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帮助别人,并不一定要找到过马路的老奶奶。日常生活中,帮身后的人扶一下门,进电梯后帮别人按一下楼层,都在助人。赵昱鲲老师曾在微博发起过“日行一善”的活动,他在这个活动中做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来看他的这篇文章。

2013 年,我曾在微博上发起过“日行一善”的活动,平均每天拿出一个小时,去帮助别人。活动已经结束,其间记录了一些想法,也许对你也有帮助。

我为什么会想要帮助别人?

第一个原因是:助人是天性

遥想当年原始人居于草原之上,猛兽出没,灾荒频仍,食物难觅,抚儿艰辛,敌对部落虎视眈眈,杀人强奸家常便饭,凡数十万年。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能适应的人活了下来,留下基因流传至今;不能适应的人,基因就永远消失在达尔文的长河中。凡是能流传下来的基因,必定是在当时能帮助到人们的生存和繁衍。比如发达的大脑、灵巧的手指,也比如恐惧、攀比等心理机制,还比如帮助别人的本能。

对于助人基因的起源,社会生物学的祖师爷 E.O.Wilson 认为,是因为如果一个群体内大多数人倾向于助人,那么这个群体的基因库流传下去的几率就会更大。进化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Trivers 则认为,是因为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从总的效果看,1+1>2,比如你看见邻居挨饿,就把今天打到的鹿分一半给他,明天你什么猎物也没打到,但也许邻居就可以送来一只羊腿。(当然这只是比喻,因为狩猎往往需要合作,本身就是个互助行为)因此,助人的人生存几率更高。

不管哪种说法更对,总之人类这个社会性动物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下,那些有助人倾向的基因得到了更广的传播,最终遍布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所以,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就是观察到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助人倾向。

当然,毫无疑问,过度助人也是有害的。人类也进化出自私的本性,保护自己。这并不奇怪,人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比如交感神经让人兴奋,副交感神经让人放松,两者共同作用、相互平衡制约,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转。同样的,自私和助人,也是需要共同作用、相互平衡制约,才能保证我们的生活幸福。

但是,在目前的社会下,助人被过度抑制了。我不打算在这里分析原因,也不想列举事例来佐证,只想指出其中恶果:正如一个交感神经过于发达、副交感神经被抑制的人会神经紊乱,心悸、憋气、血压升高,一个过于自私、不肯助人的人,也不会因为频频揩油、只进不出而幸福,反倒会抑郁、孤独、怨天尤人。所以,我们不能抑制自己助人的本能。压抑性欲望会导致性变态,压抑食欲望会导致厌食症,压抑助人的欲望则会让人心理失衡。

我和这个世界上的其他 70 亿人一样,DNA 上刻着助人的基因。很自然的,我想要表达这份欲望。

第二个原因是:助人是传统

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住在我外婆家。有一天,一个污黑的叫花子上门讨饭,外婆没有用残羹冷饭把他打发走,而是让他到家里来,拿我们的饭菜给他吃,走时还送了好几个馒头。我小时候那里已经很少见到叫花子了,因此这件事我一直记得。

有一次,外公扛了五六十斤的竹子到三十里外的地方去卖。一同去的另外一个人,卖竹子的钱被偷了,结果哭着不敢回家,因为他老婆很厉害。外公怕他寻短见,就把自己买竹子的钱分给他五块。那时的五块钱很值钱。还有邻里之间的关系,也都是互相帮助成风,就连哪家烧了好吃的,都要盛上一碗送到邻居家去尝尝。这大概就是原始人互相送食物的现代版吧。

识字后读书,里面也总是把与人为善作为美德——我倒不是说那些圣贤书,小时候谁愿意读那些东西呢——我说的是古典小说,比如三言二拍,其中对风土人情的描写中,都包含着大量的互相帮助。

历史中,也从来不乏灾荒之后民间赈灾的记载,这些都是人们自发的行为。就算到了近代,大家对上海的各种赈灾慈善机构应该也不陌生,而且,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这些赈灾比古代更加有效。那些把现代人情冷漠归咎于科技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文化底层的风土人情,深植在人们的生活、意识、价值观中,远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我在这样的传统下长大,潜移默化之下,很自然地认为就应该帮助别人。

第三个原因是:理智的选择

到十几岁的时候,我却不好意思去帮助别人。八、九十年代,在年轻人中间占压倒优势的是王朔代表的消解崇高、嘲笑道德的“痞子”文化,大家都觉得助人的要么是傻瓜、要么是投机。

