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张海良
古往今来,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对智慧心生向往、孜孜以求。对组织而言,拥有智慧可以让组织长存和繁盛;对个人而言,拥有智慧可以解决许多烦恼和问题。那么,什么是智慧?智慧从何处来?

当我们谈起智慧,脑子浮现的总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我们或称他们先知、智者,或者直接尊称长者。为什么?因为他们阅历丰富,仿佛能看透世事。达 · 芬奇说。

不,不是这样。为什么?大师中的大师詹姆斯·马奇在《经验的疆界》里为我们理清经验的作用与边界。

在实务界,马奇他并不出名,但却是管理大师心中的大师。比如,2003 年 12 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有一个「大师的大师」排行榜,马奇排在第二,仅次于彼得 · 德鲁克。马奇的早期职业生涯,曾写过两本书,一本名叫《组织》,是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 · 西蒙于 1958 年合写的,另外一本是《企业行为理论》,与理查德 · 赛尔特于 1963 年合著。这两本都是组织研究的经典之作。1995 年马奇从斯坦福退休,在这之前,他担任过很多学科的教授,比如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教育学。此外,他还是一位诗人,出过 8 本诗集。

有些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读;有些书,是为了探究本质而读。前者解决问题,后者引发思考。前者用过即扔也无妨,后者却需要你时时翻阅,咀嚼回味。

《经验的疆界》属于后者。它从寻求智慧的三类人入手,向我们揭示了人们偏爱的「从经验中学习」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探讨了:在什么条件下,组织可以通过从经验中学习增长智慧;组织如何通过从经验中学习增长智慧?从经验中学习,有什么潜力、什么问题?

 

1. 智慧是什么

智慧是什么?当我们想要对智慧下一个明确定义时,却发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完全的智慧有四部分:智慧、正义、坚韧和节制。智慧是正当做事的原则;正义是公正处理公私事务的原则;坚韧是不避艰难的原则;节制是压抑欲望淡泊自持的原则。法国哲学家罗休夫柯认为,一个人最高智慧的表现是认识自身的缺点;美国哲学家杜威认为,智慧是应用已知去明智地指导人生事务之能力。

而被誉为英语世界的金科玉律的《牛津英语词典》对智慧的定义是:

Capacity of judging rightly in matters relating to life and conduct; soundness of judgement in the choice of means and ends; sometimes, less strictly, sound sense, esp. in practical affairs: opp. to folly

在与生活和行为相关的事项中正确判断的能力;在选择手段和目的时判断合理;有时,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讲,是指明智,尤其是在实际生活中:与愚蠢相对。

至今,在心理学文献中,还没有对智慧的定义达成共识。

我翻看 Wikipadia,发现其中对智慧的定义不下十五类,人们分别从哲学、教育、心理学、Sapience、宗教对智慧进行了定义。尤其是宗教,世界上十多个宗教,都对智慧进行了定义。由此可见,人们对智慧的青睐,以及在「智慧是什么」上的激烈争论。

那么,智慧是什么?在《经验的疆界》中,作者也向我们指出了智慧的两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有效地适应环境。

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我们都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都存在竞争和优胜劣汰。谁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谁就能够存活下来,例如罗马天主教会、欧洲的老牌大学这些能够存活几百年的组织,他们在适应环境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第二个要素是,优雅地诠释经验。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都会积累许多经验,我们需要将那些好的经验传承下来;我们也渴望学习并理解,那些自己不曾拥有但在他人身上的经验。以至于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或者组织,只要对经验做出时髦的诠释,他的地位和排名就会得到保障。看看现在,那些所谓成功经验分享的人们,他们所获得的称赞,我们就不难理解这点。

马奇智慧地指出,诠释装饰着人类存在

 

2. 追寻智慧的三类人

通过对智慧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在追寻智慧的路上,有许多人,比如哲学家、心理和教育学家、宗教人士等。除此之外,我们也能从许多文学作品中,看到作者通过故事向我们展示智慧的模样。

在《经验的疆界》中,大师中的大师马奇,则高度总结出了在寻求智慧的路上,存在的三类人:

