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弄懂何时相信直觉,何时善用推理,该简化时简化,该推理时推理。也许,这本来就是人类本能。

先讲一个蜈蚣的小故事:

蜈蚣有很多条腿,各腿配合默契,走路健步如飞。

壁虎见了很好奇,就问蜈蚣:“你走路的时候,先迈哪条腿?”

蜈蚣听了,脑袋一热,心想:是啊,我光顾着走路了,怎么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啊!

于是蜈蚣开始注意自己的步伐,但无论先迈哪条腿,都觉得别扭,久而久之,竟然不会走路了。

读完吉仁泽的《直觉》,内心很矛盾,就像拥有很多条腿的蜈蚣,纠结先迈哪条腿。心灵偏向直觉,向往无意识智慧。但之前读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读斯坦诺维奇的理性三步曲,欣然向往理性光明,希望用理性点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如今站在直觉与理性的十字路口,竟然不知所向?

心灵与大脑开始打架,直觉与理性,到底应该相信谁?

什么是直觉?

吉仁泽的《直觉》,主要讲述直觉的智慧和行为。

阅读它之前,不妨想一下:为什么千挑万选的爱人不如一见钟情的对象?为什么商家不惜重金打造信息含量很广告?为什么保洁公司将洗发水品种减少 60%,利润反而提高了 10%?为什么初涉股市的菜鸟业绩竟然超过备受追捧的专家?

直觉!是直觉起的作用。

什么是直觉?直觉指思维凭借无意识、经验法则和进化能力适应环境,作出判断和选择。人们选择配偶、工作、生活方式,都是凭直觉。直觉来时,挡也挡不住:

1)迅速出现在直觉中的。2)意识不到它的深层运行机制;3)强烈实现的动机。

许多心理学家抨击直觉,认为直觉存在系统缺陷,因为它忽略知识、违背逻辑。吉仁泽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相信直觉,而是什么时候应该相信它。有些哲学家认为直觉是神秘的、无法解释的。

吉仁泽认为直觉并非冲动与随想,它有其自身原理。直觉的原理包括两个部分:1)简单经验法则(启发法)。2)大脑进化能力。

经验法则只瞄准最重要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大脑进化能力,包括认知记忆和记录移动物体的能力。进化,即自然赋予人类的某种能力,人类经过扩展练习将它变成才能。

直觉本质有两种理解,一种从逻辑角度,认为直觉是用复杂的逻辑法则解决复杂问题;一种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它更依赖简单策略,利用进化大脑。

逻辑视角就是富兰克林资产负债表法则,对每次行动列出所有结果,仔细权衡后选择最优解,即“期望效用最大化”。这个逻辑视角假设人的思维象计算机一样工作,却忽视人类的进化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和社交本能。

吉仁泽却提出,直觉是一种无意识智慧,不经思考即可了解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法则。在吉仁泽看来,逻辑只是思维获得有用工具的一种。思维就是一个适配工具箱,里面装满基因、文化和个人层面创造与传输的经验法则。

在半知半解情况下,时间、信息或选项越少越好,靠直觉,少即是多。但并非说,少一定就好。选项多与少处于一个中间水平时,取得优解。

直觉从哪里来?

达尔文认为,蜜蜂的蜂巢营造艺术是“所有已知本能中最奇妙的”。这种本能由更为简单的本能经过无数连接的、细小的变异形成。吉仁泽相信,人类认知进化也一样,依靠本能的适配工具箱,叫“经验法则”或“启发法”。直觉,帮助人类智能挑战:探索信息背后的事情。

直觉发生作用的过程:

  • 直觉是经历和体验,迅速出现在无意识中。我们还没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直觉,可却准备好利用它们。