后来,到了美国之后,我忽然发现,自己又置身于一个推崇助人的社会之中了,尤其是在帮助陌生人方面。但是,那时我已经二十多岁了,只是做了些微调。真正的改变,还要等到我在美国呆了十年之后,去学积极心理学。我们有一本指定教材,是纽约州立大学 Stephen Post 写的《为什么好人有好报?》,里面列举了助人的种种好处:

助人让你更幸福。当你帮助别人时,脑部会产生大量多巴胺,而多巴胺正是 “快乐使者”,负责传递开心和兴奋的感觉。这很好理解,既然进化鼓励我们助人,肯定会有相应的生理机制让我们喜欢助人。乐于助人的青少年更活跃、更积极、更敢于迎接挑战,有更多的爱和积极情绪,抑郁率和自杀率也显著降低。

助人让你更成功。加州伯克利大学在 20 世纪 20 年代进行过一项针对近 200 人的追踪调查,追踪了他们从刚出生到如今的生活,结果发现,乐于助人的青少年后来会赚更多的钱,社会地位也更高,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助人让你更健康。伯克利大学的另一项研究追踪了 2025 位老人达五年之久,他们的发现是惊人的:经常参加志愿服务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人低 44%,而参加两项以上志愿服务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人低 63%。

这组数字是什么意思呢?一周运动四次,能降低 30% 的死亡率;参加宗教活动,降低 20%;戒烟则是 49%。也就是说,帮助别人的健身效果,仅仅略次于戒烟,但如果你频繁地帮助别人,那就简直就要“死神也望而却步”了。

另一项研究把一些病人分为两组,一组学习应对疾病和压力的技巧,一组给其他病人打电话,提供社会支持。结果发现,帮助他人的这一组,不仅比另一组更健康,也比他们在电话里帮助的人更健康。换句话说,帮助别人给你带来的好处,很可能比被别人帮助还大。

这一组研究对我有触动吗?有。但真正打动我的,还是关于 Stephen Post 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不是他自己讲的,而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在他的新书《持续的幸福》里讲的:

Stephen Post 小时候,当他母亲看到他闷闷不乐时,就会说:“Stephen,你看上去心情不好,你出去帮助别人吧。”

刚回国那段时间,孤身在外,晚间寂寞无聊,就蓦然想到这个故事。以往一个人在国内的时候,我晚上常常是靠刷微博、看电影度过的,但由于我大部分工作就是坐在计算机前,所以这样的休息方式其实很不健康。可是一个人在外,人生地不熟,那除了做宅在家里刷微博、看网上电影还能干什么呢?

还能帮助别人。

我忽然想到 Stephen Post 的这个故事,于是猛地想到,我何不把这份时间捐出去,既帮助了别人,又能帮助自己?我可以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因为帮助了别人而感到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起来,我决定开展“日行一善”活动,就是天性、传统、理智的共同作用。用佛洛伊德的话说,我的本我、自我、超我在这里得到了统一。

我帮助到别人了吗?

第一句回答是:帮到了。

据说每年到学雷锋的时候,街上的老奶奶都不够用。有些不走运的老奶奶,会被学雷锋的小学生从街这边扶到那边,再从那边扶到这边,一年之内都不想再过街,直到第二年的学雷锋日。

我应该是避免了这个问题,因为我的每次助人,都是由别人在微博里提出要求,而我也反复申明:不要期望太高,随便聊聊,至少也能充当一个倾听者。从事后反馈看来,应该都是帮到了的。

第二句回答是:而且改变了。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在每次助人后,都会请他们也帮我一个忙,就是随后也去帮助另一个人,可以是家人,可以是工作本分,只要是帮助了别人就好。 我要承认,这才是“日行一善”活动里我最得意的部分。这叫“善意传递(Pay it forward)”,又叫 “接力助人”。我一个人并不能帮助多少人,但如果能改变其他人,那才能产生真正的改变

从别人的反馈来看,至少有一部分人,被我改变到了。比如有一位我帮助过的@朱刘弟子,做的“善意传递”是:“去省中医院的路上,看到一位乞讨的老太太,将身边的五毛钱给了她。以前比较冷漠,不会给的”。 后来,他又@我说:“在大巴车上,把第一排的位置让给了一个会晕车的乘客,很开心”。

当然,其实我不能说,我改变他们了。这份助人的天性,也一样地存在于他们身上,只不过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我只是帮助他们慢慢地发现助人的乐趣,然后就是他们改变自己了。

