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女儿刚去国外读书,母亲阿贝的心里顿时空了一块。《象与骑象人》像是填充物一样一点点填补上来,她也开始明白这段经历对女儿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决定幸福?如何追寻幸福?人生的磨砺意味着什么?看看阿贝如何将书中内容融入生活,明心见性。(全文略长,愿君细细品读)

房间书桌上光洁无一物,床上空空如也,衣橱也空了,九月开学季,女儿远走高飞,飞到国外去念高三。当妈的心,一下子空了,腿无劲、心不定,日常生活变了味。

翻开读了半个月的书,捡起写了一半的笔记,给心填充内容。半个月前从开智正典中搜寻积极心理学书籍,翻到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象与骑象人》,奇怪的书名。作者是积极心理学先锋派领袖,曾获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吸引我对积极心理学的探求兴趣。

《象与骑象人》第七章心理成长中,海特指出,对十七八岁孩子,父母最佳因应之道:

就是给孩子丰富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可以在不同生活领域得到隐性知识。

读到这一句,牵肠挂肚的心思,似乎找到一个安放之处。

十八岁的女儿,从 5 月 17 日决定出国到 8 月 29 日飞走,期间三个半月时间,从事事依赖父母到全然自己做主,这个台阶她迈得自然顺畅。当初我只是告诉她:“你选择的路,已超出父母认知,遇到困惑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原本只知埋头作业、应付考试的高二女生,快速学会网络查询、参加集训、建立同学老师关系网、咨询学姐,到安然有序打理自己行装,眨眼独立,不再需父母鞍前马后照顾。出门吃饭点菜,照顾大家口味,饭后买单打包,做得行云流水、自然贴切。

仿佛瞬间成长,懂得关照他人,让我这个原本操碎心的老妈子,安然放心她远走高飞。

原来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是事事呵护,而是在她十七八岁的时候放手,给她机会,给她台阶,让她自己决定生活与未来。但愿此去她的人生踏上自己的幸福之旅。

什么决定幸福?

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对幸福提出 10 种假设,每种假设背后提供原理支撑,古老观念和现代理论对照,让你穿越其间,洞察幸福真谛。

先理解一下这个奇怪的书名:

什么是象?什么是骑象人?

人类生存,需要用比喻来思考
人类大脑和心理极其复杂,人们往往难以理解大脑运行和心理活动。所以借用比喻来理解。海特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使用大象和骑象人,比喻人类心智两套系统

海特认为人的心理有两套系统在运作:自动化和控制化处理过程。

自动化系统就是一头大象,就是人的内心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有意识的思考、控制后的理性诀择,则是骑象人。

大象和骑象人,直觉和理性,本能和反省,各自拥有聪明才智,若无缝配合,则大脑智慧运行,心灵自在;若配合欠佳,则状况百出、内心矛盾。

人的幸福,跟心智系统运行密切相关。海特通过幸福实验,得出结论,幸福与否有三个决定因素:情感启动效应、负面偏好、遗传基因。

情感启动效应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心理学间接检测概念。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具有相同效应时,即评价一致时,促进目标刺激的加工效率,即心智加工更快更准。

你的自动化心智系统(大象)天生有一个“喜欢计量表”,不经控制化系统(骑象人)思考,本能发出“情感启动”。你的人生三大决定,做什么工作、住什么地方、跟谁结婚,都是情感启动,大象的本能反应,引导骑象人抵达新的目的地。

负面偏好

物竞天择结果昭示,所有物种都擅长自我调整,以适应其生态栖息地。“物种设计原理”,对坏事反应强于对好事反应。生命漫长演化中,错过一次好事,不会威胁生命,但如果错过逃避坏事的时机,有可能遭遇灭顶。

动物对威胁和讨厌事物的反应,远远强于对机会和喜好事物的反应,这种“负面偏好”(negativity bias)原则,藏于人类所有心理层面。人类心理对坏事的反应,比对好事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

巴西心理学家马塞尔-洛萨达(Marcel Losada)发现,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比,比例大于 3:1 时,公司蓬勃发展;婚姻关系要亲密恩爱,这个比例则要大于 5:1,这就是洛萨达比例。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有详细解读。人类心理受负面偏好原则影响,1 个负面事件,需要 3 倍或 5 倍的正面好事才能消化抵挡。这也是人类常感不幸的根源。