  • 经验法则产生直觉。思维解读启发法,读懂他人意愿;认知启发法让人们信任哪一种产品;注视启发法引导行动方向。

  • 进化后能力构成经验法则。如视觉追踪移动物体的能力构成注视启发法。

  • 背景构成经验法则运行关键。如用名称识别判断产品质量和城市大小,构成认知启发法。直觉本身并无好坏、理性与非理性之分。它的价值在于经验法则运行的背景。

一言概括,直觉来自人类的进化能力和所处环境,它们激活经验法则后催生直觉。

人类大脑经过神奇进化而获得天赋能力。进化能力包括语言、记忆、物体追踪、模仿和情感,都是自然选择、文化传播或其他途径获得的。比如语言能力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而知道某词表达某物则是文化习得。大脑进化能力,即有基因功能,也有学习环境功能。斯坦诺维奇则称之为基因和模因的功能。因为人类尚未找到进化能力的规律和成因,所以不能赋予机器人同样能力。如人工面孔和声音识别能力、情感能力如爱、希望和愿望,远不能成为机器智能一部分。

经验法则不仅是大脑进化固有的,也是环境构成固有的,这种解释行为的方法叫适应法。进化心理学称为适应性工具箱。适应性工具箱有三层:进化能力;利用进化能力组成的模块;由模块组成的经验法则。

一项适应性能力,可解决一系列适应性问题。如追踪,最初目标可能是捕食或航海;追踪中保持注视角度不变,以拦截猎物。追踪能解决一些如接球、航海或飞行中避免碰撞一类的问题。同时也为解决社交问题提供智慧。幼儿能够通过目光,迅速辩认群体成员的社会地位;新成员通过追踪知道应该尊敬谁。人类从两岁开始就懂得用眼光判断他人心理状态如愿望;三岁就能以目光为线索,判断你是否在骗他。人类不仅追踪目光,而且用肢体语言判断对方意图。进化能力对解决适应性问题非常必要,但单靠进化能力还不够,进化能力和环境共同构成经验法则,形成人类直觉

直觉如何起作用?

 

西蒙指出,“人类理性行为由一把剪刀塑造,环境和思维是这把剪刀的两片刀片”。要想剪刀起作用,既要了解思维,也要了解环境。环境这把刀片,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即不断发生惊人、新奇、出其不意事件的程度。股票市场是环境不确定的极端例子。

如何适应不确定性?吉仁泽认为很简单,靠直觉!直觉的依据,一个是经验法则,一个是法则运行的环境。

好直觉,不复杂。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直觉判断往往(并不总是)只基于一个很好理由,即“采纳最佳”启发法。直觉会把选择线索按重要程度作一个排序,然后用最重要线索快速作出判断。

举个例子:

马蒂有两个上中学的儿子,大儿子中途退学,令马蒂困扰不已,决定把小儿子送到辍学率低的学校。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学校的辍学率呢?

马蒂根据对学校的了解,先找到判断线索,比如出勤率、写作得分、升学率等,从高到低排列。如果用第一条线索出勤率,可分出高低,即可作出选择,即单一理由决策。如果几个学校出勤率相同,那就再看第二个线索写作得分来判断。马蒂的选择,就是采纳最佳启发法的直觉判断。

用统计计算方法,先收集 10 所学校辍学率的 15 条线索,包括出勤率、写作得分、升学率、低收入家庭学生比例、英语水平有限学生、高考平均分、教师平均收入、家长参与率等,根据富兰克林法则,认真衡量每条线索,作出最终预测。富兰克林法则的现代版本叫“多元回归”,多元即多条线索,判断每条线索权重,经过复杂计算,得出最优解。

那么,直觉判断与复杂策略,哪个准确性更高呢?结果表明,在事前预测时,直觉判断比复杂策略更准确;在事后分析时,复杂策略比直觉判断更准确。

由此,吉仁泽得出总结:不确定环境中,好直觉一定要忽略信息。因为世界如此复杂,并不存在最优策略。电脑高速运行计算,让我们认清一个事实:最佳策略通常找不到。当最优解找不到时,不妨找满意解。满意解,靠经验法则就可以做到。

好直觉,超逻辑。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思维的本质是逻辑性,而非心理。逻辑是个理想的抽象系统,但不能提供一切思维的标准。

例子:卡尼曼和阿莫斯的经典“琳达问题”:

琳达,31 岁,单身,一位直率又聪明的女士,主修哲学。学生时代她就对社会公正问题比较关心,还参加过反核示威游行。请问下面两种情况哪种可能性更大?