另一种改变是在围观群众那里。有些人我没有去帮,但由于关注我的微博,所以自愿地加入。比如@一枚生活 网友,也开始在她的微博上记录她每天帮助别人的事情。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条微博:

昨天傍晚告诉瑶瑶妈妈加入#日行一善#帮的事儿,然后着急地说,哎呀,这一天都快过去了,妈妈好像还没做什么善事呢。瑶瑶说,妈妈,怎么没有?你下午工作回来后听我告诉你我的科学报告的主意,又陪我读"会打字的月亮公主"的中文故事教我不认识的字怎么念,不都是善事吗?原来孩子的心更清楚什么是善。

这也是我很得意的带给别人的第三种改变:认识到自己的善良。助人刻在每个人的基因里,也渗透在我们呼吸的文化中,因此,我用不着刻意催逼别人助人,只要他们自己认识到自己原来是如此善良,认识到原来助人如此有趣,就会自动、自主地去助人。

第三句回答是:我也改变了。

“日行一善”让我不用过多地坐在计算机前,让我每天在清华校园里散步一小时,让我感到自信、满意,让我练习了积极心理学。但更重要的是,助人也在帮助我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我在微博上分享过:

今天早上起来跑步,有个老大爷在扫路,旁边不知道谁掉了一块钱。我第一反应是不理,第二是捡起来归自己,但最后折回去捡起来给了这个老大爷。#日行一善#这个活动其实也在帮助我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我还有什么要说的?

你比你以为的更善良

心理学的老祖宗,大概应该是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里的先知们。在神庙入口处,刻着一行字:“认识你自己。”

知识就是力量,认识你自己,则是力量中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有数不清的测量工具、课程、书本、研究,帮助你认清你的优点、缺点、情感、人格,还有性取向。你也许也对自己做过各种分析,从星座、血型到大五人格,可是,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我认识到我的善良了吗?

在“日行一善”活动中,我发现,人们普遍不知道自己有多善良,大家普遍忽略自己是多么频繁的帮助别人。当我帮助完别人之后,要求他们也去帮助别人时,我常能感觉到他们的一丝为难。但正如前文所述,在我稍加解释之后,他们就会发现,助人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其实他们早就在日常生活中不停地帮助别人了。这可能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助人就得是不怀任何功利目的、帮助陌生人。那至少我就不符合这条标准,因为我打算助人时,主要动机是为了自己。

但如果是利己利人地帮助认识的人,那又有谁不是在每天都助人呢?不要说这不是善良。事实上,这才是善良真正的心理起源。你见过哪个不肯互利地帮助熟人、去专门等着去帮助陌生老奶奶的人是善良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善良回归本来面目,认清自己有多善良,珍视这份善良,发挥这份善良,理直气壮地为了自己去帮助别人。

从理性、自私的角度去助人

那种完全无私、舍己为人的助人,短期提倡可以,但无法持久。就像邪派武功,咬破舌尖吐出一口鲜血来,可以虎躯一震,所向无敌,但随后就一蹶不振,内伤已经埋下。

自私是人的本性,正如善良是人的本性一样。一个人亢奋太久,会非常疲累,只想休息,因为体内平衡被打破,交感神经兴奋之后,就该副交感神经接管了。善良也是如此,总是要求大家善良、无私、奉献,最后必然埋下内伤,一方面是自私强力反弹,另一方面,你再要求大家善良时,别人已充满怀疑、无法反应,医称“善无能”,俗称“善萎”。

自古以来,对助人的提倡,就是从道德、哲学、宗教、文学、政治的角度。这些角度当然很重要,但正如历史事实所反复展示,它们很容易矫枉过正。科学、功利的角度,正好可以对这些角度加以补充和校正。

所以,我认为,可以从自私、理性的角度去提倡助人。毕竟,我们之所以善良,根本原因是在于善良能帮助我们生存。科学事实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帮助别人会让你更幸福、更健康、更成功,那你为什么不可以为了自己去帮助别人呢? 从另一面说,不管你承不承认,助人是你的天性,当你帮助别人时,你会感觉良好。对这份自然的欲望,不要压抑,让它表达吧。

我说完了,换王小波说:

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的、能够辨别善恶的人想帮助别人,本文就是为他们而写。至于浑浑噩噩、善恶不明的人需要怎样才能去帮助别人,我还没有考虑过。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咱们国家里前一类人够多了,可以有一种正经助人观了。

本文转载自博客:http://blog.sina.com.cn/yingyongjijixinlixue,已获原作者授权。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