遗传基因

从遗传基因看,如果你是“皮质左撇子”,易感幸福;如果是“皮质右撇子”,常觉不幸。

人类行为受大脑两个相反动机系统控制。“趋近系统”(approach system):引发正面情绪,想接近特定事物;“逃避系统”(withdrawal system),引发消极情绪,想逃离或避开特定事物。

两个系统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时刻监控周围环境,且常在同一时间产生相反动机,直到找到平衡点。逃避系统比趋近系统反应更迅速快捷。

两个系统平衡点就是个人 “情感风格”(affective style),标示在人的脑波上。大部分人脑波不对称,左半球额叶皮层脑波比右半球更活跃的人,即“皮质左撇子”,往往不会陷入沮丧情绪,遇到不如意复原较快,容易感受到幸福。

你是否容易感受幸福,跟你的遗传基因强关联。对照这一点,我肯定属于“皮质左撇子”的乐天派。你呢?

如何追求幸福?

人一生的追求不胜其数,财富、地位、名声、情谊、伴侣、资源、儿女…人生追求目标太多,所以幸福来源各式各样。众里寻她千百度,她却在灯火阑珊处。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幸福也有幸福原则。

追求幸福,先要摸清幸福门道,掌握原则。

莎士比亚说:

成功之时,一切已结束;努力的过程是最幸福的”。

朝着目标前进,比达到目标要幸福,这在心理学称为“进展原则”

心理学家查德-戴维森指出,人有两种积极情感:“达成目标前的积极情感”(pre-goal attainment positive affect),即朝着目标前进时感觉到的情绪;“达成目标后的积极情感”(post-goal attainment positive affect),即达成目标后感觉到的积极情绪。

大脑在达成目标后,前额叶皮质区活动减慢,令人感觉到短暂释放的满足感。即,你在追求目标过程中感觉到的积极情感更强烈。追求目标时真正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人的心理对变化特别敏感,对绝对状况,则反应钝化。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终究会慢慢适应。无论生活中发生好事还是坏事,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恢复原有幸福基准线。因为总有“适应原则”调适到让你习惯。

“适应原则”,即人对现况的判断,是以“已经适应的现状”为基准,判断更好或更坏。“适应”是神经元的一种特性:当新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之后,神经细胞会逐渐“习惯”,对已经适应的刺激反应趋于缓和。

当人类认识到自己碰到极端情况时,就会去适应、习惯、自我校正。人们会自己制订各种目标,每达成一个,就订下一个目标。一次一次成功后,目标不断调高;一旦碰到挫败,目标自然调低。所以,人的一生,陷在适应循环里,制订目标-设定希望-因变化调适-调整目标…无论内心弹性多大,你都无法偏离幸福基准线。

人的“进展原则”揭示,追求幸福的过程更重要;“适应原则”提醒,关键是改变,不是常态。

幸福不是一种状态,是一个过程,一个追求改变的过程。你想追求幸福,重在过程。你想追求成功,重在过程。

追求幸福,更要找到幸福门钥匙,手握秘诀。

塞利格曼和心理学家20世纪90年代末创建积极心理学,提出一个“幸福方程式”,也是积极心理学最重要的概念。

H=S+C+V

H:幸福持久度,S:遗传的幸福范围, C:个人生活条件, V:自己可控因素。

幸福持久度=遗传幸福范围+个人生活条件+自己可控因素。

古今中外的古老智慧,都认为幸福要向内求,求诸于心。阳明心学认为心无内外,物我两忘,达到心灵宁静平和。积极心理学则提出,幸福即来自内心,也来自外在。

幸福的外在因素,分为两类,个人生活条件和个人自发性活动。

个人生活条件,包括自已不能改变的事实(如种族、性别、年龄及身体残障)和自己能改变的事实(财富、婚姻、居住地等),人们大多容易适应个人生活条件,时间一久,反应递减,变成习惯。

自发性活动,出自个人选择,如冥想、运动、学习新技能、休假旅游等,自发性活动出于个人选择,需要花时间、耗精力。自发性活动带给个人更多幸福感。在自发性活动中多花时间和精力,更容易找到幸福。

什么样的自发性活动有利于身心幸福呢?

