映了什么。而作者觉得东西都是建构的,我今天看到的东西,只是是我根据外面的刺激而建构出来的样子。换言之,既然它是你建构出来的,就会有很多的变异性。

比如在做机器学习的时候,你会跟机器讲如果这个人嘴角上扬,就代表开心,它就会学到「嘴角上扬=开心」,但嘴角上扬不是快乐的核心本质,快乐的核心本质很内在,没办法外部展现,也没办法测出来,如果你今天用一些表象的东西去训练机器,然后机器觉得那些叫做快乐,实际上快乐不等同于它们。诸如此类,这本书里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