A:琳达是银行出纳员;B:琳达是银行出纳员,她还积极参与女权运动。

如果我们的直觉和大多数人一样,会选择 B(85%的人)。卡尼曼和阿莫斯告诉我们,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它与逻辑相悖。从逻辑上讲,“参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从属于“银行出纳员”,子集永远不可能大于集合本身,明显 A 的概率更大。“无论如何,A 的可能性不可能小于 A&B。” 我们的直觉错误叫“合取谬误”或“并列谬误”。

琳达问题,引发数百种研究,用以证明人类根本没有逻辑,缺乏理性。该问题还用来解释各种经济和人类灾难,包括美国安全政策 、行政决定、司法判断等。

吉仁泽却指出,琳达问题中,理性思考的逻辑定义所能用上的所有词汇是“和”与“可能”,即只有一种意思是正确的:合乎逻辑的“和”与数学上的“可能性”。这种逻辑准则是“内容盲区”,因为它忽视思考的内容和目标。死板的逻辑准则,忽视了这样的情况:人类智能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运行,而不是人为确定的逻辑体系里运行,它需要人类去探索已知信息以外的东西。

琳达问题中,不确定性来源就是“可能”、“和”这些词的意思。从自然语言角度分析,“可能”的意思,一部分解释与数学概率相关,比如“经常发生的事”;另一部分解释与数学无关,比如“貌似合理的”、“似乎可信的”、“是否可证”。而思维用于解释语言意思,运用的是无意识的“相关准则”,它的推理是这样的:“实验者将琳达问题描述给我听,这可能与他希望我去做的任务相关。”  如果参与实验的人将“可能”理解成数学概率,题目中的描述与答案彻底不相关。但直觉运行的“相关准则”却表明,“可能”的意思一定要与描述相关,比如它是否可信、合理。

回答琳达问题,是依据逻辑推理呢,还是直觉相关呢?大多数人选择用非数学意义解释“可能”,即是否可能、可信、合理和有代表性。很少人选择用“经常”或其他数学术语。这表明,琳达问题中发生具体作用的是谈话直觉而非逻辑谬误。吉仁泽用新版本,重新描述琳达问题,“可能”这个模糊词语,换成清楚说法“多少个”:

共有 100 人符合以上描述(比如,琳达),其中有多少人是:

A:银行出纳员? B:银行出纳员和积极的女权运动活跃分子。

如果人们不明白子集不可能大于集合本身,继续犯逻辑错误,新版本会和老版本一样结果。但用直觉推理,所谓的逻辑错误就不存在了。人们用具体数字选择多少个时,A 的选择就远远大于 B。

这个结果与心理学家巴贝尔和皮亚杰早期研究一致,他们让 8 岁的孩子回答:花和迎春花,哪个更多一些?大多数孩子都知道花更多。

所以,吉仁泽认为,琳达问题的关键,不是直觉是否遵循逻辑定律,而是直觉遵循哪些无意识经验法则构成对“意思”的解释。这是人们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而自然语言比逻辑复杂得多。

直觉对语言的三个特征:1)我知道它的意思;2)我根据这个意思来理解;3)可我不知道自己怎么知道这个意思的。

一个单独的句子就是一种背景,线索就从句子内容中找。直到今日,语言学还在努力找出构成智能语言直觉的经验法则。用不同方法,表达逻辑相同的信息,得出的结论却经常不同。比如手术死亡的可能性是 10%,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是 90%,这两种表述,逻辑相同,直觉选择却完全不同。卡尼曼和阿莫斯称此为“框架效应”。吉仁泽认为这是不同表述构成不同构想的结果。构想的潜力无限。直觉构想比逻辑更丰富。

