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由于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定式,这些思维定式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如何解开思维定式限制,发现更多可能性?让我们从解决这道蜡烛难题开始吧。——来自开智深圳沙龙黄忠的分享。

蜡烛难题(Candle_problem),是由心理学家 Karl Duncker 在 1945 年创造的一个实验,用于测试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实验,还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行为科学的研究,比如 Sam Glucksberg 的分组蜡烛实验,用于研究压力和奖励影响人解决蜡烛问题的能力。

工作人员带你进入一个房间,给你一支蜡烛、一盒图钉和几根火柴。
然后跟你说:“请你把蜡烛固定在墙上点燃,但是蜡烛油不可滴在桌上。”

在问题的最初描述下,被试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大致会尝试两种徒劳无功的方案:

  1. 试图直接用大头钉把蜡烛钉在墙上(蜡烛会碎掉)。

  2. 试图将蜡烛烧融之后粘在墙上(蜡油粘性不足以支撑蜡烛的重量)。

思维的牢笼

极大多数人以失败告终,认为问题无解,还有一部分人会产生自我怀疑,最后都放弃继续解答问题。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最终得出了正解,当自主心智和算法心智失效后,反省心智也许能帮我们找到第三种答案。

接下来我们来还原我们的思维过程,会发现大脑默认做了如此多的假设,比如:

  • 火柴棒在火柴盒上摩擦取火

  • 火用来点燃蜡烛;

  • 蜡烛油可以用来固定物体;

  • 大头钉用来固定物体;

  • 燃烧的蜡烛直立;

  • 燃烧的蜡烛紧贴着墙;

问题:如何把点燃的蜡烛固定在墙上,且蜡烛油不滴在桌子上。

大家生活的经验应该发现,图中的这种蜡烛在燃烧时很多时候会溢出,我发现很多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把这个限制条件直接忽略了。
当问题出现“固定”一词时,很多人的直接反应认为蜡烛直接固定在墙上,而大头针或者蜡烛油正好有固定物体的功能。Duncker 认为这是“功能定势心理”(Functional Fixedness):一个人看到物体惯常的功用或联系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功用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不论是失败的情绪让我们放弃思考,还是心理陷阱带着我们偏离正轨,理性之光都将消失。

我们重新来分析默认假设,搜索系统中的所有元素:

{火柴、火材盒、蜡烛、大头针、大头针盒子、墙体、桌子}

尽管我们还不知道理想解是什么,但我们知道理想解有不可改变的条件:

  • 燃烧的蜡烛靠着物体;

  • 燃烧的蜡烛会溢出;

如果燃烧的蜡烛紧贴着墙的这个假设不成立,那么燃烧的蜡烛紧靠着什么呢{蜡烛-靠着-?};
溢出的蜡烛油不能滴到桌子上,会滴到哪里{蜡烛油-滴在-?}。
大头针既然不是用来固定蜡烛,可以用来固定什么{大头针-?-墙}

我们可以搜索已有的元素,排除墙体、桌子,会发现火材盒是最佳的选择,答案一目了然:

  • {大头针-大头针盒子-墙}

  • {蜡烛-靠着-大头针盒子}

  • {蜡烛油-滴在-大头针盒子}

 

实验发现,人们下意识里认为大头钉的盒子就是用来装大头钉的,压根就从来没有想过还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总结分析过程会发现,分解系统元素、排列组合元素就能解决问题,这这是德鲁.博迪、雅各布•戈登堡在《微创新》提到的创新法则:打破“结构性固着”,把它分解成多个部分,然后将分解后的部分重组,会发现惊喜。

可供性打破思维定式

尽管如此,创新依然举步维艰,如何打破思维定势?
奥地利著名作家、哲学家、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认为:观察者必须摆脱一切预先的假设,对观察到的内容作如实描述,而使观察对象的本质得以展现。

生态心理学的奠基人詹姆斯·吉布森(James J. Gibson),同时也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认知心理学家之一,提出了可供性:人知觉到的内容是事物提供的行为可能而不是事物的性质,而事物提供的这种行为可能就被称为可供性

affordance 是 afford (提供、给予、承担)的名词形式,环境的 affordance 是指这个环境可提供给动物的属性,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在《设计心理学》中引入 affordance 这个概念的,并且由于这本书的流行,affordance 被更多人发现。

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就在《设计生态学》中延伸了可供性这一概念:关注物的属性在某个环境或者情景下的可能用途,而非物的特定属性所限定的单一用途。

他的「无意识设计」理念就是基于他对人们无意识行为的观察,以及对人和物关系的传统设计观念的冲突的思考,深泽直人认为太多的刺激并不是一件好事,人和物的关系应该是无意识的、和谐的、不加思考的,从中会发现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正是从吉布森的直接知觉论发展而来。

在矛盾中生长

文化习俗是一种设计,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从居住的房屋、出行的交通工具、沟通的通讯工具无不是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些工具本身被人们改造、重新设计,成了人们生活中习惯的一部分。

小时候我们总是被父辈教训筷子是用来吃饭的不是用来敲碗的,学校行为守则规定上课前要向老师站立问好,成年后结婚前,要约见双方父母见面,谈好彩礼嫁妆,这些都是沉淀的习俗,约定的行为规则,文化习俗是前人为后人设计的行为,成为我们「无意识记忆」的一部分。

当我们在解答蜡烛难题时,我们为什么会做那些默认假设,极大多数假设都是「无意识记忆」的产物,其中有一个典型的特征:记忆的自发性,并带有片面性。而「无意识记忆」又主要来自文化习俗,也就是文化习俗制约着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的创造力

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一方面缓解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是不是也会限制我们为应对未来的问题时的创造力?

环境在变化,人的行为会随之变化,不存在人绝对适应的环境,环境总是在挑战人,人也在不断适应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的过程,「无意识设计」便提供了人与环境动态平衡的可能,而且是一种自然、舒适的姿态。

也许只有基于可供性理论,不断去观察所处环境,才能不被思维定式限制,发现这个世界的更多可能。
对可供性感兴趣?这里还有一篇文章《如何创造超一流产品?你需要知道可供性》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