海特在书中引用两个卓有成效方法,一个是心流体验,一个是掌握自身优势。这两种方法,是两位心理学家的重要发现。

“心流”(flow)是心理学家米哈里最重要的发现,有这样一种状态,全心全意沉浸在一份既具有挑战性、又与自己能力匹配的创造性工作中,达到忘我境界,内心酣畅淋漓。米哈里提出“心流”概念,创建最优体验理论,成为积极心理学的基石。米哈里的新作《心流》中有详细论述,愿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心流领域,沉浸其中,心流常在。

人都有一种渴望,渴望发挥潜力、磨炼技巧、展现优势、赢得尊重和认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认为,掌握自身优势,是人们能否找到满足感的一大关键。积极心理学发展出一套人格优势列表和测试题,你可以尝试发现自身优势,并积极应用,突破自我,成就人生幸福。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对如何掌握、练习、应用自身优势有详细论述。

发现自己的优势,练习它、应用它,可以得到加乘效果,人生更有成就。如能日复一日坚持,十年二十年,将收获复利效应带来的巨大成就。

追求幸福,福者所见略同。

塞利格曼、米哈里、海特,三位心理学家就象上帝派到人间的幸福使者,让你明白什么是幸福,什么决定幸福,让你追寻幸福过程中,擦亮心灵,发现自我。

关键你得行动,驱动你的大象和骑象人,去追寻、去实践、去行动。没有追求的行动和过程,即使知道很多幸福道理,仍然要不到你要的幸福。无论是心流,还是掌握自身优势,都源自积极投入行动。

也许追寻路上会遇到困难,也许实践过程会碰到阻碍,甚至危机重重、险象环生,也阻挡不了追求的步伐,追寻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人生逆境最佳时机

什么?人生遭遇逆境还要选择时机?

你没看错,海特的心理研究提出,逆境是人类追求完善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他指出逆境有三个好处:

  • 挺身直面逆境挑战,可以激发你的潜能。这些潜能让你遇见不可能的自己。

  • 逆境就像过滤器,让你过滤人际关系,找到人生挚友。

  • 逆境会改变人生优先顺序,促进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步和成熟。

逆境丰富你的人生故事,促进你的心灵成长。

人们面对逆境,处理危机往往在三种倾向:
积极面对(直接采取 行动解决)、重新评估(理清想法,找出有利做法)、逃避(否定或逃避事件,如酗酒、自暴自弃压抑情绪反应)。

遭遇逆境、发生危机不可怕,关键在于你的因应之道、因对之举,海特得出四步供参考,关键三步

第一步:碰到逆境,先改变自己认知方式,用积极正面思考,想办法从危机中找到机。
第二步:珍惜并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你的父母、亲朋好友,亲近关系可以帮助面对人生危机。任何人都不是孤岛,都需要亲近关系支撑。
第三步:不管你是否有准备,一旦生活发生危机,记得写下自己的感受。

写下事件经过、自我感受、为何会有如此感受,一五一十写下来。在下结论之前,坚持写,连续写几天,你所写的内容自然会乱中有序。
写的过程要回答两个核心问题: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我从中汲取什么好的教训?

当你明白逆境对于人生成长的好处,又懂得因应之道,你甚至会期盼和寻找逆境来历练自己。

人生第一次碰到逆境的时机很重要。什么时期最合适呢?

15-25 岁,人生黄金岁月——初恋、上大学、知性成长、开始独立生活,这段时间是年轻人做出许多人生重大选择的阶段。如果人生有一段自我形成的特殊时期,且该时期所发生的事件对以后人生产生最深远影响,那就是这个时期。

一个人如果在十七、八岁到二十岁出头时碰到逆境的洗礼,且最后克服逆境磨难,重新站起来,他的人生便能从逆境中获得最大益处。有一个自传式记忆法“记忆隆起”(memory bump)支持这个说法。

记忆隆起:指人对生活经历的记忆曲线,不同于传统的回忆递减曲线,对人生中第二个和第三个 10 年之间的经历回忆数量增多。

社会学家格伦-埃尔德表示,一般人到 28 岁左右开始定型。逆境在 20 岁左右时出现,对当事人益处最大,逆境的磨炼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优秀、更快乐。

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的孩子,正在读高中、正在上大学,他们的暑期不是奔波补课,就是沉浸电子游戏。这个年龄他们迎接人生第一大考验:高考,或者说面临人生第一大选择:专业。这个过程,会产生深远影响吗?