实验心理学之父威廉·冯特指出逻辑定律与思维过程的不同: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现代逻辑科学,人们认为确定的方式,就是用逻辑思维法则对整个过程进行心理分析。但这只是思维过程中的一小部分。试图用这些形而上的、心理学感觉来解释这个世界的尝试,只能导致事实在逻辑思考中变得混乱。实际上,这些由结果评判的尝试绝对是徒劳的。因为它们忽略了心理过程本身。

心理学将逻辑当做通用认知分析法,哲学将逻辑形式当做理性行为通用分析法。逻辑典范深入人类文化。然而吉仁泽指出,逻辑法则忽视了文化、忽视了进化、忽视了环境。从纯逻辑角度看似错误,在真实世界里却可能是一种高度智能的社会判断。

好直觉超越已知信息,超越逻辑法则。

什么情况下用直觉?

有时候,相信专家不如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认知启发法。认知启发法是适应性工具箱的一个简单工具,它引导人们进行直觉判断、推断和个人选择。

  • 当存在单一的、清楚的标准时,判断称为“推断”。推断有对错。当认知与人们想知道的事情之间关联强时,认知启发法就能准确推断。当面对两种选择时:“如果你认识其中一种物体,而不认识另外一种,那么推断我们认识的那一种更有价值。” 这也是半知半解情况下,少即是多效应。

  • 当没有单一的、清楚的标准时,判断称为“个人选择”,如选择一条裙子、一种生活方式,或者选择配偶。个人选择关乎品位,无关对错。

当然,认知启发法也不总是得出正确结论。有效运用认知启发法取决于两个流程,认知和评估。首先,自问“我认识这些选项吗”,然后决定是否使用启发法。其次,自问“我可以凭借认知作出选择吗”,评估它是否适用当前情况。

比如我们去森林远足,看到不认识的蘑菇,会犹豫该不该采来吃。但在餐馆看到同样蘑菇时,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在森林里,我们遵循认知启发法:如果我们不认识它,那么它可能有毒。而在餐馆里不用遵循这个原则,不认识也可以食用。这个评估流程并非总是有意,只是表明人们直觉性地“知道”,什么情况下“不认识”意味着“不安全”。

有时候,好理由,一个就够了。有谁会只凭一个理由作出重要决定呢?大概我们都会赞同,要找出所有相关信息,进行衡量,然后作出判断。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违背官方指导方针,遵循直觉判断——单一理由决策

世界如此复杂,什么情况下用直觉,什么情况下用复杂分析呢?吉仁泽用大量实例证明,当未来很难预测,掌握信息又有限时,基于单一理由的序列决策,直觉往往更准确。当需要解释过去,将来很容易预测时,掌握足够信息,复杂分析更有用。

例子:一名男子胸口疼得厉害,到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心脏病(准确说急性缺血性心脏病),他们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是送去心脏病重症室还是常规护理病房?在美国,每年有 100 多万病人被送到心脏病重症室。医生是如何作出决定的?

医生面临的不可预测风险有:一方面医生担心普通病房病人死于心脏病遭遇投诉,而将病人送往重症病房,导致重症病房变得拥挤,监护质量下降、成本提高。另一方面病人送进重症病房存在传染风险,美国每年有 2 万人死于医院传染病,重症病房尤其普遍。重症病房是医院最危险的地方。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小组受命研究改善这一状况。他们先用复杂计算公式,测算五十几种概率,经过反复测试,发现运用复杂计算方法并不能改善医生决策质量。而测试后医生决策水平得到提高,因为他们找对了主要因素,依靠单一序列决策。最终研究小组按照单一理由顺序决策原理,形成一个简明树形图。

第一层:如果心电图异常(ST 片发生变化),病人立即送往特护病房。不需要其它信息。
第二层:如果不是,进入第二条线索:病人自诉是否胸口疼痛。如果不是,送入常规病房。如果是进入第三条线索。
第三层:是否存在其它五个因素,如果是送入特护病房。