第一个是组织学派,大多是笛卡尔信徒

他们崇尚科学,擅长分析,强调用正式方法分析数据、检验假设、考验模型、证明定理。他们喜欢一板一眼地演绎,追求简练但推广性强的理论。

他们主要从社会和行为科学中的成规定见的角度说话。并认为,历史是蹒跚着进步的,知识和智慧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增长。

第二个是叙事学派

这个学派偏人文主义,强调语言、暗喻、阐述意义。他们经常抨击权威人士、把自己放在成规定见的对立面。喜欢天马行空地揣测,经常像弗洛伊德或者福柯那样以偏概全,但是也喜欢对人类状况刨根问底。他们的风格是,琢磨语言的细微之处,从中挖掘意义。

他们一般避而不谈智慧增长,而是宣扬智慧与历史相互嵌套的理念以及社会建构和文化意识等概念。

第三个是适应学派

这一学派理论性很强,只是偶尔做做实证研究。他们强调有机体、物种、技术、组织、行业和社会的适应机制的性质。主要试图通过明确适应的具体过程,并探索有着多个适应体的复杂生态圏的适应结果,来加深理解。他们特别关注适应能否带来改进甚至最佳。

他们一般认为历史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具有多重均衡,而智慧可以非随机地增长。

以上三个学派的人在寻求智慧时,笛卡尔信徒借鉴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行政管理学和人工智能学;叙事学派,借鉴文学、评论、史学、人类学、语言学、法学研究和宗教;适应学派,则大量借鉴进化生物学和心理学有关人类学习的观点。

《经验的疆界》就集中在这三类人身上,来研究经验与智慧的关系。

 

3. 获取智慧的两个模式

获取智慧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学习学术知识,即从书本、网络、老师那里获得的。这些知识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较远,显得不那么鲜活甚至枯燥。

另一种是从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获取,它们多是人人喜爱的经验。从生活经验中获取智慧一直是人类的偏爱。比如「实践出真知」,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甚至有人直接宣称「智慧是人生经验的综合」。

从原始经验中学习,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首先是观察行动与结果有何联系,然后是初步发现存在什么规律。由此,马奇指出从经验中获取智慧的两种模式:

一种是「低智学习」,是指在不求理解因果结构的情况下复制与成功相连的行动。比如,学骑自行车,我们无需知道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只需模仿别人如何骑行,复制就能学会。

一种是「高智学习」,是指努力理解因果结构并用其指导以后的行动。比如人们用理论模型去分析问题,理清因果,然后去演绎指导。

所谓学习,就是在观察行动与结果联系的基础上改变行动或行动规则。如果那些改变是改进,那么学习就促进智慧增长。学习经常而且容易带来改变,但是学习不一定促进智慧增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作者提到低智学习和高智学习没有优劣之分,各有可取处,各有局限性。

低智学习,基础是复制成功,最常见的是复制给你带来好处的规则和行为,远离给你带来失败的规则和行为。试误、模仿、天择是低智学习的三种机制这种学习、人会在,动物会做,就连植物也会依据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

高智学习最常在人类中出现,只有人类才会深究因果,总结经验,用文字、符号加以记录,进行传播。甚至,当人们在进行低智学习时还会以高智解释,用高智词汇去有意无意地辩护。举一个不关联却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化缘的改叫众筹了,算命的改叫分析师了,八卦小报改叫自媒体了,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了,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了,做耳机的改为可穿戴设备了,IDC 的都自称云计算了,办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了,圈地盖楼改叫科技园区了,借钱给朋友改叫天使投资了,放高利贷都改叫资本运作了~”

这是过去曾流行一时的段子,从这些词汇的变换,我们就可以看出,人们对高智解释的偏爱。

4. 小结

人类追求智慧,就像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但在追寻智慧的路上,我们往往求而不得,甚至深陷其中。许多大哲学家如尼采,越智慧越思考,越思考越迷惘,越迷惘越痛苦。所以,这些研究智慧的哲学家也只是「爱智之人」(Philospher)而非「智者」(Sophist)。

芸芸众生中的我们,也期盼抬头看天,行路远方,却往往陷于自我编制的意义之网里,以至于我们的人生对人生观开起了一次次玩笑。

话题:



0

推荐

开智学堂

开智学堂

476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开智学堂专注于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创意写作等 21 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文章