父母最佳因应之道,就是给孩子丰富的生活体验,让孩子从不同生活领域得到内隐知识。

父母放手让孩子,或孩子自己要明白,这个时期去受些苦,去参与社会实践,去做义工、去面对一些逆境,可以学会积极面对、重新评估自己,或改变人生计划和方向,这个过程必将伴随个人的智慧成长。

当你的孩子或你处于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的关口,请给他或自己创造机会,去见识、去闯当、去历练自己,张开双臂,放手迎接人生挑战,寻找未来无限可能的自己。

唯爱与工作不可辜负

人类生存,离不开爱与工作,就象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与水。

没有人是孤岛,没有人能自全。人类天生是群体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Harry Harlow)发现,“接触性安慰”(contact comfort)是一种生存基本需求,即年幼的哺乳类动物跟自己母亲身体接触的需求。

母子依恋关系对孩童生存至关重要。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在接触性安慰概念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学说理论,提出“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

依恋是一种特质,环境改变会启动孩童的依恋机制,作出不同反对模式。

有安全型依恋、逃避型依恋、冲突型依恋。依恋特质,不是源于基因,而是孩子针对自己跟母亲的关系,按“适应原则”建立一套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如果这套模式告诉孩子,父母会一直在身边,那么孩子去玩、去探索时就比较勇敢大胆,久而久之,发展出安全型依恋模式。

如果你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独立自主,就多拥抱、多关爱、多陪伴。给他们一个安全堡垒,他们就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征服这个世界。让他们从小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不是只有孩童才有依恋,当你逐渐长大,依恋特质的内在模式会主导你人生最重要关系的建立。安全型依恋的成人,同样比较快乐、容易建立长久亲密关系,容易获得幸福感。

对应幼儿对母亲的强力依恋关系,母亲则表现出一种强大的“施爱系统”(caregiving system),婴儿发出痛苦信号,激发母亲心中的催产素,强化母亲的母性行为,减轻母亲压力,将母婴粘在一起,享受催产素分泌带来的亲密感。

依恋与施爱两个系统彼此互动发展,持续人类漫长演化进程。成人间的爱情关系,也是由两个古老连锁系统互动发展的。这两个系统与哺乳动物一样悠久,甚至更古老。鸟类也有这样系统。

爱的给与受,是一对相互对应、彼此交融的关系。

不只是爱情、母子,还有友情、同事、邻里等,因为人类是群体性超强的物种,充满爱、友谊、帮助、分享以及与他人建立紧密联结的情感。依恋与感情,可能带给我们痛苦,更带给我们幸福。每个人的生命,需要有别人才完整。爱能战胜一切恐惧。

如果一个人只关心自己,凡事都问是否符合自己利益,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唯有付出爱,才能获得爱。心理学近来研究显示,施爱系统比依恋系统更容易产生快乐和幸福感,给予、关心他人者,比接受帮助者获得的快乐更大、幸福感更强。

生命不能没有爱,无爱不生。

与爱同样重要的,是工作、是创造。

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Robert White)发现,人类和许多哺乳动物,都有一种基本冲动,称为“效能动机”(effectance motive),即人内心想通过与环境互动,进而控制自己的环境,以发展能力的一种需求及冲动。效能跟食物和水一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满足人类效能需求的最佳途径就是工作。如果你选择的工作符合自身优势,你能从工作中获得更多满足,工作心态更积极、更愿意面对问题,更会有愿景——为大我做出贡献。

马克思认为:工作是唯一创造人性的途径。造桥、垦荒等工作,不仅改变环境,也把工作者从受本能支配的动物,转变成有意识、有目标、有技艺的人。——米哈里《心流》

凡是创造性的劳动,皆是工作。打扫清理,用劳动换得窗明几净、整洁有序的环境,是工作;养育孩子、照看老人,让他们愉快享受生活,是工作;烹饪美食,综合利用各种食材,做出美味佳肴,是工作…凡是创造性的过程,全心投入其中,有意识、有目标、有技艺地改变创造环境,都可以产生心流,因人而异。

工作,让你满足内心效能需求,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与别人联结,让自己超越原有水准。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充分发挥一个人的自身优势,日复一日、持续积累、坚持工作,可以创造无限可能、无限美好,创造持续幸福。

工作分不同状态。人们对工作的三种态度:

第一种,把工作当作一份“差事”,换取酬劳;
第二种,把工作当一份职业,有明确目标、行动计划,但有时会迷茫为何工作如此辛苦;
第三种把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工作恰好是你自己兴趣所在、自身优势体现,只为实现人生抱负而做这份工作。

当工作属于你的事业时,你能从中享受心流体验,你能满足内心效能需求。这是最好状态的工作。

诗人纪伯伦说:

工作是爱的具体展现。

发现心流体验的米哈里指出,人类追寻理想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一开始对某个领域充满兴趣,沉醉其中,享受心流。经过多年投入,与相关的人、事和核心价值,建立紧密关系,进而享受更多更久的心流体验。这种全心投入,是另一种“工作是爱的具体展现”。

自我与客体间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联结:作家整个人“昏了头似的”,沉浸写作;科学家“目眩神迷沉醉天文学中”。这种关系出于个人主观认定,至此,工作已成一种“天职”。

当工作成为天职,是你将上天赋予你的优势,转化成人间行动。最好状态下的工作,意味着联结、投入和承诺。只有建立正确的联结,人才可能幸福。

你的工作属于哪种状态?你是否有长时间沉浸其中的创造性活动?当然不包括游戏、网络小说、电视剧,它们是没有创造性的消费型活动。心流体验和自身优势,这两个有效方法,可以衡量你的工作是否能带给你幸福。

千年圣问,人生意义为何?

“人生意义为何”这个问题,可称为“圣问”,足以与“圣杯”媲美:追寻人生意义是一种高贵行为,每个人都该为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乔纳森-海特

既然爱与工作,是幸福的源泉,为何人不能与工作建立最好的关系呢?

人与工作的关系,并非完全取决自己,有些行业很容易让人全心投入,有些行业却很困难。要看行业生态是否健康。

判断一个行业生态是否健康,重点在于能否整体协调(alignment),即“做得好”的人能“过得好”,就表示这个行业体质健康。“做得好”,即工作高品质、对别人有贡献;“过得好”即得到财富、认同和专业提升。高品质付出与高回报正相关。

比如遗传学界就是一个健康行业,从业人员尊重专业,并对专业有回馈。

新闻界却身陷泥沼。大部分新闻人初入行时,怀抱理想,坚信新闻自由,追求事实真相,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新闻人常被迫出卖自己的灵魂、违反道德标准。新闻界没有整体协调,工作与价值观相背,无法全心投入工作。

整体协调,即连贯性、一致性的体系、观念或世界观。连贯的事物运作顺畅,连贯一致的世界观可以解释一切事物。与此相反,不连贯的世界观则充满内部矛盾、蹒跚难行。

当人们从不同层次分析一个体系时,只要不同层次间彼此协调、联结,体系就会形成某种一致性。

判断一个人心态是否健康,同样也需要整体协调,身心协调。

海特认为,人是由多层次体系组成的:肉体、心理,社会文化。肉体包括身体和大脑,藏着心理,心理产物生成社会文化。生物学研究身体和大脑,心理学研究心理,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社会文化。当这一切连贯一致,学术分工才有成效可言,所有研究成果汇聚成一个大于各部分总和的更高成果。

如果你的个性与几个层次无法连贯一致,就会饱受内心矛盾和神经官能性冲突所苦。这时,你可能需要逆境洗礼,才有办法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

当一切连贯起来,所有事情联结一致之时,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时刻。

世界如此纷繁,人性如此复杂。科学界只有携手合作,让不同层次彼此联结,连贯一致,新的创见便开始酝酿生成。“综合”这个观念,最深刻的洞见:

当人的肉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三个生存层次,生活连贯一致时,就会找到人生意义。

追寻人生意义是一种高贵的行为,每个人都应为自己找到答案”。在追寻人生意义的征途中,海特用 10 个幸福假设,用实验、用理论、用实践告诉你,爱与工作如何转换成幸福的源泉和生存的意义。

你的一生,需要爱与工作,全心投入去爱、去工作,就象蜂群一样,从群体中感受超越自我的意义感。

祈愿远在国外求学的女儿,全心投入去爱、去学习、去创造,达到肉体、心理和文化三个生存层次的融合,连贯一致,遇见最好的自己。

读完《象与骑象人》,心生一念:此生,唯爱与工作不可辜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自在未来,已获原作者授权。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