这个决策树快速简洁,不需要测算五十几种概率,只需一个或几个诊断性问题。

用顺序表示事物,有助于激发观察力,简化复杂生活。“简明树形图”这个简单工具,它由三个模块构成:

  • 搜寻原则:用重要性排序找出各种因素。

  • 停止原则:如用某个因素可以作出决定,即停止寻找其他因素。

  • 决策原则:用这个因素将物体分类。

简明树形图引入次序,哪些因素最重要和关键,用次序保证快速简洁的效率。所以,当未来很难预测,掌握信息又有限时,基于单一理由的序列决策,直觉往往更准确。

直觉是人类本能

人类能发觉已知信息以外的情况,不仅具备这种本能,而且不得不使用它。我们无法停止对他人进行推断,这种能力就是社交智能。

社会环境比物理环境更复杂、更具挑战性,且不可预测。复杂的社会环境造就了最高级智能,吉仁泽称其为社交直觉的特殊直觉结果。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一书中得出结论:互利主义是道德的基石。达尔文称互利主义(我给你什么,你就得还我什么)为社交直觉。

社交直觉的两种基本形式:

  • 家庭直觉:照顾好家人。

  • 群体直觉:支持某个象征意义的群体,与群体成员合作,保护他们。

家庭直觉是人类和灵长类祖先共有的,群体直觉是人类独有的。群体直觉建立在互利主义的基础上。家庭直觉和群体直觉是人类道德和利他行为的两种根源。

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出:一个部落中有许多成员,他们拥有高度集体主义精神、忠诚、服从、勇气和同情心,他们永远准备着相互帮助,或为了共同利益牺牲自己。这样的部落能够在与其他大多数部落竞争时获胜。这就是自然的选择。

人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传统人类文化深受社会标准影响,他们支持团体中所有人的忠诚和慷慨,这样就能减少内部冲突。这与达尔文观点一致。

西方思想中,直觉以最确切的知识形式开始,最终却被嘲笑成一种易变的、不可靠的人生指南。人们曾以为,天使和灵魂的直觉是透明无比的,远胜过人类推断。西方哲学家们说,直觉让我们“看见”数学和道德中那些清楚的真相。而在今天 ,直觉越发与我们的内心而不是大脑相关联,并且从天使般的确然变成了纯粹的情感。

吉仁泽最后指出:直觉,并非完美,也非愚蠢。直觉利用大脑进化能力,以快速准确行动的经验法则为基础。直觉的质量,在于无意识的智慧:不用思考也知道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原则的能力。人类直觉,胜过大多数复杂推理和计算策略,也知道何时利用直觉,以免误入歧途。可是,直觉并没有方法可言。如果没有直觉,人类能做成的事很少。

直觉是人类的本能,谁又能违背本能做事呢。

听从本心

蜈蚣因为思考先迈哪条腿而行动瘫痪。走路是种本能,无需思考。蜈蚣偏要介入思考,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结果适得其反,吃亏在“想太多”。

据统计,人生真正值得深思熟虑的事不超过 5%,而大多数人总是抱定凡事“三思而后行”的宗旨,轻则患上拖延症,重则想得越多错得越多。吉仁泽用《直觉》告诉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不思考”反而比“三思”效果更好。人类身体天生内置“无意识智慧”,在复杂世界里,让我们快速作出决策,让我们有许多理由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觉更符合心灵。

世界如此复杂,生活如此纷繁,直觉和理性,不用比斗掐架,不用相互攀比,我们要做的是,让直觉和理性联手,弄懂何时相信直觉,何时善用推理,该简化时简化,该推理时推理。也许,这本来就是人类本能。

当我们通过阅读经典,改进认知,既明白直觉之理,又懂得理性之道,不知不觉中思维已上几个层次。当别人哀叹“当时明明知道”的时候,我们已轻舟飘过万重山。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自在未来,已获原作者授权。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